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有隔有通”宗白华关于建筑空间的美学理论

时间:2021-05-29分类:艺术理论

  摘要:宗白华用“有隔有通”概括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空间观念,“有隔有通”的意思是说,中国古代建筑是隔出空间的艺术,同时它又追求空间的内外交通.宗白华有关隔的理论源自德国美学与建筑思想,有关通的观念从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哲学中转化提炼而来.可以说,“有隔有通”融合了中西美学和建筑理论,是中西学术共同推进的产物.更重要的是,“有隔有通”的空间观体现了“时空合一”的观念,从“有隔有通”与“时空合一”的观念看,中国古代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存在相似性.这种相似表明,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同时也是世界的和现代的,对“世界美学”的建构有重要价值.宗白华提出“有隔有通”的空间理论,目的是建构将来的“世界美学”.

“有隔有通”宗白华关于建筑空间的美学理论

  本文源自胡谍,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发表时间:2021-05-28《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杂志,于195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3-1165/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语言文学 、史学、湖湘文化研究等。

  关键词:宗白华;空间;有隔有通;时空合一;世界美学

  宗白华对中国美学和中国艺术的阐释精妙深邃,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的宗白华美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意境、气韵等热点概念,然而具体到建筑美学的领域则鲜有涉及.宗白华是中国建筑美学的开拓者①,他在建筑研究方面有许多独到见解,尤其是有关建筑空间的理论.1963年,宗白华在北京大学开设了题为“中国美学史”的讲座,讲座中宗白华谈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美学和建筑艺术,他指出:“人与外界既有隔又有通,这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思想.”[1]根据宗白华的说法,这里的“有隔有通”指的是建筑空间观念的隔与通.那么,“有隔有通”的空间观究竟是什么,其思想来源于何处?它的本质又是什么?为什么宗白华要提出“有隔有通”的理论?本文就围绕这些问题,来讨论宗白华关于建筑空间的美学理论.

  一、“隔”的理论

  “有隔有通”的空间观包含了隔与通两个方面,我们先讨论宗白华有关隔的理论.隔的意思是说,建筑是隔出空间的艺术.宗白华有关隔的理论,来源于德国美学与建筑思想.鉴于隔的理论源自西方,宗白华却说隔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思想,这提示我们思考一个问题:隔的理论符合中国古代建筑的实际吗?或者说,中国古代建筑是隔出空间的艺术吗?

  “有隔有通”中的“隔”,究竟是什么意思?纵览宗白华著作全集,他并未明确指出隔的含义,但依据其相关说法,我们仍可体会、归纳出宗白华有关隔的思想内涵.前面提到,“有隔有通”的说法出现于1963年,不过早在20世纪20年代,宗白华就已经形成了有关建筑空间之隔的思想.1926至1928年,宗白华从德国留学归来之后,在国内发表了一系列“艺术学”讲演.讲演中,宗白华谈到了建筑艺术,他指出建筑是艺术的一个门类,空间是建筑的对象和材料.他试着给“建筑”下定义,称“建筑为由自由空间中隔出若干小空间而又联络若干小空间而成一大空间之艺术”,又说“建筑可称为空间的艺术”[2].总之,在宗白华看来,建筑是隔出空间的艺术.在“有隔有通”的语境中,隔的意思是说,建筑是隔出空间的艺术,此即宗白华有关隔的理论.

  我们今天要理解宗白华隔的思想,把建筑视为空间的艺术,已经没有什么困难了.但在20世纪20年代,这在中国还是非常新颖的观点.众所周知,古代汉语中并无“空间”这个词.建筑是空间艺术的说法,是与现代建筑空间概念一起从西方传入中国的.考诸学术史,20世纪20年代,宗白华、滕固等美学和美术学者,最先把建筑空间概念及建筑是空间艺术的观念导入中国②.在他们的影响下,建筑是空间艺术的观念在中国获得了广泛传播,中国建筑学界也因此在20世纪30、40年代普遍接受了现代空间概念③.既然现代空间概念以及建筑是空间艺术的说法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那么,宗白华是从哪里得知这些思想的?或者说,宗白华有关隔的理论源自何处?

  从西方来看,建筑是空间艺术观念的形成,与现代建筑空间概念的诞生有关.因此,为了揭示宗白华隔的思想来源,我们有必要简单梳理建筑空间概念诞生的过程.事实上,西方建筑领域的空间概念,形成时间并不长.从古罗马时代维特鲁威的权威经典«建筑十书»,到19世纪舒瓦西(AugusteChoisy,1841—1909)的«建筑史»,古典主义建筑学主要从结构、材料、形式及风格来讨论建筑,鲜少论及空间,更遑论把建筑诠释为空间的艺术④.19世纪,空间才从哲学概念转变为建筑学词汇.具体来说,空间被引入建筑领域,主要是德国美学和建筑思想的贡献.在德语中,表示空间和房间的是同一个词“Raum”.因此对德国人来说,把建筑(即房间)和空间联系起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3].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其«美学»中谈到了建筑与空间的关联,为现代建筑空间概念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黑格尔认为,美的理念要借助具体的艺术形式来体现.建筑、雕刻、绘画等艺术类型,是美的理念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显现.在他看来,建筑始于空间的围合(Umschließung)⑤,目的是满足人类居住和宗教的需求.也就是说,建筑起源于和艺术无关的外在需求,因此,黑格尔认为建筑艺术是一种依靠外在因素的艺术类型,它无法成为美的理念完满自足的显现[4].

  黑格尔不是建筑理论家,他对建筑与空间关系的敏锐洞察,并未在当下引起建筑领域的关注.但是到19世纪下半叶,在黑格尔的影响下,德国的建筑理论家意识到了空间的重要性.他们把空间视为建筑的主题,确立了现代建筑空间概念和建筑是空间艺术的观念,其中的代表人物是森佩尔(GottfriedSemper,1803—1879).受黑格尔启发,森佩尔把围合空间(enclosingofspace)视为建筑的首要目的[5].这种见解在当时颇具革命性,吸引了诸多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建筑师和理论家,包括施马索夫(AugustSchmarsow,1853—1936)、伯尔拉赫(H.P.Berlage,1856—1934)和贝伦斯(PeterBehrens,1868—1940).他们成为森佩尔的追随者,积极传播森佩尔的建筑思想.1893年,施马索夫提出以空间为建筑设计的核心⑥.1905年,伯尔拉赫称“建筑是围合空间的艺术”⑦.1910年,贝伦斯提出“建筑的根本任务是围合空间”⑧.概括地说,在森佩尔等人看来,空间是建筑的主题,建筑是围合空间的艺术.受此影响,到19世纪20年代,现代建筑空间概念基本形成,建筑是空间艺术的观念也随之传播开来.

  由此可见,德国美学和建筑理论家将空间引入建筑领域,确立了现代建筑空间概念,以及建筑是围合空间的艺术的观念.前面提到,宗白华在有关隔的理论中,把建筑诠释为隔出空间的艺术.如果把宗白华说的“隔出”换成“围合”,就与森佩尔等人的说法完全一样了.从求学经历和涉猎的文献看,宗白华确实受到了森佩尔等人的影响.1920至1925年,宗白华曾远赴德国,学习西方的哲学与文艺思想.彼时,现代空间概念正在德国迅速传播.留学期间,宗白华完全有可能接触到当时流行的建筑空间理论.此外,我们还发现一些更直接的证据,能够证明宗白华受到了德国美学与建筑思想的影响.例如,宗白华曾在文章中提过施马索夫,称施马索夫将建筑视为空间的艺术[2].他也提到了森佩尔[2],应当知晓森佩尔对建筑与空间的看法.可见,宗白华有关隔的理论,即把建筑视为隔出空间的艺术的观念,确实与德国美学和建筑思想有关.

  以上,我们分析了“有隔有通”中隔的含义及其思想来源,可以得知,宗白华隔的理论源自德国,不过,他说“有隔有通”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思想.既然隔的理论源于西方,它符合中国古代建筑的实际吗?或者说,我们可以把中国古代建筑视为隔出空间的艺术吗?澄清了这个问题,对隔的讨论才算完成.

  由于早期建筑遗迹和史料缺乏,因此,我们可以先从与建筑园林相关的词汇来考察古人的空间观念,看古人是否把建筑理解为隔出空间的艺术.据«易传»记载,上古之民穴居于野,不蔽风雨,此后圣人营建出宫室,有了各种发达的建筑体⑨.后世推测,穴居或为中国建筑的发端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