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种文学文化的深层里都包含文化价值的内核,人们憧憬的美善等意境以及对生活之悲、喜、爱、恨等体验形成的价值观念也寄寓在这一价值内核里。年例的网络诗歌文学作为年例文化的新时尚,是年例成功申请广东省文化遗产名录之后的又一颗文化硕果,植根于地方文化之中,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认同感。本文将以茂名文学艺术网论坛上收集到的诗歌[ 本文所引用的诗歌皆来自茂名文学艺术网.]进行内容解读,挖掘年例网络诗歌中深藏的文化意蕴,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
《文学与文化》(季刊)创刊于2010年,是由南开大学出版社主办的以文学研究、文化研究为宗旨的中文学术刊物,由南开大学陈洪教授担任主编。现为南开大学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本刊秉承开发而严谨的学术品格,以深入研究古今中外文学为核心主旨,同时注重突出文学与文化的关联性。
年例作为茂名地区最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节日,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迎神祭神活动。光绪《茂名县志》卷一“地志·风俗”:“二月祭社,分肉入社,后田功毕作,自十二月至于是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年例凝聚着本地区人们的情感体验、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是古今茂名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年例在粤西是传承性的一项民俗盛事,自古以来便受到人们的重视。“年例”唯粤西鉴江、罗江两江流域的村落所独有,清代已十分流行,是当地民间敬神、游神、祭祀社稷、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的活动。①社会的进步,年例民俗文化进一步发展,在年例文学中均有所表现。
年例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是年例成功申请广东省文化遗产名录之后的又一颗文化硕果。地方风格在地区性的诗歌创作中,常常是最浓厚的。年例文学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它植根于地方文化之中,有其浓厚的地方文化认同感。本文将以茂名文学艺术网论坛上收集到的诗歌进行内容赏析,解读年例网络诗歌中深藏的文化意蕴,增强人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一、对年例的歌颂
自觉的艺术创作,具有爱憎鲜明的情感和道德批判的力量。茂名文学艺术网是茂名民间文人免费发布各种体裁作品的网络平台,没有利益的趋势或政论的偏见,多抒心中感怀,因此,更能体现年例在人们心中最真实的形象。年例对于茂名人们而言,不仅是一个物质节日,更是一个精神节日。对家乡的热爱与眷恋,表现在年例网络诗歌中,就是年例的民俗节庆的歌颂。“富城·御园”杯的征文主题——赞美年例,引起了人们对年例价值的重审。大赛内容明确指出以咏颂年例的诗词歌赋为主题,可涉及冼夫人信俗以及祭祀、游神祈愿等习俗。众多文艺爱好者利用网络的便捷对年例进行了“心”的审视,用语言道出了年例的魅力。大量的优秀的年例诗歌涌现是年例文化价值在文学中的表现。受征文比赛主题的影响,诗人们或以绝句等古体诗形式诉说对年例的整体感悟,或以现代组诗的形式对年例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描写咏颂,目前年例的网络诗歌约有90%以表达对年例的赞美之情为主题。
年例是茂名人們自发的世代传承的民俗节庆,是茂名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节;年例的网络诗歌是了解茂名风情的亮丽文化名片。网络诗人追求的诗歌美通常有着“真实的第一现场”的特殊意义。例如秋雁掠过的《睇年例》:“年例颇繁华,人车处处哗。相逢尚未语,人面若桃花。”不仅表现了年例期间,茂名市繁华、热闹的人车喧哗场面,而且点出了年例期间人们相处关系融洽、精神面貌极好的一种社会和谐氛围。这是茂名年例带给茂名社会环境的一种独特社会现象,表现了诗人发自内心的对年例的喜爱之情。再如,和事佬的《年例》 组诗,共分为五节,以白描的手法详细形象地描写了“做年例、睇年例、吃年例”的壮观场面,使人犹如亲临的感觉。“带上平平安安的苹果/带上大吉大利的桔子/带上甜甜蜜蜜的糖果/带上笑靥/带上亲情友情的温暖/睇年例去”、“大操大办/热热闹闹/叙旧畅聊/感受一次浓厚的粤西乡土文化气息”、“不用请柬/无需红包/都来吧”、“为幸福的生活干杯”,在诗人细心的描写下,呼之欲出的是诗人内心对年例的喜爱赞颂之情。又如,袁人瑞的《咏茂名年例》全诗共分三节,以他者的全视角呈现了“宾朋相聚、争祭冼太和舞龙游神”三幅新春年例图,结尾以“缘何都赞油城美,地杰人灵福寿乡”指出茂名年例被称颂的原因,进一步强化了年例的文化价值所在。
二、对故乡的眷恋
乡愁就是文学中永远不会过时的题材,始终承载着人们对家园的眷念。在中国,每个节俗的目的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相同的就是都讲究合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佳节思亲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社会封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形成的安于故土,不思迁徙的浓重安家观念。而与此相对的产生的乡愁,自古以来便是在外游子借以抒发思乡之情的对象。春节将至,归家愿望更是强烈。但是对于在外务工的茂名游子,归家愿望变更是强烈。当身在异乡时,乡愁便油然而生了。自古以来,乡愁催生了多少的文学。乡愁,是习大大今年频繁提到的字眼。2013年12月,习大大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说“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使乡愁在当代再掀热潮。对于茂名游子而言,家乡记忆中的一碗白粥、一碟捞粉、甚至村门口的一棵树,都是“乡愁”所在,其中最能牵动茂名游子乡愁之心的莫过于年例。对于茂名人而言,“年例大过年”,春节可以不回家,但年例要回家,想回家。“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因此,在年例的网络诗歌中,也有不少表达对家乡年例怀念的诗作。
年例是融于茂名子弟骨血的特色民俗节日,茂名游子对故乡的眷恋可以理解为对年例的精神依赖。例如龙岭翠竹在《粤西年例》中以“淳淳民风千家味,浓浓乡情在粤西!”结尾,不仅道出了年例的特点“千家味”,还直接指出乡愁的聚焦点就是家乡的年例。又如诗人山月松风在《也来学写两个年例》中写到“游子归家心不异,戚朋助兴意相同。”指出,年例对于游子而言,是一个归家的时标,不管身处何方的游子,归家的愿望总是相同的。对于游子来说,乡愁总在某些特定的时刻,特别浓烈。“年例大过年”的观念深入土生土长的茂名人们心中,当思归而不得之际,这些创作者有感而作的年例诗是浓厚的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的表现。再如,周大强的《茂名年例》 (组诗)分别从舞狮、筵席、祭神三方面描写年例喜庆的热闹场面,认为年例是每一位茂名人乡愁的祈祷,是献给先辈和亲友的真和情,是一种记忆与人生。年例就是茂名人无解的乡情情结,是乡愁人的“一颗心上的钻石”。
在中国,也许每个节俗的目的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相同的就是都讲究合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年例对于茂名人们而言,不仅是合家团圆,更是“人生”团圆,通过年例的举办,让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联络感情,已成为人们岁月流转中不可缺少的节俗。年例的网络诗歌这种直接反映自身生活的民间文学同时还能起到自我教育、自我娱乐的作用,使思家而不得归的游子能畅所欲言,同时还能深化对家乡文化的深刻认识与价值认同。
三、独特的历史文化意象
年例文学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民俗最鲜明的地方性在于其对“民”的依赖性,它植根于地方文化之中,有其浓厚的地方特征。年例在茂名地区向来是纪念本地历史名人以及在中国有影响力的历史和神话人物,例如,冼太夫人、潘仙、玉皇大帝等。其中,最能体现年例网络诗歌中独特的历史文化意象的就是年例诗词中对本地历史人物的诗化表现。冼太夫人文化是茂名地区最靓丽的一道文化风景线,作为与年例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的冼太夫人文化因子,更是年例网络诗歌中独特的历史文化意象。
成功的文学作品离不开对社会生活生动的、忠实的描写。年例是茂名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其所具有的丰富内涵是年例文学创作的源泉。任何一种民俗文化事象都具有乡缘风土的特征,抒情与叙事相结合的创作,具有历史文化的沉淀与人的情感色彩,蕴含着年例的巨大文化价值。其中冼太夫人、潘仙等具有茂名本土特色的文化因子更是创作年例网络诗歌的重要题材。例如陆东青的现代长诗《这里的风景独好——写给茂名年例》中,以第一人称“我”化作一只轻盈美丽的丹顶鹤飞翔于茂名上空中,看见“茂名大地的风景独好,千家万户张灯结彩张罗饭菜”。诗歌的第一小节以精简的语言指出年例是茂名独特的“好风景”,指出年例是人们在家相聚、在外拼搏的源动力,列举了茂名地区丰富的文化因子,“冼太夫人平定岭南扎根粤西/文韬武略确保茂名平安”、“潘仙炼丹制药悬壶济世/驱恶赶魔保护百姓/举办年例纪念潘仙”、“人们摆开祭品纪念我们的冼太夫人”,既体现了本地人对历史人物的敬重与纪念,又寄寓了诗人对年例深深的文化认同感以及对美好和谐生活的愿望。
民间信仰的书写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茂名人们世代传承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为人处世观念之间的精神传承。例如,和事佬的《年例》组诗可以说是年例民俗程式的“定义诗”,诗人分别从年例春、睇年例、游神、吃年例、欣赏文艺表演五方面详细地描述了年例每一个程序中的壮观场面,让即使从没参与过年例的读者也能领悟到年例的内涵,组诗的形式大大增加了年例诗歌的生活化和现场感,使古老的民俗在看似简单的程式描写中传达着茂名人们自古以来传承热情好客的待人接物之道和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又如,山月松风的《也来学写两个年例》“户户拜神牲酒好,村村驱鬼爆光红。点灯打醮古存俗,跳舞唱歌新起风。”点明了拜神、驱鬼、点灯、打醮、曝光红等是茂名村村户户都参与的活动与仪式,村民参与程度极高。拜神、驱鬼、曝光红,是茂名人们面对自然环境中的不可知力量时勇于斗争的代名词;面对超自然力量的入侵,不仅仅依靠神灵的保佑,还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用“曝光红”等一系列的祭祀仪式与超自然力量做斗争。看似简单的一系列民俗祭祀仪式,蕴含了茂名人们自古以来的勇敢品格,是茂名人們不畏艰险、勇于斗争的好品质的表现。
四、结语
年例是一种情结,一种民俗文化和记忆相结合的情结。抒情与叙事相结合的创作,具有历史文化的沉淀与人的情感色彩。年例网络诗歌和茂名民俗有密切不可分的联系,民俗文化为年例网络诗歌的创作者提供素材和艺术灵感。年例网络诗歌文学既是地方的,也是全世界的。
注释:
①张来卡.浅论如何引导和发展茂名特色的年例文化.南方论刊.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