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探讨

时间:2020-07-23分类:艺术理论

  摘 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我国文化产业蓬勃成长,逐渐成为经济支柱型产业,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在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形成过程中还存在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关键词:文化产业;电子出版业;文化产业园

文化产业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从探索实验逐步走向振兴壮大,然而在发展中也凸显出产业定位不清、同质化过度等一系列问题与弊端。通过研究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历史、现状和经验,促进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是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方向。

  一、 文化产业园的蜕变与颠覆

  (一)第一代文创园:创意房东

  第一代文创园园区与企业的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房主与租客。坐地收租的1.0时代,园区收入几乎都来自厂房、办公室租金。在产业发展初期,文化园区仅仅只是二房东和物业,负责提供办公用房和以收房租盈利。简单粗暴的租金盈利模式,使初期的文创园定位模糊,发展困难,很多文化园区经营惨淡,最后以倒闭收场。

  不少定位不清的文创园项目,显现出同质化的弊病。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打着文化产业的幌子,实质做的确是地产房产。餐饮店、酒吧、KTV……这些与文产完全无关的店家,挤占了真正文创产业机构的生存空间。有些企业甚至只是为了骗取租金补贴、孵化优惠等各种补贴和政策红利等。1.0时代相当大的一部分文化产业园区处在集体吃政策的层面。

  (二)第二代文创园:提供服务的运营模式

  文化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运营商提供增值服务,园区要实现从收租的房东到入驻者合作伙伴的转变。对于入驻企业来说,增值服务就是希望园区能成为中间人,为他们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向上沟通政府方向业务,向下整合园区企业,实现共同发展。总的来说,政府不能长期扶持一个产业的发展,创意产业最终必须回归市场,因此也必须按照商业市场运作,培育出自己的“造血功能”。

  (三)第三代文创园:线上+线下的协调服务趋势

  3.0版文创园模式融合了第一、二代文创园特点,借助“互联网+”的全新商业模式,通过互联网使创意渗透,创意是水,渗透各个行业。渗透第一产业就是创意农业,渗透第二产业就是工业设计,渗透第三产业就是服务设计。

  二、 数字化时代的趋势与创新

  (一)同人小说的热潮

  同人小说,是指粉丝们对自己喜爱的小说、动漫、影视等作品进行二次创作,一般沿袭原作的主要角色、故事情节和背景设定。中国最著名的同人小说网乐乎(www.lofter.com),注册人数超过百万,日均活跃用户过万。

  (二)众筹平台的蓬勃发展

  众筹是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概念,即个人、组织或平台,利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站传播开放和个性化的特性,直接面对大众展示自己的创意和产品并发起集资,来支持自己的项目。

  众筹具有传统商业销售所不具备的三个优势:一是开放性,即打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严格明确的界限,使消费者通过资助参与到生产过程中,成为项目的联合生产者;二是人格化,即通过体现和筛选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和品味,外化文化产品的人格化属性;三是集聚性,即通过众筹产品的选择提现消费者的价值观和文化趣味,凝聚和建设粉丝社群,形成一个忠实的消费群体。

  三、 温州市龙湾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探讨

  推进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上融合发展,增强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一)“文化+制造”

  龙湾区素有“制造大区”之称,要充分发挥“文化创意”的驱动作用,加快推进文化产业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发展,综合利用工业设计、品牌策划、营销推广等文化创意手段,将文化元素有机融合到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等各个环节,提升“中国制笔之都”等传统产业的文化附加值,实现从“传统制造”向“龙湾智造”转变。

  (二)“文化+网络”

  抢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发挥龙湾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浙南科技城信息技术发达的优势,加快发展网络文学、软件信息、数字服务等网络文化产业,加快培育文化新业态,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

  (三)“文化+时尚”

  一方面充分利用“大拆大整”“大建大美”城市有机更新中腾出的发展空间,一方面通过对旧产房、旧街区的改造提升,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挤出成片、成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空间。贯彻落实《龙湾区(高新区)时尚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特别是打造蒲州时尚创意板块,推进时尚与文化创意、文化科技等功能融合发展,打造文化+时尚的温州东部城市中心新地标。

  (四)“文化+科技”

  推进文化与科技的双向融合,用科技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浙南·云谷、创新创业新天地、文昌创客小鎮等文创类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积极引进映创空间等文创类众创空间,加快文化与科技创新的融合。着力培育一批成长型高新技术文化企业,实现文化价值与科技价值的有机统一。

  四、 结语

  中国的文化产业整体发展趋势向好,但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努力的地方。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叶晖.辽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策略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2016(2):139-142.

  [2]胡微.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3(4):18-19.

  [3]武小菲.泛阅读时代富媒体在数字出版中的应用[J].出版发行研究,2014(8):54-57.

  作者:陈乐结

  推荐阅读:传统声景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研究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