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白癜风中医称为“白癜”、“白驳”、“白驳风”。其发病机理[2]为风湿袭表,肝气郁结,肝肾不足,气血不足,气滞血瘀最终结果是气血失和肌肤失养引发白癜风。
关键词: 白癜风,增色内服方, 十全增色搽剂, 疗效,中医临床研究
本文选自《中医临床研究》传承和弘扬我国民族中医药传统,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框架,面向临床,面向普及实用,汇总中医临床经验,报道国内外中医临床研究成果,促进中医临床学术交流,为中医现代化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学术研究平台,充分利用广泛的专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科学化组织和出版医药卫生知识和相关信息,为医药卫生行业和医药卫生工作者提供交流与探索的园地,成为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的知识平台。
引言
观察中药内服联合外搽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增色内服方黄芪30g,丹参20g,菟丝子20g,白芷12g,防风12g,当归12g,旱莲草15g,乌梅15g,川芎12g,刺蒺藜15g,补骨脂15g,甘草6g,水煎内服,1日1剂或2日1剂,分3次服,用十全增色搽剂外搽患处,1日4次,连续用药3个月判定疗效。对照组用卤米松乳膏外搽患处,早晚各1次,连续用药2周停药1周,治疗3个月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68.63%,对照组29.79%。结论 中药内服联合十全增色搽剂疗效高于卤米松乳膏组,不良反少,值得推广应用。
白癜风是局部黑色素破坏引起的后天性色素脱失的皮肤病,易诊断,难治疗。我科2007年2月-20010年6月用中药内服联合使用医院制剂十全增色搽剂治疗白癜风51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均来自门诊,诊断均符合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会色素性皮肤病学组制订的诊断标准[1]年龄10以上岁者。其中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高血压、糖尿病、白内障以及光敏性疾病患者不入选。
1.2 一般资料 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2组,完成治疗98例,其中治疗组51例,男性22例,女性29例,年龄10岁-56岁,平均27.5岁,病程2月-10年,平均3.5年。对照组47例,男性22例,女性25例,年龄10岁-56岁,平均26.5岁,病程2月-12年,平均3.8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分型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51例,用增色内服方:黄芪30g,丹参20g,菟丝子20g,白芷12g,防风12g,当归12g,旱莲草15g,乌梅15g,川芎12g,刺蒺藜15g,补骨脂15g,甘草6g,水煎内服,1日1剂或2日1剂,分3次服。
加减变化:风湿袭表加荆芥、细辛、白癣皮;肝气郁结加柴胡、白芍、香附;肝肾不足加熟地、制首乌、枸杞;气滞血瘀加桃仁、红花、鸡血藤;气血不足重用黄芪、加党参。外用医院制剂十全增色搽剂(批准文号川药制字z20080565)主要组方独活、补骨脂、紫草、硫磺、雄黄、当归、肉桂、红花、乙醇浸泡,外搽患处,1日4次。对照组47例,用卤米松乳膏(商品名.澳能,香港澳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均匀薄薄地涂于患处,早晚各1次,连续使用2周后停药1周,共治疗3个月。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方法治疗。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为皮损全部消退恢复正常肤色;显效为白斑部分消退或缩小,恢复正常肤色的面积占原有皮损面积≥50%;有效为白斑部分消退或缩小,恢复正常肤色的面积占皮损面积10-49%;无效为白斑无色素再生。有效率以痊愈率加显效计。
1.5 统计方法 以X2检验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 如表1所示,治疗组总有效率68.63%,对照组29.79%。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24,p<0.0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3例,对照组有2例,皮损处出现水肿性红斑伴轻度瘙痒,经及时减量或停药,上述不良反应很快消失,不影响继续治疗。
3 讨论 白癜风中医称为“白癜”、“白驳”、“白驳风”。其发病机理[2]为风湿袭表,肝气郁结,肝肾不足,气血不足,气滞血瘀最终结果是气血失和肌肤失养引发白癜风。在治疗上为祛风除湿,行气活血,调补肝肾,补气养血。增色内服方中用补骨脂、菟丝子、旱莲草、乌梅、补益肝肾,可增加黑素细胞对黑色素的合成;丹参、川芎、当归养血活血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以促使黑素细胞增生;白芷、防风、刺蒺藜祛风除湿;黄芪、当归补益气血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使紊乱的皮肤免疫状态恢复正常。外用十全增色搽剂具有补肾助阳增强了皮损局部光敏作用,促进了色素合成。总结观察结果,中药内服外搽,提高了有效率和痊愈率,通过对比观察,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白癜风临床分型及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S].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3(1):65.
[2] 乔树芳.白癜风中医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新进展[J].皮肤病与性病杂志,2009,3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