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师德修养贵在自律

时间:2020-02-05分类:教育管理

  一个无视师德价值的人,是不可能真正做到自律的。

  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表达要适度,要做到爱而不宠、温而不冷、严而不厉。

  要做到自律,教师就要淡泊名利、克制私欲。

  师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慎独”。

七彩语文

  所谓自律,就是自我约束。与自律相对应的概念是他律,即外在的约束。从师德修养的角度来说,自律与他律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但相对而言,自律更可贵。这是因为自律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主动的约束,而他律则是来自外面的、不得已的、被动的约束。因自律而表现出来的师德行为是长久的,因他律而表现出来的师德行为是暂时的。因此,加强师德修养,关键是要做到自律。

  要做到自律,教师首先就要高度认同师德的重要价值。对师德价值的认同度越高,自律就越严格。一个无视师德价值的人,是不可能真正做到自律的。师德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师德能够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学生的向师性比较强,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就是他们学习的榜样,既是知识的榜样,也是道德的榜样。所以高尚的师德必然会对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起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二,师德能够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以社会价值的实现为前提,而社会价值的实现以个人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为基础。所以,人们若要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为社会做出贡献,贡献越大,自我价值也就越大。师德是教师为社会做贡献的巨大动力,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动力。师德水平越高,教师为社会做贡献的动力越足,其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就越充分。所以,师德能够促进教师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使教师的人生更精彩,更充满活力。其三,师德能够促进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这种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三条途径来实现。一是通过广大教师参与社会活动来影响社会;二是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对优秀教师事迹的宣传来影响社会;三是通过受到师德熏陶而养成良好品德的学生来影响社会。可以说,师德高尚的教师,不仅是学生的道德楷模,也是全社会的道德楷模。师德不仅对学生有示范作用,对全社会也有示范作用。所以,师德能够促进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要做到自律,教师就要用师德的要求,严格约束自己,主要体现在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语、情感与行为。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语,即严格约束自己所说的话。教师道德的师表性决定了教师不能信口开河。面对学生,教师所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应慎重,要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准则。凡是可能出现错误导向的话,与教师身份相背离的话,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影响人际和谐的话都不能说,教师要管住自己的嘴。有的教师就是因为说话不注意,影响了师生关系,降低了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严格约束自己的情感,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表达要适度。热爱学生是师德的重要规范,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的基础,但爱学生也要把握好“度”,要做到爱而不宠、温而不冷、严而不厉。对待异性学生,教师更要注意“度”的把握,绝不能做有损师德的事情。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就是指教师要严格控制自己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凡是有损师德的事坚决不做。为此,教师不仅要有强烈的师德意识,还要有坚强的师德意志。意志薄弱的人,经不住诱惑,难免做出有损师德的事情来。所以,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必须从知、情、意、行等方面着手,全面修炼自己。

  要做到自律,教师就要加强自我教育。从强化自律的角度看,教育和自我教育都很重要,二者都有促进自律的作用,但相对而言,自我教育的作用更大。自我教育是实现师德自律的内在的、强大的动力。自我教育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即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监督与自我改正。自我反省,就是教师以师德规范为行为标准,检查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人都是有缺点的,犯点错误也在所难免,关键是别犯大错,而且犯了错误要勇于和善于改正。可以说,人都是在不断克服缺点和错误中成长的。教师要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及时发现缺点和错误,以免因缺点和错误的积累而损害自己和他人。能经常进行自我反省的人是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自我批评,就是教师按照师德的要求,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进行批判与评价。自我反省的目的在于找出缺点和错误,而自我批评的目的则在于认识缺点和错误。认识越深刻,越透彻,改正的决心就越大。而认识的深刻与透彻又是建立在对缺点和错误的深刻分析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教师要用师德的原则和规范深刻剖析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找出其产生的思想根源,真正提高认识。自我监督,就是在改正缺点和错误的过程中自己监视自己,自己督促自己。自我监督是改正缺点和错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了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还必须有自我监督。如果没有自我监督,即使有了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也未必就真能改正缺点和错误,很可能出现自我原谅与自我宽容的情况。因此,自我监督是必不可少的。自我改正是自我反省、自我批评及自我监督所要达到的目的。已有的缺点和错误改正了,还可能出现新的缺点和错误,需要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监督与自我改正。所以自我教育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自我反省、自我实现、自我监督、自我改正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自我教育应经常进行,师德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要做到自律,教师就要淡泊名利、克制私欲。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许多违背师德的现象都是因为过于追求名利与私欲。可以肯定地说,一个追名逐利、私欲膨胀的人根本不可能做到道德上的自律。淡泊名利,并不是要教师摒弃名利,而是要把个人的名利看得轻一些,把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看得重一些,绝不能因为追求个人名利而损害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克制私欲,并不是要教师消除私欲,而是对私欲有所控制,不让私欲膨胀,因为私心太重的人就会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从而给社会和他人带来危害。能否做到淡泊名利、克制私欲,与人们树立什么样的义利观有直接的关系。古人提倡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以利害义。社会主义义利观主张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所以作为人民教师,就要始终把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首位,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工作上,为教育事业多做贡献,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要做到自律,教师就要长期修炼自己。自律作为一种良好的品质,必须经过长期的修炼才能养成。自律一时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坚持自律。要做到长期自律,持之以恒,养成自律的良好品质,应从三个方面做起。一是要立志。从当教师的第一天起,我们就要立志做一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人民教师。这个志向确定后,我们就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二是要践行。践行是师德修养的最佳途径。要养成良好的自律品质,关键在践行。只有把师德要求真正付诸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磨炼,在实践中提升,自律品质才能牢固树立起来。三是要达境,即达到一个比较高的道德境界。师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慎独”。“慎独”的基本意思是当一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他也能谨慎从事,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反师德的事。教师要做到“慎独”的确不容易,但也不是绝对做不到的。实际上,有许多优秀教师都做到了。他们无论在人前还是人后,都能按照师德的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他们就是自律的模范。在长期的师德修养过程中,他们已经形成了稳固的师德素质,良好的师德行为已成为他们的习惯。真正的自律,就应做到“慎独”。

  推荐阅读:《七彩语文(教师论坛)》是由国家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编委会主办的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读物,它坚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坚持“探讨语文真谛,传递语文教改信息,展示语文教研成果,交流语文教学经验”的办刊宗旨,努力为语文课改实验服务,努力为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服务。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