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传统文化空间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功能

时间:2020-08-04分类:艺术理论

  传统文化空间是群众公共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是地区文化与精神内涵的重要支柱。从现实意义来说,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最终走向在于实现文化治理功能,将传统文化空间引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有助于缓解公共文化设施不足的现状,并有利于将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回归到以人为本。本文以白塔寺社区的传统文化空间为例,探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如何在传统文化空间中进行功能创新与拓展,为社区文化治理提供基础性视角与方案。

传统文化论文

  一、传统文化空间的基础概念界定

  国内外学者对于文化空间的研究跨越了人类学、社会学、城市研究等不同领域,因此对其概念也存在不同角度的表述。文化空间作为文化表征的场域,既是包含所有物质实践活动的“实践空间”,也是集合文化感知与社会关系的“理论空间”,还是理论与实践辩证发展的动态社区空间。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文化空间是在某区域内人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生活方式的总和,具有兼容并蓄的特色;城市研究视角下的文化空间则更为具象化,着眼于物质空间本身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旨在从宏观层面解释城市文化的时空属性及其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本文所论述的传统文化空间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空间。笔者将语境置于传统文化之下,首先是出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因此传统文化空间来源广泛,内涵丰富;其次是源于对现代社会中民俗或民间文化的观照。对于传统文化空间的定义,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其一,传统文化空间既包括在一定界限内的物质空间载体,也包含其承载的传统文化、观念意识、社会关系与社会生活方式;其二,传统文化空间始终处于发展的状态之中,具有动态的时间属性和历史属性。个体与群体在空间中进行传统文化生产活动的同时也在改造个体与群体对于传统文化的感受与认知。

  以北京市白塔寺社区为例,今日的白塔寺社区已成为北京市的文化符号之一,随着物质空间与生产方式的更迭,白塔寺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其中蕴含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方式也随之变化。白塔寺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主要围绕“白塔寺再生计划”构建,该计划通过对部分腾退院落进行老城文化与胡同文化的植入,以空间嵌入与功能嵌入的形式打造出“白塔寺街區会客厅”“遇友轩茶馆”“青塔胡同41号”等传统文化空间,顺应了原社区居民的生活习惯,同时也能为居住在社区不同区域的居民提供就近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传统文化空间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文化功能与社会功能

  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当中,以国家为主导的文化建设活动逐渐重视文化生产的空间属性,以文化艺术的形式完成意识形态宣传与教化的目的。同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也是国家主导的公共部门为保障公民应有的文化权利,满足基本文化需求而进行的实践活动。这样的表达与实践建构了一个涵盖公共文化的物理空间与制度空间在内的空间体系,是文化空间生成与发展的基础与保障。在实际建设中,传统文化空间作为居民日常公共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丰富的文化体验能够充实居民的社交生活,促进居民之间的联结。更重要的是,营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空间,除了能起到文化遗产保护的功用外,还能达到维护社会公共性、加强区域居民归属感与凝聚力的效果。从功能角度视角来看,传统文化空间作为日常生活及构成的场域,包含着以传统文化形态呈现的社会生活方式,代表着物质、精神与社会三种维度的存在。正如亨利·列斐伏尔所言,传统文化空间也是社会行动与社会关系网络的存在基础、生产方式与传播媒介,是充斥着“各种意识形态的产物”。

  以白塔寺“遇友轩茶馆”为例,茶馆是传统民间茶文化的现代自适应化的表达,也是社区特色文化的组成部分。围绕社区茶馆的社会生活与行为的改变,茶馆的文化意蕴也随之更迭。在新时代社区的文化建设层面,为加深居民的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既需要对优秀文化进行保护,也要提炼出“本土”社区自有文化。而白塔寺的茶馆所延伸出的意象均属于社区特色文化的组成元素,因此,社区传统文化空间也是社区文化营造最基本的特色单元,是区别于周边其他社区的重要依据和标识。在社会功能方面,“遇友轩”茶馆也是居民进行日常公共生活的场所,居民在此处进行文化活动与社交活动。对于现代社区来说,居民之间信任与互惠意识的建立更多来源于对他人的认知,也就是对他者的了解与交往经验的认知水平。Zucker,L.G.在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一书中指出,当个体感知到自己与他人在文化与对事物理解上具备共通性时,会对对方产生极大信任感。“遇友轩茶馆”这样的特征与边界明确的社区公共空间为信任的建立提供了熟悉的环境基础与老城记忆,激发了居民间人情关系的构建,促进了社区新型邻里关系的建设。

  三、传统文化空间在公共文化服务层面的功能创新建议

  目前,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在空间实践方面已进行了诸多建设,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还存在运行成本过高但效能不足、服务阵地空间受限等问题。首先,部分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在规划布局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往往是由于城市更新中传统文化空间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逐渐消亡而造成的。在之前的二十年间,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房地产开发较少考虑住区与周边既有传统文化空间的结合,不仅使空间被进一步挤压,使居民的社交习惯被迫改变,同时也为城市中公共文化服务的基层端口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乡村、街道、社区一级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往往与村委、街道办、社区办合并,这种空间上的重叠,使群众对于公共文化空间的认知不够明确,进而导致设施服务效能不高。其次,传统的文化空间的功能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并未得到合理利用,部分地区还出现了传统文化空间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公共空间上的物理并存但使用分离的情况,除此之外,供给内容也缺乏地域文化空间应有的文化观照。因此,针对传统文化空间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上的功能提升,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扩充传统文化空间的内涵与表达方式,拓展文化服务阵地

  传统文化空间可以视为一种直接反映民众生活和经验的特定关联形式,且此种关联形式在特定空间存续,并具有社区内部公共性。可见,传统文化空间的本质属性是自由开放,群众自发自足。在我国,各地具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与节庆活动,这些传统文化与节庆活动随着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不断更迭,在增强区域凝聚力与自我认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重庆市社区茶馆这样的传统文化空间为例,茶馆作为重庆最为本土性的文化表达已被高度符号化,茶馆不仅是为社区居民提供想象、感官愉悦及文化体验的共享空间,也是互动与交流的文化场所。

  推荐阅读:传统声景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研究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