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从新闻主播到出镜记者的角色转换

时间:2020-04-28分类:哲学

  【摘要】2019年时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程、全方位报道了此次阅兵式,为使广大电视观众更加全面、立体、细致的了解阅兵式,从早上七点开始直播阅兵全景观盛典,通过多路出境记者的现场连线报道,观众对阅兵式的一系列准备工作有所了解,对阅兵式正式开始充满期待。与此同时,我们也在连线报道中看到了许多熟悉的身影,如:李梓萌、刚强、劳春燕、王宁、王言等等,昔日的演播室新闻主播摇身一变成为了出镜记者,两者的角色转换考验着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的业务素养和综合能力,本文就两者之间转换时应注意的问题及方法技巧的运用进行简析,以供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新闻主播;出镜记者;角色转换

新闻出版论文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说:“记者是新闻主持人必走的一条通道,我认为‘记者型主持人’这几个字代表的是一条道路,而不是一个群体;代表着从记者到新闻主持人的这样一条必经之路”。白岩松的这句话简洁明了的诠释了当今新闻主持人应具备的业务能力。换言之,新闻主播不仅要有传统概念上的有稿口播能力,更重要的是无稿报道能力,接下来本文将结合央视一线电视新闻主播在“国庆70周年阅兵式”出镜报道中的表现,从叙事方法、报道空间、表达语体等方面进行探索。

  1. 叙事方法的转换

  “新闻叙事学是以新闻文本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语言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新闻的叙事行为和叙事策略进行的科学研究”。从新闻叙事学的定义出发,新闻播报和新闻报道的叙事方法截然不同,主要表现在叙事时间和时态、叙事角度、叙事者几个方面的不同。

  首先,叙事时间和时态,对于新闻播报而言,新闻事件已经发生,叙事时态为过去时。而对于直播连线出镜报道而言,新闻事件正在发生,叙事时态为现在进行时,叙事时间和时态的不同,决定了新闻主持人在新闻播报时和直播连线出镜报道时叙事策略的差异。央视新闻主播王宁是新闻中心评论部的主持人,担任《面对面》、《24小时》、《新闻1+1》等节目的主持工作,她以对新闻事件的独特思考、理性判断、客观审视,结合自己厚沉的文化底蕴,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在这次国庆70周年阅兵式报道中,王宁也以出镜记者的身份进行了报道工作。由于叙事时间和时态相比平常在演播室的新闻主持发生了变化,叙事方法也随之改变。从报道中“此时此刻”、“在刚刚”、“现在在我手上”等明显的时间词汇,使观众强烈的同步感受到了礼宾席观众嘉宾陆续进场的热闹氛围,也正是这些时间词汇的串联,使得整个报道的叙事结构更加完整,现场感、同步感、新鲜感更加强烈。

  其次,叙事角度,新闻叙事角度是叙事者对新闻事件观察后特殊的眼光和角度的选取,它体现了叙述者和所述事件的一种关系。王宁在平日的节目如《新闻1+1》中更多的是以一种主持人的角度对事件进行解读、分析、评论,相对于事件本身的“距离”较远,而在这次阅兵式报道中,她则身处于事件的核心发生地,“零距离”的接触事件,甚至“参与”事件,此时叙事角度有明显的变化。在报道中她提到了在现场了解和观察到的礼宾席的观众组成,有生产一线爱岗敬业的劳模,有为改革开放贡献光和热的科技工作者,以及华人华侨和少数民族代表。正是因为她在新闻现场这样“零距离”的所见、所闻,在决定了在整段新闻叙事中精彩的所感:“一切的幸福都是由他们奋斗出来的,那今天让他们自己去感受这样的风云收获吧,希望所有的奋斗者都能够带着愉悦的心情,来致敬共和国,礼赞新时代”。

  最后,叙事者,叙事者的角色不同在新闻报道中决定了赋予新闻文本的特征不同。新闻主播在演播室内以主持人的身份作为新闻的叙述者,文本多以倒金字塔结构为主,而在新闻现场的出镜记者,由于叙事身份的变化,文本特征则显得更加鲜活、丰富、立体、饱满。同样还是国庆70周年阅兵式王宁连线出镜报道。在这段报道中王宁被安排的报道地点为礼宾区,报道中王宁为观众呈现了现场观礼台一个非常特殊的设计,每一位观礼者位置上都会有一个储物袋,里面除准备了身体补给所需的饮用水、湿纸巾、纸巾外,还特别放置了一面国旗,还有一些印有国旗图案和我爱你祖国字样的脸贴。她告诉我们,到场的嘉宾都会将这些脸贴贴在脸上或手上,特别的欢乐。在这同时她自然的将手势引向了一些贴好的嘉宾身上,让我们和她一起同步感受到了现场的欢乐气氛。正是她以出镜记者的身份扮演着新闻叙述者的角色,我们才能有如此感受。稍显遗憾的是,王宁并没有把储物袋内的物品为观众一一展示,甚至可以身体力行的将脸贴贴在自己的脸上,这样她叙述者的角色除出镜记者外还可以突围到“参与者”“体验者”的围度,使叙事更加有特点,文本更加有特色。

  2. 报道空间的转换

  电视新闻播音,指的是电视播音员(又称新闻节目主持人)在电视屏幕上面对观众直接传播新闻——即我们常说的所谓口播,或在电视画面后运用声音传播新闻——即所谓的配音。就直接傳播或口播而言,又可以有两种具体的形式,其一是由播音员坐在播音室里出画面报道新闻,其二是由他进行采访报道。从电视新闻的概念中我们不难看出有两种形式的共存,对于当今电视新闻报道,我们要求电视播音员在这两种形式中自由切换,灵活应用。

  电视新闻播音员从演播室走出,进入新闻现场,最直观的转变就是空间的变化,演播室内的播音员是将新闻内容通过理解、联想、二次加工后传达给观众,他所表达的语言符号大多直接来自于文字,而在新闻现场,需要更多的结合在现场所观察到的新闻画面,接触到的相关人物,捕捉到的细节内容进行新闻的报道,语言符号大多直接来自于现场。

  王言作为央视新闻直播间的主持人,从2012年进入央视至今已变得非常成熟,可以独当一面,但在这次“国庆70周年阅兵式”报道中对于现场空间的把握和利用略显不足。王言所报道的内容是国旗护卫队的准备工作及他们将要在阅兵式开始前完成的升旗仪式。他选择的出镜地点是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为背景,因为国旗护卫队将从这里出发走向旗杆。整体而言内容的把握还是很不错的,细致的描述了他所在区域的基本情况,但遗憾的是在连线报道过程中没有画面的移动和转换,王言站在纪念碑下一镜到底的将这段内容报道完成,而在现场报道中,作为出镜记者,相比在演播室的新闻主播,我们应有良好的空间意识,利用所处空间和环境,努力让所报道的内容有现场画面的印证,比如在提到国旗护卫队他们所行进的距离时,如果能配合身体的移动,带动镜头延伸到旗杆的位置,那么后面提到的一共踏出168步正步,168也是70和98的数字之和,分别寓意着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这一震撼且具有特殊意义的细节将会更加生动,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推荐阅读:有新闻类论文发表的期刊吗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