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以台词审美视角分析《夏洛特烦恼》艺术魅力

时间:2019-03-20分类:艺术理论

  电影《夏洛特烦恼》能取得成功固然与其巧妙的笑点包袱设置、演员的精湛演技、新颖的穿越剧情密不可分,其中富有幽默性、讽刺性、现实性的台词艺术也助力不少,在台词创作中巧妙地综合运用比喻、排比、反语、跳脱、反复、对照等修辞手法,有利于在一部喜剧中适当地渲染悲剧氛围,从而引起观众的思考和情感共鸣,同时也有利于塑造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本文笔者首先将介绍《夏洛特烦恼》中台词的风格艺术特点,然后对台词的修辞艺术特点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总述台词的艺术效果。

中国电影市场

  《中国电影市场》宣传党和政府关于电影发行放映的方针政策,交流国内外电影市场信息,宣传行业干部职工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交流业务、技术经验。

  一、《夏洛特烦恼》中台词的风格艺术特点

  要创作出优秀的电影台词,除了要讲究其写作语言本身的语音、用字、词汇、节奏、韵律等,能让台词抑扬顿挫,吸引观众注意力,还要注意延伸拓展台词对白的内涵。

  (一)幽默性

  电影《夏洛特烦恼》是根据开心麻花剧团的一部舞台喜剧改编而来,表现手法上有着明显的舞台剧风格。舞台喜剧讲究通过“抖包袱”来形成笑点,幽默精彩的台词对话既能让观众开怀大笑,获得感官上的快乐体验,又意味深长,具有深层次的含义。例如电影中有一个片段,在夏洛失踪以后,找不到儿子的夏洛妈妈和众人哭诉道,自己只有夏洛这一个儿子,如果失去夏洛的话,人生就没有什么依靠,并解释给夏洛取这个名字的原因,是因为刚生下儿子时夏洛的爸爸就失踪了。马冬梅听闻以后,立刻伤感地附和道,自己和夏洛的人生遭遇相似,她也是在刚出生时,自己的爸爸就去世了,马冬梅的爸爸就叫马冬,所以家里人给她取名为马冬梅,谐音马冬没[1]。这个片段中马冬梅和夏洛妈妈的台词对白既令人捧腹,又有着深刻寓意。首先通过夏洛妈妈和马冬梅这两个人物的对话,观众初步了解了男女主角名字的由来,其次关于这两个人出生的故事很明显是两个悲剧,没有人愿意自己的降生伴随着亲人的去世,但是通过幽默台词的演绎又隐约增添了喜剧色彩。

  (二)讽刺性

  电影《夏洛特烦恼》中的台词设计运用了很多讽刺手法,借此来抨击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例如电影中有一个情节,在秋雅的婚礼宴席上,高中班主任王老师来到学生所坐的酒桌前,差生张扬问王老师是否记得自己,王老师面露困惑,张杨立刻补充道自己曾是冬季长跑第一名,王老师仍没有印象,但当张杨说自己爸爸去王老师家拜年的时候,曾给老师送过一部索尼牌的收音机,王老师这时便猛然记起。优生袁华告诉王老师,自己的爸爸是区长,曾在给老师拜年时送过一台电视机,王老师连连说自己记忆清晰,并夸赞袁华仪表堂堂。但当傻乎乎的大春问老师是否记得当年他送的挂历时,王老师却笑着回应自己學生很多已经记忆模糊了。面对三个送过不同礼物的学生,王老师态度截然不同,他不记得曾经的学生,但对礼物却能对号入座,这恰好反映了学校中的一些不良风气,学生和家长通过送礼这一形式来得到老师的额外关注。老师对送贵重礼物的学生赞赏有加,对于送挂历等低价礼物的学生直接忽略遗忘。女主角马冬梅更是直接表达出了对王老师的厌恶,她表面上热情洋溢地和老师打招呼,却接着问道:“您还活着呢?”可以说是讽刺了下王老师的伪君子行径,让人在爆笑之际,也明确了电影中对这类缺乏师德、谋取贿赂的老师的讽刺。这样的台词设定不同于直接说教,而是巧妙地引起人们注意,促使人们深入思考此类社会现象。

  (三)现实性

  影片大多场景是在夏洛梦中的穿越里展开的,虽然看起来是做在梦,但是反映的内容却是极现实的,尤其是体现在语言上。例如其中一些片段,王老师教学生考试技巧时,直接讲明哪些题是必考的,因为前些年没有考过所以今年肯定考,明摆着的分数就看学生自己愿不愿意争取。此外,夏洛通过唱歌走红以后,登上了各类名牌周刊杂志,在多个颁奖典礼上获奖,并策划了国内大型选秀节目中国好嗓门,就此成为家喻户晓的大明星,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这些情景和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出现,被以戏剧化的形式呈现在电影中,能让观众对人物产生亲切熟悉之感,同时感叹生活的琐碎和不由人,产生共鸣,使这部以梦为背景的电影现实意义十足。

  二、《夏洛特烦恼》中台词的修辞艺术特点

  (一)比喻

  比喻是在电影台词等文学创作中应用较多的一类修辞手法,它是利用事物之间的相同或相似之处,用一种事物或形象把另一事物或形象表现出来,在凸显描写对象本质特征的同时,也使其更加生动具体,有利于增加电影台词的表现力和画面感。例如,夏洛在内心感慨为什么秋雅这么漂亮的女生最后会嫁给一头猪;马冬梅怒骂喝醉酒胡闹的夏洛穿着打扮像个鸡毛掸子;夏洛当着秋雅的面嘲笑马冬梅说话就像放炮一样响。通过分析可知,把秋雅的新郎比作猪,反映了新郎其貌不扬、体型肥胖,和美丽的秋雅十分不搭,也反映了夏洛心中的愤懑;马冬梅把盛装打扮后的夏洛比作鸡毛掸子,讽刺了在虚荣心作祟下把自己打扮得夸张华贵的夏洛是多么的滑稽可笑;而夏洛把马冬梅说话的声音比作放炮的声音,反映了在夏洛心中马冬梅就是个大嗓门的粗俗之人。电影中经过比喻加工的台词更能反映人物细微处的内心感受。

  (二)反语

  反语是指使用和本意相悖的词语来曲折地表达本意,在电影台词中运用反语可以达到滑稽讽刺的艺术效果,有时相比较正面直白的言说,反语对于揭示丑恶现象、讽刺他人,表达内心情感等,都具有更好的艺术效果。例如在《夏洛特烦恼》中,匆匆赶到秋雅婚礼的马冬梅,称呼新郎为伯父,在秋雅纠正了那是自己的丈夫后,马冬梅立刻表达歉意改口叫其叔叔。伯父和叔叔都是对长辈的称呼,一方面可以看出新郎比他们年长很多,反映出秋雅出于拜金心理而不惜嫁给一个长辈级别的老男人;另一方面,可看出马冬梅和秋雅无论从相貌、出身、修养上都有着巨大差距,马冬梅心中本就暗含着羡慕和嫉妒的情绪,在丈夫夏洛喝醉酒后向秋雅吐露多年的爱慕之情时被放大,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和颜面,马冬梅通过反语来称呼新郎,讽刺其丑陋和年老,以此戏谑秋雅。

  (三)跳脱

  跳脱是指处于特殊情境的需要,语言会在中途断了语路,包括岔断和急收两种形式,相比于流畅直线的语言,使用了跳脱这一修辞的语言是分裂而不完整的,电影《夏洛特烦恼》中的台词使用了很多跳脱修辞。例如,夏洛在游戏厅内被小混混们找麻烦,他被混混们以拍打脑袋、揪住领口的行为粗暴对待,大春为了保护好朋友选择挺身而出,出面和混混进行交谈质问:“你们干什么?”,混混回道:“滚!”,大春说:“啊……滚就滚!”在这里电影情节并没有按观众预想的大春会动手和混混们打架进行发展,而是以一句底气不足的“滚就滚”形成跳脱,展现了大春笨拙的应变能力,收到了很好的喜剧效果。

  三、《夏洛特烦恼》中台词的艺术效果

  人物台词在电影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影片整体风格的定型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台词修辞手法的分析,既能感受到电影本身幽默讽刺的喜剧效果,也能品味到台词的艺术效果。

  (一)渲染喜剧中的悲剧气氛

  《夏洛特烦恼》虽然是一部典型的喜剧电影,但是影片内容却从现实生活出发,十分贴近观众的日常生活,通过剧中人的悲喜经历,让人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无奈,体会到人性和社会阴暗面的悲哀,在结尾处随着夏洛从梦中醒来,穿越回现实和妻子马冬梅重新相守,也令人发出了寻求真情和单纯的共鸣。例如在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从未来穿越而来的夏洛清楚的知道房价会逐年攀升,于是告知大春赶紧让家里人凑钱买房,多年后重逢,大春就买房的事感谢夏洛,傻乎乎地说道:“买房子的事我更要感谢你了,我听你的让我妈在二环买了两套房子,买时两千七,不到半年就涨到两千九,我让我妈把房子卖了狠赚了一笔,后来我见房子涨得太变态了,就让我妈劝家里亲戚把房子全卖了,租房子住,等房价降下来再买回来。”夏洛无奈地说:“以后还是别联系家里亲戚了,能躲就躲吧。”从这一简短却诙谐十足的对话中观众至少可以得知三点,一是大春的单纯和心无城府,二是夏洛对于大春天真至愚蠢的同情和无奈,三是现实中房价飙升对于普通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二)突出鲜明的人物性格

  电影《夏洛特烦恼》通用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格来让人物台词更加丰富立体,灵活多变的对白对于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提供了助力。例如在影片开始的时候,主角夏洛有一段开场独白,他说自己要在秋雅的婚礼上灵光乍现,并就此消失,成为秋雅永远触碰不到的男神,但话头一转他却陷入和司仪撞衫的尴尬境地,猛然从一个貌似成功者的形象沦为一个失败者原型,夏洛的尴尬处境让观众深深地记住了他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形象。

  再者,大春为了追求马冬梅而模仿偶像张国荣,马冬梅却不屑地说他“癞蛤蟆还想吃炖大鹅”,把俗语原句“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中的天鹅肉改成了炖大鹅,同样是嘲讽大春痴心妄想,一词之别,却凸显了马冬梅是一个修养不高、语言粗糙的女性,符合大鹅的形象。此外,袁华是一个具有文艺小清新风格的青年,在剧中他的台词也是酸文儒墨居多,极富有文学气息,电影开头他为了嘲讽夏洛的鸡毛装更是即兴作打油诗一首,即使落魄之际话语间也是充满了文学气质。

  四、結 语

  在电影《夏洛特烦恼》的台词中,比喻、反语、跳脱等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一方面使台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为剧情的起承转合服务,为角色形象的塑造服务;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增强和充实了该片喜剧效果的艺术感染力与表现力。这种状况恰好印证了一句颇为经典的影评:“有好台词的电影不一定就是好电影,但一部好电影必有精彩的台词贯穿其中”。

  参考文献:

  [1]肖雅妮.电影《夏洛特烦恼》的艺术特质初探[J].戏剧之家,2015(21):80-80.

  [2]罗艳娟,蔡珂.电影《夏洛特烦恼》人声语言艺术特点分析[J].新乡学院学报,2017,34(2).

  [3]冯月婷.电影《夏洛特烦恼》的隐喻分析[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7(1):77-78.

  [4]杨慧.情关何处:《夏洛特烦恼》语言艺术和叙事风格阐述[J].电影评介,2016(19):44-46.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