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选取 16 世纪英国作家约翰·多恩诗作和美国当代现实主义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的《菊花》作品,从女性视角角度对文学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进行了分析,在研读这些作品中,深刻体会英美等西方国家在近现代社会变革中女性的所属地位和生活。
本文源自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发表时间:2020-12-20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季刊)创刊于1987年,是江苏省教育厅主管,盐城工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是以自然科学为主、兼及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的综合性学术刊物。1996年盐城工学院成立后,《盐城工业专科学校学报》更名为《盐城工学院学报》,1998年7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盐城工学院学报》取得正式刊号,刊号为CN32-1499/C。
关键词: 女性视角; 英美文学; 审美; 约翰·多恩; 约翰·斯坦贝克
纵观英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其大体经历了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当代现实主义等发展阶段。英国文学大家和文学作品的涌现对西方国家乃至世界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作为二战后迅速崛起,并最终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国家,美国文学也伴随着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的变革而蓬勃发展,并涌现出一批享誉世界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英美文学作为西方文学的代表,是对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人们生产生活的真实体现,也是英美国家人民创造性运用英语语言的时代产物。这些文学作品风格各异,有的粗犷,有的委婉,有的悲壮,有的典雅,有的明快,给读者不同的精神和心灵体验,具有无穷的魅力和艺术感染力,对近现代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下面通过对英国文学家约翰·多恩和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约翰 ·斯坦贝克的代表作品中女性人物的描述发掘英美文学的审美价值。
一、约翰·多恩作品中的女性描述
1. 对约翰·多恩诗作的总体评价
约翰·多恩出生于十六世纪七十年代英国伦敦的一个天主教家庭,他成长的时代正值英国社会大变革时期,教会权威逐步衰落,文艺复兴运动兴起,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的一场狂风暴雨即将扑面而来。约翰·多恩青年时期放荡不羁,胸无志向,后来经过一系列的变故和挫折后,成为一名清教徒,潜心钻研,人生逐步走入正轨,后来于十七世纪二十年代初出任圣保罗教堂教主,成为一名大主教直至去世。约翰 ·多恩思想敏锐,才华横溢,一生创作了数量众多的诗歌作品,是十七世纪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作家。[1]他的诗歌作品感情丰富热烈,思想开放活跃,善于运用想象夸张的手法表达内心世界,充满智慧与奇想,富有激情与张力,给人一种耳目一新、心灵为之一颤的感觉。约翰· 多恩创作了许多描述女性的诗作,由于受当时男权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他把女性描述为被动的、处于从属地位的次等客体,这种对女性畸形形象的表达和描述渗透着诗作者男权至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但这些作品却深受当时社会男性读者的追捧和热爱。
2. 约翰·多恩诗作中女性的卑微地位
约翰·多恩生活的时代,虽然教会统治面临分崩瓦解,但教皇教会势力仍然很大,男权主义占据社会思想的主流。多恩作品中经常充斥着对女性的轻蔑和无视,通常把女性描述为缄默被动、放荡不贞等次等客体。从作品中对女性的有关描述可以看出,一方面当时的统治阶级需要用这种方式宣扬其统治的合理合法,从精神上迷惑和控制人民群众,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思想深处受到《圣经》里宣扬的男女关系的影响。在约翰·多恩创作的很多诗作中,他都采用了男性独白的表达方式,加入幽默戏剧化的语言元素,衬托出女主人公的沉默被动和存在的模糊感,比如在《跳蚤》和《献给就寝的情侣》这两部诗作中,始终都是男主人公在自说自话,看不到女主人公的任何发声,一步步引导女主人公陷于被动从属的地位之中。在多恩其他作品中,如《共享》、《爱的炼金术》等诗作中,他把女性比作男人可以任意占有享受的物品,女人是一种只有肉体没有灵魂的男人的私有财产和附属品。[2]
3. 约翰·多恩诗作中贬低女性的原因
约翰·多恩诗作中对女性的贬低和鄙视,是十六、十七世纪英国政治社会大变革的真实反映。一方面约翰·多恩青年时期深受文艺复兴运动时期世俗文化的影响,虽然他早年放荡不羁,但内心深处颇有抱负,作为天主教徒的他,为了能取得当时英国国教权贵等上层的认可和支持,其内心深处充满着矛盾和困惑,其本身也深受当时统治阶级宣扬的社会重构理论的影响。他的这种思想和内心的彷徨挣扎可以从他的诸多作品中体现出了,比如《圣十四行诗》第 14 首《击碎我心》的诗句,无不表达了英国大革命时期新旧教派对立冲突中人们内心充满矛盾和对社会充满疑惑的一种恐慌挣扎、痛苦期盼的复杂心态。[3]另一方面,约翰·多恩作品中对女性的贬低鄙视,从其自身来说是受其男权主义思想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根深蒂固,作为一名天主教主教,他对《圣经》中宣扬的男性至上思想深信不疑。在这种以圣经为中心的基督教教义的宣传迷惑下,女性在当时社会发展中处于从属的地位,那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也有意无意中对女性采取一种否定和贬低的态度,并烙上了时代的印记。此外,还要看到,约翰·多恩的诗作中也有很多赞美女性的内容,但是他的这种赞美完全是站在维护父权制统治阶级的基础上的。比如,在其作品《敬神十四行诗》中,约翰 ·多恩表达出对当时社会很多男子女性化的倾向深感不安,并对那些女主人公的好强、贪婪、叛逆等性格特征进行了攻击,认为这种现象的存在是对父权制及其等级秩序的严重威胁。[4]约翰·多恩一生是充满矛盾和困惑的一生,他既是虔诚的宗教徒,又是充满欲望的世俗者,他本人的性格特点及其作品表达出的思想情感是对他所生活的社会时代的真实反映。[5]
二、约翰·斯坦贝克《菊花》中的女性描述
1. 对约翰·斯坦贝克《菊花》作品的整体描述
美国作为二战后快速崛起的西方国家,在其二百多年的建国历程中,经历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黑人奴隶贸易、南北战争、一战、二战、现代科技革命等发展阶段。随着美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美国也涌现出一批反映时代变革的优秀文学作品。约翰·斯坦贝克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便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他的代表作《菊花》,通过细节和写实描写,对女主人公的生活状态进行了描述刻画,通过多种手法技巧的运用,展现出女主人公向往自由,追求自由生活的精神状态。《菊花》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描述平民生活为主题,故事情节发生的地点选取作家的家乡加州萨利纳斯的一个牧场。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勤劳能干的中年家庭主妇,她没有子女,与丈夫一起在牧场中过着平凡和安静的生活,她十分喜欢种植菊花,小说一开头便给整部作品定下了沉重的基调。它是这样描述的: “飘荡着的呈现着法兰绒色的冬雾将整个的山谷笼罩起来,同时也与外界隔离开来。冬雾紧锁着山头,四面像一顶盖子,山谷就像一口被盖得严严实实的锅,一丝阳光也看不见”。[6]56 这样的场景描述,使读者对女主人公生活的环境有了一种与世隔绝和封闭窒息的感觉。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环境中的女性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与渴望。在这部作品中,女主人公与其他两位男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形成鲜明对比,她的丈夫和另一位男子注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而女主人公注重对精神生活的向往。
2.《菊花》中女主人公的生活态度
在《菊花》这部不朽的作品中,约翰·斯坦贝克对女主人公伊丽莎的性格和生活态度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刻画,呈现给读者的是这样的一位人物形象。
( 1) 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作品对女主人公的外貌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刻画,从年龄、脸庞、眼睛、衣着服饰、干活劳作时的动作神态等都进行了详细描述。比如,对她的年龄外貌的描写: “她今年三十五岁,脸庞瘦俏并透着坚毅,眼睛清澈如水……”“她干活时带着厚重的皮手套,免得弄伤手”[6]57 通过这样的描写,可以看出女主人公清纯的形象和从事的工作情况。从带着厚厚的皮手套可以看出女主人公从事的是重体力农活,同时也可以看出带着厚手套是为了避免把手弄伤,反映出女主人公对身体的爱护,对美丽的追求和珍惜。作品对农舍、农作物、屋子、窗户和擦鞋垫的细节描述,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当时生活的环境和空间十分有限,也反映出男权社会下女主人公地位的低下,对当时社会的女人来说,每天面对的就是自己的丈夫、做好自己的家务和农活,可以说就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形象。但女主人公并没有对此进行抱怨,而是每天积极地对待生活,适应环境改变环境,做好自己的事情,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生活态度积极,勤劳朴实的农家妇女的形象。
( 2) 表现出对自由的渴望与追求。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当补锅匠出现在女主人公眼前时,打乱了女主人原本平凡安静的生活,她开始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变得越来越炽热,对自己原先生活的环境、从事的劳作、单调枯燥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感到压抑和苦恼。她的内心深处十分期盼能过上像补锅匠一样的生活,云游四方,像鸟儿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像鱼儿无忧无虑地在大海中遨游。作家斯坦贝克在故事中也表达了对女主人公心理变化的理解和同情,同时也注意到女主人公心态的变化,对自己身份的质疑。故事中当补锅匠怀着一种不屑的态度和语气对女主人公说,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不适合女人们时,女主人公以坚决的语气和态度给予了回击,她认为像磨剪刀、修补锅等这类通常男人们做的活计,她也照样能做好。女主人的这种自信源于自身力量的强大,源于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源于内心深处的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是在这种力量的作用下,她能够产生并具备强大的力量,对进入男权主义世界怀有无比的自信。她时时刻刻期盼能够挣脱束缚她的枷锁,冲出那个狭小的与世隔绝的空间,走向广阔无垠的世界,开启新的生活。
3) 对自由浪漫爱情的渴求。作家约翰·斯坦贝克在《菊花》中,除了对女主人公向往自由生活的描写外,还对其对待爱情的态度进行了刻画。当女主人公洗完澡出现在她的丈夫亨利面前时,她内心深处渴望得到丈夫的欣赏和赞美,但令她没有想到的是,亨利居然对着她说: “你看起来真棒”。她立刻问道: “真棒指的是什么?”她的丈夫居然不解风情地说: “真棒的含义就是身体很强壮。”[6]58 他赞扬他的妻子强壮的像一头小牛,或者是像吃西瓜一样一口就能吞下去。当女主人公听到她的丈夫这样夸赞她时,神情立刻僵住了,内心深处一定对她的丈夫失望至极。女主人公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在和她朝夕生活了多年的丈夫眼里,妻子美丽的标准居然就是一头强壮的小牛,或者像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从作品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在男权主义世界中,与女主人公的丈夫和补锅匠一样,多数的男人注重对物质的追求,在他们的眼里,判断事物好坏的标准在于实用性,女人由于地位的低下,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也被看作件物品一样,只要实用就是最好的。因此,女主人公的丈夫亨利才会说出这样的话语和坚持这样的审美观。当补锅匠出现在女主人公生活中时,出于对补锅匠生活方式和态度的好奇,她忽然觉得自己遇到了知音,终于等到了能够欣赏她、懂她的那个男人,此刻她的心情十分激动,原来充斥在内心深处的孤独压抑之情顿时烟消云散,整个人也变得开朗快乐起来。
她渴望着能够冲出这个狭小的困扰她的闭塞空间,不再整天围着这个小屋做家务,而是能够像男人们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平等地与他人交流相处。但是这一切在那个时代是不可能实现的,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如同一场美梦。当补锅匠看到盛开的菊花时,并没有选择这些象征浪漫爱情和美好的菊花,而是毅然决然地把这些花束全部扔掉,只带走了看起来较为实用,能够卖几个钱的花盆。女主人公呆住了,她的美梦也惊醒了。一次次的打击,她终于从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清醒过来。于是她开始寻找能够使自己摆脱痛苦、抚慰心灵创伤的消遣方式,她跟自己的丈夫经常一起喝酒、看拳击比赛。她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减轻自身的痛苦和压抑,使自己内心深处积压的情绪得到缓解和释放。但在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女主人公终于幡然醒悟,因为在这个男权制度的社会中,女人只有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任凭自身再怎么努力挣扎,再怎样的加倍付出,也不可能改变自身和社会现状,只能在无人的夜晚把这些痛苦和压抑收藏起来,躲在一个无人的角落默默地哭泣。
[7]虽然女主人公十分向往自由的生活和浪漫的爱情,但现实生活就像一个牢笼,把她的手脚全部束缚起来,使她动弹不得,最终她一切美好的梦想全破灭了。在故事中,尽管女主人公和她的丈夫婚姻生活还很漫长,但实际上已经形同陌路,再也无法回到过去。在《菊花》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女主人公和两位男主人公的刻画描写,综合运用象征、拟人等多种写法,向读者描述了伊莉莎这个悲情的女主人公形象。作者借助女主人公对菊花的热爱情结,和现实中遭遇丈夫对菊花的无视,补锅匠对菊花的冷漠无情,还有流浪汉的骗花丢花的情境设置,向读者展示了在男权社会中女人地位的卑微,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想获得与男人同等的地位和权利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现代英美文学以其自身独有的魅力,向读者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社会文化状况,尤其是在中世纪欧洲,由于大革命爆发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为英美文学创作提供了难得的土壤,涌现出一大批享誉世界的文学家和作品。加强对英美文学的研究,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开阔眼界,丰富知识,给我们以启示,领略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同时,通过对英美文学的研究,也可以更好促进我国文学的繁荣发展,更好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及时掌握最新的世界文学发展动态,增强我国文学的活跃度和国际影响力,进而催生一批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土壤,又能够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学作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