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关键是要处理好时代精神与弘扬传统建筑文化的关系,建筑师应自觉吸收地域文化优秀传统,融汇世界人类建筑文化精华,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创作有文化品味的现代建筑。
悠久的历史沉淀了中华民族,古代的繁盛和近代的落寞,使得还在青春期的新中国在发展的道路略显稚嫩,特别是在艺术道路。在有着近百年的艺术断层大前提下,和全球国际化的趋势下,当面对强大的西方国家将本土文化强势的推广和运用,当面对西方文化和流行的建筑语言时,中国建筑开始走向了模仿和借用。
何为建筑形式语言呢?
建筑形式语言是指的在建筑表现中按一定规律构成的元素或符号串的有限或无限的集合。 涵盖了建筑形态的基本形式、基本要素、形式结构样式、建筑造型等几个方面。是表达作品宣扬精神的外在表现方式。更深一层的含义,建筑师们会赋予了它文化精髓,在强大底蕴上绽放光彩。
在面对突如其来的优秀的西方文化时,我们尝试一昧的模仿和追赶,发现中国传统并不适应,因此如敝履而弃之。但是我认为,在中国一个作品的呈现,抛弃了本土的传统基础,笼罩在西方的文化体系下,来到东土,便精华暗淡了因为祖国的大地滋养不了这些纯粹外来的文化。举个简单的例子,重庆的麻辣烫出了名,但是到了北方,商贩们会改变做法,加入麻酱吃。这是因为北方自古有着吃涮锅时使用麻酱的习惯,当然改变的还有很多其他。虽然能吃到纯粹的重庆麻辣烫,但是当地的人并不适应,那么就得改良。所以说在这种文化心核之外的人需要融入自己东西才行。就象我们的中国建筑一样 。
原因之一:现实条件的客观原因
在《无》一文中说到商业是城市的生命。商业地产开发催生了体制外的设计市场,中国以无法想象的速度膨胀,但是人居方面的改善缺十分有限。设计语言的匮乏造成了山寨建筑的层出不群,施工质量的落伍令美好憧憬都成为泡影,大干快上的热情使得任何耐心和品位追求失去现实意义。我认为这是缺失本土建筑形式语言的原因之一。当今的中国建筑环境可谓大好,有着大把机会等待着期望大干一场的人们。这是因为我们的市场有大片的空白需要填补,中国的江河有很多的城市等待我们去建设。大量的市场需求,使我们来不及整理一套属于本国的理论体系支撑行业。唯有借鉴、学习、利用、模仿已有的先进体系。也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的摒弃了传统的形式。
原因之二:受众群体——国民整体素质的低下以及崇洋媚外的情节
从中国市场的角度看,建筑的受众人体便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但是,国民整体素质的低下、审美的低趣、以及古今由来的崇洋媚外情节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自19世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关系就一直处在一种敌对的状态之中,也使中国人充满了自我否认的情绪,同时对西方还有一种科技和物质的崇拜。中国人的‘优等’和‘劣等’情结根植于 ‘100年的民族屈辱’,一直不能自我消除。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西方的一切在中国人眼里仍贴着‘优等’标签。过去有学者曾这样说到,中国越来越像一块‘未来建筑’的试验田。在中国的建筑市场迅速刮起一阵狂风,大家热烈地追求‘视觉刺激’,以为另类、新颖就是美。可是,这些所谓的‘新建筑’无论从材料上,还是从设计理念上来讲,都没有什么创新性可言,而且存在安全上的隐患,并影响了中国的区域性文化特色和传统的人文景观。相反,北京中国人民银行、中科院图书馆、香山饭店等,尽管视觉上没有那么刺激和另类,却既融合了现代文明,又成功地渗透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神韵。
原因之三:在设计的主体来说——建筑师论文准备发
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吧!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有着一个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建筑师、设计师们。其实,中国的建筑师们也处在瓶颈中,也在深层次的探索和寻找本土建筑形式的语言。有一部分的人,因为焉知商业价值的重要性,也知道在这个行业中,我既不是投资人也不是使用者,能力也有局限。如果太过实验精神,接受不了市场的碰撞。随波逐流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甚至有些成为环境破坏和社会不公的推手,也有一部分的,安安分分的做好自己的本分,在力所能及的范畴中将理想最大化,处理实现。我认为建筑师作为设计主体,有着自己把控设计的尺度,适时的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本着造福后代、流芳百世的心,不要只扫门前雪。引用何镜堂院士的话: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关键是要处理好时代精神与弘扬传统建筑文化的关系,建筑师应自觉吸收地域文化优秀传统,融汇世界人类建筑文化精华,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创作有文化品味的现代建筑。
找出了结症、自然而然的是对症下药了!
正是因为商业价值的标杆以及国民整体素质的低下等综合客观现实原因,建筑师们走在一条并不明朗的道路上。当务之急,就是寻求缺失的中国本土建筑形式语言,力求找到一个立足世界的站点。这样,中国建筑才能生机盎然,活力永存。
如同一个处在青春期的中国与中国建筑,并不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应该抓住核心,直面语言缺失所带来的文化问题,而不是依靠着传媒抓住国民的眼球。我们并不是对之前需要全盘的否决,而是在今后每个设计中,融入我们自己的形式语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贴出我们独有的商标、彰显我们特有的文化。《无》一文中指出,有种方法是,‘处理现实’,就是‘有效的实践’。那是对能够操控的条件、能够辨析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与形式化、趣味化的能力。并不完全主要是建筑的作品,而是存在作品与现实之间的关系,面对现实的姿态、以及利用现实的思想方法。确实,在解决问题时有些创造性。
“个性性”也随之呈现了。
用一句贝聿铭老先生的话来作为结束语吧!“我们不能每有新建筑都往外看,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当然,光寻历史的根还是不够的,还要现代化。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