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土地资源对我国农业、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并不完善,导致土地资源利用率偏低。基于这种情况,需要优化土地资源管理策略,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这样不仅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还可以推动社会经济的整体进步。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管理
1 土地资源的特点
1.1 有限性
土地资源的空间性特征决定了其有限性的特点,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不会显著改变土地面积。一般情况下,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土地资源的有限性特点:首先,土地资源具有有限的总量,虽然科学技术日趋成熟,但人们却无法对土地资源进行创造。其次,土地资源供给有限。有限的土地资源,再加上土地资源位置的固定等诸多因素,决定了供给有限性特点。未来随着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土地资源供给问题将日趋严峻[1]。
1.2 不可替代性
人类的生存、生产以及生活都需要依托于土地資源来实现,由此决定了土地资源不可替代的特点。人类需要适应土地资源的自然力,方可以将更多的财富给创造出来。
1.3 生产性
依托于土地资源,人类能够将其他资源生产出来。而土地资源生产力则受到其自然属性、生产技术的综合作用。土地资源的自然属性由其组成元素所决定,包括温度、水、地形等内容。组成元素的差异,会对植物、动物生长需求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导致有不同的生产力形成。人类生产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只有具备了足够的生产技术,方可以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对土地各种限制因素有效打破,进而促使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得到有效提升。
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价值
2.1 生态资源健康发展得到实现
土地资源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其利用率差异性特征,由此产生了林业用地、农业用地、工业用地等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通过科学管理、搭配这些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可以促使土地资源的健康发展目标得到实现。如果土地资源管理体系不够完善,过度开发、无序开发这些土地资源,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到生态化环境。因此,需要充分贯彻可持续利用的原则,科学优化土地资源管理策略[2]。
2.2 土地资源持续开发得到满足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将粗放型土地管理模式应用过来,没有科学规划土地资源的利用,显著降低了农业用地质量。虽然不断优化农业科学技术,却难以有效提升农业土地资源的开发效率。如果依然延续传统土地资源管理模式,那么土地资源的产出效率将会进一步降低,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基于本种情况,就需要逐步改变土地资源管理模式,将资源效益原则贯彻下去,给予土地资源足够的保护,以便对土地资源更加高效的利用。
3 优化土地资源管理,逐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1 完善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要想促使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标得到实现,首先要科学建设土地生态环境,对土地退化问题有效遏制。要深入调查、客观评价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将重点流域、西部地区等作为关注的重点,对这些土地利用生态环境退化详细情况深入调查与掌握。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相应的数据,及时预警那些生态环境质量偏低的土地利用行为,促使土地利用的良性循环得到保证。其次,严格控制土地污染,通过一系列保护措施的实施,避免出现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不良问题,这样土地质量可以得到保证。要对放牧、采伐等行为有效控制,深入保护草地资源与林地资源。部分地区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过度开垦问题比较严重,那么就需要将退耕还林措施逐步落实下去。特别是一些地区生态已经十分脆弱,需要将全部退耕措施及时贯彻下去。要对防沙治沙工程逐步完善,将生态农业构建起来。各个地区要结合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农田建设、流域改造等多样化的措施。开发土地资源的过程中,要将周边生态环境充分纳入考虑范围,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同时,要对开发地区合理选择,保证开发的效益。最后,要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将土地整理开发方面的经济扶持政策科学制定出来,以便调动相关部门及人员的积极性,提升土地整治效果[3]。
3.2 落实土地产权安全策略
要将土地资源利用管理秩序完善构建起来,通过土地产权安全策略的实施,促使土地资源管理机制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政府要将自身的宏观调控职能充分发挥出来,积极转变土地资源管理模式,促使社会生产力发展需求得到不断满足。
首先,要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以此来约束土地资源利用行为,增强相关主体的环境保护意识。要对土地资源规划体系有机完善,科学规划专项土地,提升国土资源利用效率。要贯彻管理策略,协调用地指标与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策略,促使土地利用计划得到顺利完成。要将监督体系针对性构建起来,通过检查监督工作的实施,促使各项土地资源规划战略得到贯彻和落实。
其次,要对土地行政管理机制大力完善,对国有土地、集体土地产权制度逐步优化,这样政府的主体地位能够得到进一步凸显,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也可以得到维护。要结合实际情况,将土地使用权方面的政策完善制定出来,对土地权利主体的权责义务有机明确,以便促使土地使用权得到规范。要对地籍管理制度、征地补偿制度等进行完善,促使农村土地收益权得到维护。相关职能部门在执政过程中,要充分依据政策、法规要求来开展[4]。
最后,要将市场配置功能发挥出来,科学发展土地市场。对土地资源有偿使用机制逐步完善,科学管理土地使用市场。通过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优化,对土地市场高效控制。同时,通过土地出让方式的完善,促使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扩大。要对建设用地供应机制逐步完善,通过平衡供给和需求,科学协调土地资源的增量与存量。逐步将土地有形市场构建起来,及时公布相关信息,这样不仅可以实时掌握土地信息,还能够更加高效的监管土地市场,促使土地市场交易规范性、秩序性得到保障。
推荐阅读:土地资源保护类课题参与人位置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