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采用不同输入顺序下的在线语法回忆任务,考察不同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程式语心理表征。结果发现: 输入顺序对高水平英语学习者的程式语心理表征确实存在影响,程式语的整体性特征在听觉通道下的表现要优于视觉通道; 低水平组在不同输入顺序下对程式语的判断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低水平学习者的心理词库中程式语并没有呈现出整体加工的特质。说明学习者的二语水平是影响其心理词库中程式语表征形式的重要因素,而程式语的整体性心理表征是学习者通过不断输入范例逐步建立起来的。
本文源自苏恩,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发表时间:2021-04-25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类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性研究期刊(刊号CN41—1314/G),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河南理工大学主办。
关键词: 程式语; 输入顺序; 心理表征
人类语言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语言表达无限的生产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单词和短语创造新颖的表达方式。相反,很多时候我们使用有限数量的单词来产生或理解语言,这种受限的语言使用被称为公式序列或程式语,这些表达都是由熟悉的单词序列组成的,它们总是以可预测和受限的方式共同出现[1]。语料库研究表明,母语人士的日常语言中包括多达 50% 的程式语,无论是书面形式还是口头形式; 而对于非母语使用者来说,能否掌握程式语是二语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2]。程式语能否在学习者的心理词库中产生整体加工效应,是近年来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Van Patten [3]通过研究发现学习者对输入的二语信息进行加工时,更多地关注输入语言的意义,而忽略了相应的形式,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有一些语言形式最终呈现僵化形式,进而无法成为学习者心理词库中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认为解答程式语心理现实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学习者在输入环节对程式语输入内容如何分配注意力。本研究将以程式语输入顺序作为切入点,对程式语的整体加工效应与其输入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输入顺序对程式语心理表征产生的影响。
一、研究背景
随着语料库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程式语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性。然而,不同输入顺序和输入通道下的学习者的注意机制也有所不同。所以,本研究关注的焦点在于不同输入顺序会对程式语的心理现实性产生何种影响。
( 一) 程式语
程式语又被称为 “语 块”( chunk) “词 串” ( lexical bundle ) 和 “公 式 语”( formula ) 等。目前,学界对程式语的定义尚未统一,但是普遍学者比较 认 同 Wray [4] 提出的关于预制语块的说法 ( prefabrioated chunk) ,指多词按一定顺序以整体方式存储和提取自记忆中。其中,程式语与非程式语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其整体表征的心理现实性,这也是近几年来的热门话题。Tremblay [5]通过句子回忆任务 ( sentence recall) 让受试者回忆包含程式语和非程式语的句子,实验结果显示包含程式语的句子回忆正确率更高。Nekrasova [6]要求被试者完成程式语填空,实验结果程式语填空的正确率更高,表现出了程式语整存整取的特性。但是也有部分研究结果显示没有发现程式语的整体特征,例如,Schmitt [7]采用心理语言学中的听写任务研究程式语的心理现实性问题,结果显示被试者并不能很好地重复目标程式语。Valsechi [8]通过眼动实验发现低水平的二语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在程式语和非程式语的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两方面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上述研究结果存在出入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实验任务的不同。以往关于程式语的实证研究大多采用句子回忆任务,其中涉及词汇、语法及语篇等多个层面,很难精确地测量程式语的心理现实性。实验中涉及的自定步速阅读任务会因为其逐词呈现的方式破坏程式语的整体性,同时也影响被试阅读的连贯性。近年来,国内的研究者也开始关注二语心理词汇中的程式语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李更春[9]梳理了常见的程式语加工的实验方法; 钟志英[10]对比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发现高水平学习者在加工程式语时比非程式语存在明显优势。许莹莹和王同顺[11]采用类似的实验过程,发现低水平学习者对于程式语也同样存在加工优势。总体来看,一方面目前学界对于二语学习者程式语的心理现实性仍然存在争议; 另一方面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视觉加工的环节,而程式语听觉通道的心理现实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二) 输入顺序
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输入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环节。Schmidt [12]提出: 部分学习者之所以输入目标语时无法将其转化为习得的部分,主要是由于他们没有 “注意”到那部分内容。在这里, “注意” 指的就是大脑加工信息的环节,它在语言习得和中介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将输入转化成为心理词库的基本前提。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意义和形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把意义和形式相结合,才能够达到理想的习得效果。因此,在输入环节建立意义与形式的结合就显得尤其重要。但是目前学界对于形式和意义如何在大脑中联结以及什么时候结合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Lee [13]通过研究输入顺序发现学者输入目标语时,分配在形式和意义上的注意力是存在竞争关系的。杨曼君和杨丽婷[14]发现改变目标语的输入顺序会影响学习者认知过程中的注意机制,但该研究并未对习得效果的持续性进行深入研究,而且该研究只针对二语水平和学习能力相对较高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进行。王宝昌和谢璐曦[15]通过三种不同的输入顺序考察对学习者词汇记忆效果的影响,发现输入顺序对于二语词汇记忆效果具有持续性的影响,然而该研究并未考察学习者语言水平和输入顺序之间的联系。
以往关于程式语心理现实的研究大多在视觉通道下研究程式语的心理现实性,而忽略了不同输入顺序和输入通道下的学习者的注意机制也有所不同。钟志英[10]通过视觉/听觉在线语法判断任务及视觉/听觉在线朗读四个实验,发现程式语在视觉通道与听觉通道下都具备整存整取的心理现实性。然而他的研究语料为高频程式语,其输入的形式和意义完成度较低。出于上述原因,本研究将聚焦视觉通道与听觉通道下不同输入顺序对程式语心理表征的影响。为了更准确地考察二语学习者程式语的心理表征,本研究将严格选控实验预料,选用高频非习语式程式语,通过不同通道刺激 + 在线语法回忆任务,考察不同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程式语心理表征。之所以选择非习语程式语是由于其在本族语里使用频率要高于习语程式语,被看作是衡量二语学习者语言水平的重要指标[16]。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不同输入顺序下的在线语法回忆任务,考察不同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程式语心理表征。
( 一) 研究问题
本研究拟回答以下问题: ( 1) 本实验选取高频非习语程式作为程式语听觉通道和视觉通道启动的实验材料。不同输入顺序对不同水平的中国二语学习者的程式语心理表征是否有影响? ( 2) 如果有影响,会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
( 二)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二组学生进行研究,一组受试学生是厦门某高校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和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各 20 名,一年级受试学生平均年龄为 18. 3 岁,平均英语学习年限 9. 8 年,专业三年级受试学生平均年龄为 21. 7 岁,平均英语学习年限为 12. 6 年。一年级受试学生已完成大一上学期相应的英语考试,但尚未参加大学英语四级的考试。另一组受试学生已经顺利通过专业英语四级考试,并取得良好等级证书。我们将两组受试者分别看作低水平组和高水平组。两组受试者在参与实验之前均通过牛津快速分级测试 ( QPT) 。测试结果表明,两组受试者的英语水平差异显著,t ( 40 ) = 12. 173, p < 0. 001,所有受试者听力正常,视力正常。受试者的基本信息如表 1 所示。
( 三) 实验设计与实验材料
本实验选取高频非习语程式语作为程式语听觉通道和视觉通道启动的实验材料,采用 2 × 2 双因素混合设计,两个因素分别为英语水平 ( 低水平组和高水平组) 和输入顺序 ( 听觉输入视觉启动和视觉输入听觉启动) 。实验的因变量为受试者在不同启动通道下的反应时和正确率。
实验的语料选自英语国家语料库 ( BNC) ,我们选择频次大于 20 次/百万词并且 MI > 3 的程式语作为实验语料,所有的目标词均由动词和介词构成,并且语义透明。王启[17]的研究表明二语学习者对语义不透明的搭配可能会将其以特殊单词的形式记忆形成心理表征,而对语义透明的搭配,通常不会逐一记忆。每个目标程式语会嵌入长度在 15 次以内的目标句中,并且位于句子的中间位置,避免句首句尾产生的记忆效果影响实验结果。另外,构建一组同样包含目标程式语判断组,并且随机选择目标程式语中的一词作为填充词。所有目标组和判断组的句子都在实验前由 10 名高水平英语者进行语义透明度检验,在 7 点量表上平均得分高于 6. 5 分,证明语义无异常,所有语料均由一名本族语者朗读并录音,语速控制在 110 词/分钟。
( 四) 实验步骤
实验分为听觉通道和视觉通道两部分,每部分又分为呈现和判断两个阶段。
在听觉通道实验中,受试者将在安静的教室中进行测试,并且在正式实验之前,受试者将先完成练习测试,确保熟悉整个流程之后再进行正式测试。实验开始后,受试者将在安静的教室内通过耳机听取目标组句子录音,之后在计算机屏幕上会呈现判断组句子,受试者需要通过点击鼠标确定判断组中是否含有目标组中的程式语。如果超过 5 秒没有做出判断,那么系统会自动进入下一轮测试。计算机能够自动记录受试者的反应时长和正确率。
在视觉通道实验中,受试者先通过计算机屏幕获取目标组句子,之后戴上耳机听取判断组句子,同样需要通过点击鼠标确定其是否含有目标中程式语,在听音结束后 5 秒内没有做出判断,则自动进入下一轮测试,整个实验大约持续 30 分钟。
三、研究结果
实验一的目的在于考察受试者对于听觉通道优先输入的程式语,在视觉通道识别下是否具有整体加工的优势。我们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两次实验中受试者的反应时长和正确率,实验结果如表 2 所示。
我们通过反复测量反应时的两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受试者的二语水平在听觉通道下的主效应显著 F ( 1,40) = 5. 642,P = 0. 037,而在视觉通道下的主效应不显著 F ( 1,40) = 1. 733,P = 0. 17。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显示: 高水平组在不同通道下反应时长差异显著,P = 0. 03; 低水平组在不同通道下的反应时长没有明显差异,P = 0. 63。
另一方面,通过测量反应时的正确率的两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二语水平的主效应在听觉通道下显著,F ( 1,40) = 5. 311,P = 0. 026; 而在视觉通道下不显著 F ( 1,40) = 1. 621,P = 0. 245。再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表明,高水平组在不同通道下的程式语判断的正确率存在明显差异,P = 0. 009,而低水平组在两种通道下的判断程式语正确率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高水平组在不同通道下判断程式语的正确率和反应时长均存在现在差异,反观低水平组,在不同通道下对程式语的判断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而高水平组在听觉通道下判断程式语的正确率和反应时长都要优于视觉通道。
四、讨 论
对于程式语的心理现实性,目前学界主要存在两种相互对应的假说: 整体性加工假说和分析性加工假说。本研究的实验结果表明,程式语形-音-义输入顺序的不同会导致程式语心理现实性的差异。此外,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也会对程式心理现实性产生影响。程式语整体加工的心理特性是学习者逐渐发展形成的。
( 一) 不同输入顺序对程式语心理现实性的影响
本研究关注的第一问题就是不同输入顺序是否会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程式语的心理表征。那么,实验研究证明输入顺序对高水平英语学习者的程式语心理表征确实存在影响。该结果也为程式语的心理表征提供了新的证据,由于程式语在不同的输入顺序下的加工过程和加工单位存在差异,导致实验结果中呈现出来的对程式语成分词的判断时长和正确率产生影响。根据信息加工理论,人脑对不同种类的信息同时加工是有一定条件的,只有在一种信息已经可以自动化处理或者仅需要很少的注意力时,人脑才能够同时有效处理两种不同的信息; 如果两类信息都没有实现自动化处理,那么两种信息则会加工不足[18]。由此可见意义与形式进行有序加工比同时加工更为有效。例如 spend for 作为非习语高频程式语,在听觉通道下先输入后通过视觉通道识别的加工过程中,以整体捆绑的形式表征,被试在视觉加工时成分词不会单独被激活。这样的结果也从侧面为 Wray [1]的观点提供了实证数据,她认为程式语不仅可以减轻说话者的认知负荷,同时也减轻了听话者的加工负荷。
也由于输入顺序对程式语的心理现实性产生影响,所以对不同通道下程式语成分词的判断也存在差异。通过视觉通道输入程式语其心理表征的整体性就要低于听觉通道的输入。程式语在听觉通道下输入,由于先输入形式使其成分词具有整体性的捆绑效应,受试者再通过视觉通道加工程式语意义时未单独通达成分词,提高其判断的正确率。而词汇输入的过程其实就是词汇的形式和意义形成心理表征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包含许多环节,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语音环的形成,形-音转换机制的构建,形义联结等环节[19]。从心理表征构建的角度来看,输入顺序的差异必然会导致程式语心理现实性的差异。
( 二) 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对程式语的心理现实性的影响
本研究关注的第二个问题,程式语不同输入顺序对不同水平的二语学习者程式语心理表征是否产生影响。根据实验结果显示低水平的二语学习者在两种输入顺序下程式语成分词判断的正确率和反应时长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程式语在低水平学习者的心理词库中并没有呈现出整体加工的特质,其处理程式语与非程式语一样,都是采用拆分式分析的方法。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受试者二语水平差异导致的结果。
根据语用学的理论,语言习得的过程并不是语言规划的学习,而是不断重复语言范例的过程[13]。程式语的习得同样也是遵循这种规律,学习者通过大量接触实例之后,逐步在其心理词库中形成整体性表征。所以,低水平学习者在两个通道下加工程式语均没有表现出整体性的特征是由于他们学习经历不足导致的。他们在其有限的语言输入中很难构建程式语整体性的心理现实性,在加工程式语时只能将其看作词汇组合中的成分词。这样的结果与许莹莹、王同顺[8]的研究结果相类似,他们认为程式语学习具有渐增性的特点,也就是说程式语在加工时所体现的整体性是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逐步提高而发展形成的。周丹丹和徐燕[20]也指出,程式语输入频次与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程式语习成正比关系。所以,不同水平学习者程式语加工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语料输入频次不足,不足以形成后期程式语整体加工的优势。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以往研究中关于程式语加工中的 “整体说”和 “分析说”实际上只是程式语阶段性发展的特征。从中国英语学习者程式语的习得过程来看,其心理现实性中的整体加工是逐渐发展形成的。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程式语形式和意义的联结也会更加稳定和牢固。
五、结 语
本研究通过考察不同输入顺序对不同水平的中国英语二语学习者的程式语心理现实性产生的影响,发现高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不同通道下判断程式语成分词的反应时长和正确率存在显著差异。程式语的整体性特征在听觉通道下表现要优于视觉通道。但是低水平的二语学习者在两种不同的输入顺序下程式语成分词判断的反应时长和正确率都没有显著差异,均呈现出分析性的心理表征形式。这说明,学习者的二语水平是影响其心理词库中程式语表征形式的重要因素。程式语的整体性心理表征也是学习者通过不断输入范例逐步建立起来的。
很长一段时间,国内的二语教学把重心放在教授语法和单字词汇上面,而忽略了集语法与词汇特征为一体的程式语,严重影响了教学效能[20]。虽然本研究结果显示增加程式语输入频次能够促使程式语形成整体加工优势,但是如何更加有效地输入对程式语产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尤为重要。本研究结果发现高水平学习者在听觉通道下输入程式语时能够更加有效地在视觉通道下达成程式语整体加工的效应。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听觉通道下输入时,学习者大脑能够有序加工程式语形式和意义的信息,所以能够缩短其判断的时间和提高正确率。在程式语习得效果方面,意义与形式在听觉通道下依次输入,要强于同时视觉输入的方式。这些研究结果增加了对二语程式语心理现实性的了解,同时也利于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合理地安排程式语的输入顺序。当然输入顺序只是输入方式的一种,实际教学还会实际到学生的语言水平,输入频率等问题。因此,期待将来有更多的研究能够集合其他方面的因素对本研究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