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重庆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时间:2020-01-15分类:工业经济

  摘 要:新时代我国经济的主旋律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但如何评价高质量发展尚缺乏顶层设计。重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可以在内涵界定、评价指标以及理论架构分析的基础上,围绕现代化经济体系、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内陆开放高地和人民生活品质五个维度,构建出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在内的指标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重庆

山西水利

  《山西水利杂志》办刊宗旨是围绕水利工作实际,宣传与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水利工作的方针、政策,反映与交流水利建设与管理诸方面的成绩、经验、情况、问题和意见,在指导水利工作、推广典型经验、介绍水利经济理论、提倡科学治水和学术争鸣、促进水利工作改革、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评价指标现状研究

  (一)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1]。究竟何为高质量发展,其深刻内涵是什么?党的十九大报告及中央文件给了画龙点睛的提示:一是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基本原则;二是社会经济发展应突破三大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三是产业结构体系应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相互促进;四是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这四个方面为合理界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目前学界对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尚未达成统一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角度:一是基于社会矛盾变化及新的发展理念视角。随着社会矛盾的变化,高质量发展要求能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日益增强;高质量发展应同时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发展,从经济规模的“数量”到经济结构的“质量”,从解决“有没有”到解决“好不好”,最终实现更加全面的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2][3][4][5][6]。二是基于宏中微观的视角。微观层面主要体现在社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其本质是突破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中观层面主要表现在产业创新和技术升级上,强调结构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宏观层面主要体现在国民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益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4][7][8]。三是基于投入产出和供求的视角。高质量发展,要求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出,强调效率和效益,实现高质量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供求层面,要求提高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适应需求端消费升级[8][9][10]。由此可见,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和外延已拓宽到生态文明等生态福利,乃至社会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等诸多方面。

  (二)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性和系统性的工程,目前国家层面缺乏顶层设计。政界和学界都一致认为需要构建一套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通过高质量的考核评价推动高质量发展。从国外的研究现状看,理论层面的研究多,指标体系方面的研究较少;国家宏观层面的研究多,区域层面研究的少。温诺·托马斯[11]、Barro[12]、Mlachila[13]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国内学者虽然都认为非常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但仍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钞小静、任保平从影响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结构、收入分配和生态环境4个维度分析中国经济增长质量[14]。宋明顺、张霞等基于竞争质量、民生质量和生态质量三个维度选取8项指标测算了宏观质量指数,并采用熵权法确定权重[15]。李松霞从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城乡5个维度构建新疆城市化发展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并提出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对策和建议[16]。师博、任保平测算了基于经济增长基本面和社会成果两个维度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17]。

  二、重庆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架构

  (一)党中央对重庆发展的总体部署

  重庆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其社会经济发展日益受到党中央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国家主席习近平2016年视察重庆时,要求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和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简称“两地”),在迈向高质量发展和创造高品质生活方面具有独特的先天优势。一是重庆产业基础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2018年對外贸易额高达5 222.6亿元。同时产品的国际化为重庆消费发展定位由区域性转向国际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重庆市场潜力大,潜在的消费需求巨大。

  2018年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升,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持续增长,为重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积累了重要动力。三是重庆跨境消费平台日益完善,消费规模巨大。2018年重庆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和结算额超过200亿元,为跨境消费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四是重庆区位优势较为独特,国际化物流建设成效卓越。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连接点上(简称“两点”),在对外开放格局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进入新时代,重庆应以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契机,扎实推进各项事业迈向崭新台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然而,近年来重庆经济下行趋势较为明显,经济增速下滑和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制造业面临着“三座大山”的压力和“中等收入陷阱”的困扰,因而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2019年4月,习近平同志再次考察重庆,要求积极推进“两不愁三保障”民生问题,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党中央《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具有重大意义,重庆要抓好贯彻落实,在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

  从“两高”“两地”“四个扎实”的基本要求,到《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的决策部署,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意义深远且重大。

  (二)重庆高质量发展的特色性

  高质量发展的特色性,指的是不同区域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具有不同的角色定位,相应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和任务。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及商贸物流中心,同时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和西部地区内陆开放高地及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以“山城”“雾都”而扬名国内外。同时,重庆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生产基地。2009年重庆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0年住建部明确提出建设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和定位,2010年中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挂牌成立,2017年国务院批复成立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2019年重庆积极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在行政区划上,重庆辖26个区、8个县、4个自治县,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有“大重庆”之称;地势上,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有“山城”之称;气候上,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丰富,空气湿度大,日照少、多雾,有“雾都”之称。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较丰富,常居人口3 000多万,有55个少数民族。

  经济上,重庆作为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基本形成大农业、大工业、大交通、大流通并存的格局,其中第一产业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商品猪肉生产基地、著名优质水果、榨菜、桐油、烤烟基地;第二产业作为我国西南片区老工业基地之一和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能源、笔记本和手机方面已形成国内乃至全球性的大规模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作为我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形成商贸物流高地、服务外包产业园基地、现代农业农村和金融服务产业基地。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