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构建有温度的家校共育新样态

时间:2020-05-30分类:教育管理

  家庭和学校结成教育同盟,既能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师的教育方式,也能使教师更加了解家庭环境、了解学生,知道他们的内心活动和思想状况,从而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推荐阅读:教育类期刊哪里帮忙好发

  一、花样式家访,敲开和谐之门

  家访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的重要方式,走进学生家里,坐下来与学生家长进行心灵沟通,既解决现实困难,又增进彼此信任,这时候哪怕什么话都不说,对他们而言,已经是教育的开始了。但是,这种沟通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家庭的需要,也无法满足独立意识较强的孩子,于是我尝试着在家访的形式上做出一些改变。

  1.开展“家访征集函”

  期末家访前,我组织开展了“邀老师来我家”家访征集函活动。这样的活动之前是没有的,因而实施起来颇受孩子的喜爱。给他们一张漂亮的彩纸,让他们写上这次家访想邀请的老师及邀请的理由。然后我根据征集函的内容一一筛选,确定最终家访名单。看似一个简单的活动,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孩子的想法,取得了他们的认同。通过这个活动,既收集到了有关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包括家庭状况、学习成绩、日常生活等情况,又事先可以做好家访的备案,哪些学生是较为迫切需要走进他们家庭的、家访时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入手、预计收到什么效果等,都可以事先考虑清楚。简单的背后带给我们的往往是家访的高效。

  2.拓宽家访模式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因此,在家访的形式上我逐渐追求多样化的态势:短信家访、电话家访、网络家访等,这无疑为传统家访工作开辟了新的天地。尤其是网络家访——定期开放QQ直播间,让我听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真声音,也逐渐让我明晰了工作的方向。

  在传统家访中注入新时代的元素,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教育自身的需要。改版之后的家访模式,家长更喜欢,我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新事物带来的便利和高效。

  二、开设“星课程”,架起沟通之桥

  我们常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我一直坚信,好的家庭环境、好的家长才能带出好孩子、好学生。因此,对家长进行专业引领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怎么引领呢?我觉得,需要在参与的广度、深度和效度上下功夫,实现以点带面、螺旋上升。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开设了具有班级特色的微课程——“星课程”。

  1.课程的意义

  所谓“星课程”,意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凝聚更多教育智慧的同时,激发更多家长对孩子、对学校的关注,逐步提升大部分家长的素养;同时,打破传统的片面关注学生智育的单一状态,引导他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通过系列课程的学习,辐射每个孩子、每个家长,以达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

  2.课程的形式和内容

  星课程的形式,从一开始的“我给家长上课”,到“家长与家长的分享”,再到“学生和家长一起上课”,螺旋式梯度上升。星课程的内容,从“名师导读”到“亲情对对碰”,从“班花班草诞生记”到“亲子共读,温馨一刻”,根据家长教育孩子的需要,逐渐帮助家长厘清孩子成长中的困扰,让他们学有所获。

  3.课例分享

  星课程之一:亲子悦读

  课程目的:培养亲子感情,创造阅读氛围,营造向上的氛围。

  何为亲子悦读?就是采用亲子共读的方式进行快乐阅读,阅读的方式以“亲子悦读卡”的形式进行呈现。可能这样的做法在很多同行看来已不再新鲜,但我认为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坚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所谓成功,就是在平凡中把简单的事情做出不平凡的坚持,做出一些看似渺小的改变。

  起初,孩子对于这样的新任务,除了雀跃还有新奇。几周后,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开始松懈。于是,我请坚持认真阅读的家长分享他们的经验,举行读书卡展示活动等。渐渐地,他们由接受变成了接纳,由任务变成了一种习惯。从新词的积累到语段的摘录,从点滴的感想到父母的点评,一个个孩子呈现着变化,一个个家庭也呈现着变化。我关注每个家庭的共读情况,把阅读态度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开始阶段,着重推荐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在我看来,任何书籍或文章已成为经典者,定有其道理。先入为主,在形成一定的阅读共识之后,再逐渐引导学生阅读更多不同领域的优秀书刊,最终让他们学会自主选择值得一读的阅读内容。

  在“亲子悦读”活动推进的同时,我们还陆续开展了“四个一”系列活动:“每周一荐”——每周一进行精彩语段的分享;“每月一游”——每月一次逛书店、挑好书,与文化前沿接轨;“每期一展”——每学期末把每周的亲子悦读卡进行创意美工、装订成册、网络展览;“每年一评”——评比年度十大阅读人物,召开亲子悦读分享会。

  现在看来,“亲子悦读”活动,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简单又不简约,既是一次快乐的体验,又是一种习惯的养成,不仅丰富了孩子阅读的视野,更重要的是通过交流彼此的阅读感受,让亲子关系更近一层。正像李昊然妈妈所说:“每周一小时的阅读时间,不算多,但几年的持之以恒,让我们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孩子在阅读中学会了思考和探索,对他的成长带来了一定的帮助。家长和孩子共读的过程中,关系更加和谐。悦读活动带给我们的是心灵深处的温暖。”

  三、别样家长会,厘清教育理念

  传统家校沟通的主渠道主要有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这种单一的听取汇报式、学习安排指令式的合作方式,参与过程简单,参与形式松散,往往导致家校合作停留在诊断问题的层面上,难以充分实现家校合作真正的效能。

  探究新型家长会,不仅能增强家长们的家庭责任感,同时教师和家长在教育观念、教育规律、教育方法上的交流对话,一定程度上能实现心与心的沟通。近年来,我根据班级实际采取不同的家长会形式,让家长参与研讨,在研讨中得到启发,效果不错。

  1.基于班级特色

  如以“男生成长记”为主旋律的家长会,正是基于班级特色而萌发的。我们班共有38名学生,女生22人,男生16人,无论从人数上,还是学习、活动、交友、工作等方面,明显阴盛陽衰,作为一个有着20多年经验的班主任,深知这样的班级存在的弊端。班级如家庭,学校即社会。教育男孩子从小有担当、有魄力是班主任的当务之急。于是,在期末结束前,我组织开展了一个以男生为主角的家长会,邀请所有的男生和男生爸爸参加。通过故事引领、游戏感悟、调查问卷、未来畅想等环节,一方面强调家庭教育中爸爸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激发全班男生的潜能,鼓励他们做事有闯劲、学习有动力。

  2.基于家庭氛围

  随着二胎的开放,班内不少孩子多了弟弟或妹妹,从之前的“唯一”变成了现在“被遗忘的角落”,不少孩子是心有困扰的,这既不利于学习,也不利于成长。于是,我事先准确细致地摸清家里有二胎的孩子人数,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然后邀请这些孩子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共同参加“二胎大宝的喜和忧”家长会。在会上,一起回顾了小时候和爸爸妈妈的幸福时光,做游戏感受分享的幸福和快乐,再和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最后以“我和妹妹(弟弟)共成长”为主题创作一幅“家庭树”。通过活动体验、快乐分享,切切实实地解决了二胎之烦恼。

  宋敏尔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中心小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曾获全国班班有读明星教师,宁波市十佳智慧班主任、宁波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海曙区骨干班主任、区优秀教师等荣誉。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