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嘉陵江流域地方特色民歌发展传承的困境及对策探究

时间:2020-07-01分类:艺术理论

  摘要:嘉陵江流域地方特色民歌丰富,但传承和发展陷入了困境,我们要采取有效对策,做好保护、发掘、推广工作,加大民歌整理和研究发掘工作,做好人才培养,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促进文化繁荣。

  关键词:嘉陵江流域 地方特色民歌 困境 對策

民族文化论文

  巴蜀之地历来是我国经济富庶之地,也是文化繁荣之所,有汉代辞赋大家司马相如,有诗仙青莲太白这样的泰斗级文豪,更有不同风格的民歌风情。嘉陵江流域地域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民族结构,孕育出了灿烂的民歌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嘉陵江流域的居民也在经历更多的生活变迁,民歌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在发生着悄然变革,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也陷入了困境。

  一、嘉陵江流域地方特色民歌发展传承受困的原因分析

  (一)民歌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嘉陵江流域民歌在很长的历史时期能够保持,根本原因是文化生态环境长期稳定,社会经济发展较慢,生产和生活方式长期保持相对稳固,尤其是人口非常固定。人口流动不频繁,外来文化影响非常有限,嘉陵江流域特殊的自然和地理环境在孕育地方特色民歌的同时,不便的交通和相对封闭的环境,也对民歌起到很强的保护作用,少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消解。

  今天,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传统落后的农业文明和封闭环境发生了彻底变化,工业和商业文明,不断改变的交通条件和日益开放的社会格局,使得嘉陵江流域已经走向了现代化,当地居民大量走向城市,走向全国各地,更多域外人员进入,人口流动和变动更加频繁,民歌生态文化环境重大变化严重冲击了地方特色民歌的生存和发展。

  (二)民歌资源不能得到更好的整理和发掘

  民歌是一种地域性音乐,不仅要记录一定歌词,还要通晓特殊地域的音乐和传唱方式。民歌是活的艺术,不是文人专门创作,尽管会有人收录一部分,但更多是靠口头传唱流传。民歌资源需要专门整理,并做好发掘,深入研究,以此来形成更好的研究和保护,这样才能防止失传。但是,嘉陵江流域地方特色民歌缺乏专门的研究人员,不能进行专业化、系统化整理研究,也不利于更好地传播和弘扬,造成很多民歌资源面临消失的危险。

  (三)民歌传承人才培养严重不足

  民歌是活的音乐艺术,需要更多的专业艺人继承和弘扬,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但是,嘉陵江地区缺乏更多的特色艺术学校,也没有更为专业的培训院校进行人才培养,造成特色民歌艺人严重短缺。

  二、推动嘉陵江流域地方特色民歌传承发展的有效对策分析

  (一)加大民歌整理和研究发掘工作

  民歌是民族文化最好的承载方式,有着非常丰厚的文化内涵,体现民族的历史、精神和审美,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各地文化部门需要加大保护和发掘力度,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做好发掘工作和整理工作。从当地或者其他地方聘请民歌研究专业人士,做好搜集研究工作,依托现在科技和影音技术,做好各种民歌的整理,搜集更多嘉陵江流域地方民歌,并从音乐学和文化语言学等方面,做好研究,以便更多人学习和传唱,为继承和弘扬做好基础性保护工作。

  (二)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民歌是流传于民间、传唱于生活的音乐的艺术形式,不是传统的古典诗歌,能够形成固定文字,并做好完善的整理和保存。民歌是鲜活的文化艺术,需要更多传唱,才能真正做好保护,才能真正弘扬。针对人才缺乏的现实,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嘉陵江地区高等院校做好专业或者学科设置,在高校开设民歌课程,尤其是当地的职业技术院校,将民歌作为专业设置,或者将民歌作为一种选修课程开设,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接触当地民歌,自然就会有很多喜欢并愿意学习和研究。同时,做好基础教育阶段的民歌普及工作,利用新课程校本课程建设,做好中小学民歌普及工作,打好最为坚实的基础。

  (三)加大品牌建设和推广工作

  民歌是最为重要的文化资源,也是各地的最好名片,做好民歌品牌建设,加大推广和发掘力度,让更多人接受嘉陵江民歌,将民歌传播出去,让更多人学习和借鉴,也推动民歌的创新发展。尤其是能够结合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将民歌作为一个重要的产品进行包装,树立品牌,扩大影响力。将一些非常经典的民歌做好艺术化包装,与文化传媒企业或者音乐人做好合作,将民歌打造成经典,也就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

  基金项目:

  1.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部区域文化研究中心一般项目;“嘉陵江流域地方特色民歌的整理与研究”,(QYYJC1815)。

  2.南充市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项目重点项目;“嘉陵江流域地方特色民歌的传承与发展”,(NC2018A007)。

  参考文献:

  [1] 徐大珂.谈原生态民歌的保护和传承[J].名作欣赏,2011(11).

  推荐阅读: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