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基于统计数据,以吉林省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从生态学视角,探析了吉林省高等教育生态结构的现状和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优化吉林省高等教育生态结构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生态结构;吉林省
推荐阅读:写高等教育的论文选什么期刊投稿
伴随着吉林省“高教强省”战略的持续推进,吉林省高等教育结构优化调整日益受到重视。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人才是根本、科技是关键、文化是基础,而这三个方面更需要区域内高等教育的快速良性发展。基于上述,本文基于生态学视角,系统总结吉林省高等教育生态结构的现状,挖掘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主要成因。
一、吉林省高等教育生态结构现状
1.吉林省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
根据吉林省近五年高校毕业生和研究生的统计数据,分析近年来吉林省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从研究生、本科和专科三个层次看,2016年吉林省高等教育招生数之比为1:9.11:2.52,在校生之比为1:10.7:2.28,毕业生人数之比为1:6.29:2.78。以上情况说明吉林省的研究生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平均每万人中有研究生2.94人,研本比为1:23.69,博硕比为1:23.82。
2.吉林省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
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是高等教育培养专门人才的横向结构,主要是指高等教育中不同学科、专业的构成状态。截止到2016年,吉林省共有1940个普通本科专业点,涵盖了哲学,法学等12个学科门类,包括72个一级学科下的168个专业。学术门类占96%,一级学科占87.2%,二级学科总覆盖率为40.2%,其中文学类学科覆盖率达到68.6%;管理学和教育学覆盖率分别为58%和54%;其余学科覆盖率均未达到50%。
3.吉林省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
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主要指各种学校形式和学校类型构成的状况。目前,吉林省基本形成以全日制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和民办高校为中心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体系。至2017年为止,吉林省共有62所大学,其中本科院校36所,技术学校26所。在36所本科院校中,有6所综合院校,11所工科院校,6所财经学院,6所普通高校,2所医学院,2所農业学院,2所艺术院校和1所警察学校。
4.吉林省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
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是指高等教育在特定区域的分布情况,而影响高等教育区域结构的因素主要有学校的数量、办学形式、学科设置和专业化程度。在吉林省所有大学的区域分布中,仅长春市就有27所,占总数的51.9%;在校生人数60.7万人,占全省大学生总人数的72.78%;平均每2.25万人就拥有一所大学。而通化市拥有高校数量最少,只有通化师范学院;学校、人口数量比差异最大的也是通化市,为1:219.85万。
二、吉林省高等教育生态结构存在的问题
1.吉林省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1)层次比例不合理
高等教育和特殊教育是吉林省高等教育生态结构的金字塔尖塔和塔基,它们的比例相对较小。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例相差较多。随着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吉林省毕业生的结构难以满足社会对各级人才,尤其是实用技术人才的需求。一方面,本科生和研究生降级寻找工作,使专科生找工作困难,出现专科生的虚假过剩,导致人力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由于研究生从事了本科生和专科生应该从事的工作,导致较高层次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无人完成,毕业生教育的矛盾日益突出。
(2)层次教育缺乏特色,定位不清
一方面,学校培养的专业课程目标不明确,没有优势,与本科院校没有什么不同。学生没有机会进行理论研究和创新,也没有实用技能,所以在就业时不受欢迎。另一方面,盲目把积累了一定教育经验的大学升格为地方综合性大学,严重阻碍了专科教育的持续发展。同时,很多人不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不如其他类型的学校,这主要是因为政府的没有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
2.吉林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结构的合理性与人才使用的有效性直接相关。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发展的趋势决定了学科专业结构的设置,产业结构的变化也需要学科和专业进行适时调整。在适应性理论下的吉林省的高等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专业调整滞后,学科比例失调
高等教育必须根据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实际需要来建立市场。吉林省科学发展高等教育的意识较为薄弱,专业设置不能跟上当前社会的发展,比如电竞行业,几乎是零的状态;目前急缺的食品药品监督行业也非常少。
(2)专业设置对学科发展的敏感度比较低,跨学科专业较少
为了迎合热门专业的建设,一些大学在调整专业结构时出现低水平建设和重复建设的情况,这使得吉林省的人才培养出现了结构性过剩;专业设置跟不上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在人才培养达不到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需要。
3.吉林省高等教育形式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的生态位是学校利用资源及其对环境适应性的集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多层次还有高校职能上的差别与其所处的区域环境共同决定了学校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最适合自身生长的位置一生态位。生态位之间的差异越大,那么学校之间的竞争越小;反之,学校之间的生态位相同或者相近,那么学校之间的竞争还是比较大的。在生态位理论下的吉林省高等教育存在如下问题:
(1)各种形式的教育发展不平衡
首先,与传统高等教育相比,专科教育在师资力量、学科建设和场所设备方面相对落后。其次,普通高等教育办学形式较为单一,全日制学生人数较多,函授生比例较低。第三,在成人教育中,不重视农民高等教育的发展;大部分学生接受的是学历教育,而培养专业技能型的教育却被忽视。
(2)各种形式教育缺乏衔接性
高等教育正规化建设必须解决各类高等教育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融合的问题。吉林省高等教育拥有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但吉林省没能有效利用这一优势,很多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同时,由于缺乏与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民办高等教育和其他高等教育的横向联系和沟通,良好的运行机制未能建立。
4.高等教育区域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从群落生态学的理论来看,构成群落的种群是不同的,那么群落的性质和功能就是不同的,每个种群在群落里起到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也是不同的;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有关质和量的要求,那么社会也要为教育提供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学术氛围。在物种群聚理论下,吉林省高等教育存在着严重资源分布不协调问题。吉林省是中国的教育大省,每年向省内外提供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人才。然而,由于经济历史的原因,最近几年吉林省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导致对教育资源的投入不足,各个地区的资源分配不平衡,吉林省的教育水平出现整体滞后现象。教育资源分配的差异使重点大学和具有区位优势的学校师资队伍优、生源好、资金充足,而偏远地区的学校在师资、生源和资金方面非常匮乏,对学校的发展和教学质量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