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理路

时间:2021-04-12分类:英语相关

  [摘 要]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颁布对高校各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实施要求。侧重语言教学的高校外语专业因“涉外”特征明显,开展课程思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外语课程思政要取得良好效果,应对教学“供给侧”给予高度重视,一方面,要完善政策举措、学习内容以及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另一方面,在具体实践中要处理好五对关系,即实现专业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融合、课程思政内容与方法的统一、常态课程思政与应时应急课程思政的结合、课程思政的课内与课外联动、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并重。

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理路

  本文源自思想理论教育 发表时间:2021-04-10《思想理论教育》杂志,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1220/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实证、党团、课程、心理等。

  [关键词] 外语专业 课程思政 教学“供给侧”

  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思政开启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新的征程,即要充分利用课程“存量资源”开展育人工作,因此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理念创新和方法创新。以高校外语专业为例,过去的专业教学更多关注语言层面,工具性、功利性特征较为明显,价值导向不足。随着中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鉴于高校外语专业培养对象和培养内容“涉外”的特殊性,更需开启课程思政模式,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高校外语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优势

  外语专业的大学生常具有与其他专业学生不一样的特点,他们身处“多元文化交融”的学习环境,[1]日常学习的外语文本提供了更多“他者”的话语体系,尤其是承载西方价值观的欧美话语体系,这使他们由于接触了世界多元文化的信息,在思想观念上变得更加开放活跃,更强调自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一直接触国外的知识体系、话语体系、价值体系,但他们的鉴别力尚未完全成熟,导致面对重大事件时一些学生在我国立场与国外观点之间摇摆。而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目的就是要强调对世界文明成果的学习借鉴,同时要坚守中国立场,使学生牢固树立“四个自信”,采取的方式就是以外语专业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以他们最熟悉的语言,让思想政治教育入耳、入脑、更入心。

  从可操作性来看,相比于其他学科,外语专业的课程更容易结合课程思政,因此可以成为高校课程思政模式探索的排头兵。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2] 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本身就是在认识外部世界、看待外部世界,因此,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可以顺势而为,引导学生以正确、全面客观的方式认识世界,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正确、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当代中国。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外语文本的精确供给、课堂教育的比较和引导等手段开展课程思政,在内容上不但要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外语专业的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还要讲透“一带一路”倡议,讲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构建路径,引导他们树立公共外交使者的理念,利用自己的外语优势讲好中国故事,做大国际朋友圈,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

  二、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供给侧”及其完善

  “供给侧”原本属于经济学术语,但实际上,包括外语专业教学在内的一切教学活动,也都具有 “供给侧”和“需求侧”。高校外语专业推行课程思政要取得良好成效,需对教学“供给侧”的相关要素进行整合、调配、提升。具体来说,教学“供给侧”要素的完善涉及政策举措、教师素养、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1. 政策举措的配套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3] 习近平同志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4] 高校如果缺乏政策保障和有效举措,无法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也不利于课程思政的可持续发展,而高校党委在优化有利于开展课程思政的政策环境方面应承担主体责任。“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机制激励,探索高校‘课程思政’可复制可推广路径。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是强调高校党委主体责任,明确高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二是逐步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5] 具体来说,高校党委应为外语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坚强的政策保证,从职称评聘、教改立项、教学考核等方面出台完善的配套措施,形成开展课程思政的氛围和动力机制。

  2. 教师素养的提升

  习近平同志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和“人格要正”。[6]作为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主导者,基于外语专业的学科特点,外语专业教师需着重养成如下基本素质:首先,外语教师应坚定“四个自信”,同时把文化自信作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缺乏“四个自信”的外语专业教师自身往往容易受到“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的影响,当然也就不能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针对这种情况,大连理工大学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实践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培养师资队伍的思想政治意识。其次,外语教师应牢固树立科学的育人理念。育人的根本目的是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很多外语教师认为,外语学科的教书育人无非就是将“听、说、读、写、译”这五项基本能力传授给学生,让他们能流利地与外国人打交道就够了。其实,这样的观点是不可取的。教书仅是育人的一个维度;育人还应包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和人文情怀,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培养辨识力和洞察力,引导学生在文本比较中加深对国情的体认。因此,每一位外语教师,都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只有牢固树立科学的育人理念,教师才能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取舍,提高自身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

  外语专业教师还应尽可能地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和广阔的学术视野。课堂教学尽管具有一定的封闭式特征,但课本或补充材料中随时可能出现跨学科的知识点:或与国际关系有关,或与社会有关,或与科技有关。尤其是伴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很多外语文本中会出现与中国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内容,当这些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介入点” 出现的时候,教师如不具备一定的多学科知识,即便萌发课程思政的意识,也难以进行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外语教师应适当储备国际关系学、比较政治学、新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

  3. 学习内容的更新

  在当前高校外语专业课程中,授课内容通常呈现出两方面的特征:一个是以教材为主,里面的外语材料常有“过去时”的特征;另一个是,外语教师经常补充新鲜的外语材料,从而呈现“进行时” 的特征。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补充学习材料中,往往可以找到课程思政的“介入点”。因此,外语专业教师在日常备课中要做“有心人”,将这些外语材料储存起来,以便需要时信手拈来。当然,教材依然是外语专业课程最根本的遵循。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2017年 7月,国务院成立了国家教材委员会,其主要职责就是指导和统筹全国教材工作,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教材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教材要体现国家意志,体现主流价值观,高校外语专业的教材也应如此。但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当下高校外语教材多注重外语教育的语言层面,而忽视了思想和价值观层面。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的历史方位,高校外语专业教材体系也亟待与时俱进和优化更新,“建立一批立场端正、内容科学、体系完备、特色鲜明的核心教材,能够充分适应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特色,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7] 让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体现课程育人的理念。

  4. 教学方法的创新

  外语教学有自己的教学方法论,外语专业的课程思政更需要自己的方法论。再好的理念设计,离开了方法论的指导,课程思政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课程思政的方法不必独立于常见的外语教学法,互动法、比较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等外语专业大学生比较喜欢的方法都可以满足课程思政建设的需要。但比运用这些方法更重要的是找到课程思政的“介入点”。这个“点”既包括“时间点”,即思想政治教育的介入时机,好的介入时机让思想政治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也包括“内容点”,即如何选择一个具有思想政治价值的文本资源进行恰当的阐释。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8]说的就是 “内容点”。一般来说,“内容点”需具备跨学科讨论的价值。“时间点”和“内容点”的高度统一,可以有效提升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效果。

  三、开展外语专业课程思政中需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高校外语专业教育中的课程思政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需处理好专业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课程思政内容与方法、常态课程思政与应时应急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课内与课外、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这几对关系。

  1. 专业内容与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合

  高校外语课程是具有较强意识形态属性的语言文字的专业课程,价值性内蕴于工具性之中,大多数情况下专业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二者具有相关性和延伸关系,即从专业文本中的某一“内容点”扩展出去讲思想政治教育,而且是用外语讲,这样就实现了专业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机、有效融合,在知识供给的同时实现价值引导。当专业内容本身就与思想政治教育直接相关的时候,那么两者就是重合关系。

  2. 课程思政内容与课程思政方法的统一

  课程思政的内容与方法应是高度统一的,偏废任何一面都会削弱课程思政的效果。只看重课程思政的内容而不讲究方法,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缺少亲和力。同样,只看重课程思政的方法而不讲究内容,会导致课程思政的说服力不够,因为课程思政不仅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关注某一个问题,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并得出答案。因此,外语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内容与方法两方面都需要驾轻就熟。

  3. 常态课程思政与应时应急课程思政的结合

  鉴于教育教学时机和情境的不同,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应用场景包括常态、应时和应急等多种情形。在常态的课程思政情景下,外语专业教师需要让思政内容如“涓涓细流”,慢慢滋润学生的心田,这些内容往往带有全局性和论理性的特点,如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课程思政的应时情景是指外语教师需要在特定的时机或场景开展课程思政,如在重大纪念日和传统节日的时候开展以爱国主义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教育。课程思政的应急情景是指在一些突发事件出现后教师要及时开展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显著增加。如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后,涉华的负面国际舆情时有出现,外语教师需要以具体的外语文本为依托,帮助学生认清西方媒体报道中的议题设置和框架设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常态课程思政的“涓涓细流”与应时应急式的“点点滴滴”融汇在一起的时候,强大的课程思政效果就会产生。

  4. 课程思政的课内与课外联动

  课程思政与所有专业课程一样,具有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时间维度。课程思政的主过程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但绝不是只能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或只有课堂教学这一个渠道。课外的准备同样重要。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准备上课材料,与学生提前互动,共同提出议题,甚或向学生征集议题。这样的开放式态度往往有助于在后续的课程思政中取得较好效果。此外,教师在课后可以就特定议题让学生进行拓展式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反馈给教师,从而形成一个互动的课程思政“闭环”模式。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的主渠道,课外是课堂思政的拓展和延伸。

  5.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并重

  外语课程思政必须遵循现代教学理念,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应该准确明晰。在外语教师定位上,有的学者从纯语言教学角度提出外语教师应是“语言知识的分析者”、“语言技能的培训者”、“文化差异的解释者”、“教学方法的探求者”、“语言环境的创造者”和“语言教学的研究者”。[9] 这样的认知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在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实践中,教师角色应是综合性、全方位、全过程的。具体而言,外语教师首先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者、教学内容的供给者、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教师还是知识的传递者和问题的启发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和价值观的引领者;教师是学生的“倾听者”、“对话者”,更是学生未来的 “塑造者”和人生的“领航员”。教师的“教”不能代表、更不能替代学生的“学”,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的中心。因此,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展示空间,让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得益彰,唯有如此,方能将价值观教育的效果沉淀在学生的内心深处。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