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作为西方的舶来品,自从踏上中国这片土地,就注定它的命运要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其不断民族化的过程。在此,主要探讨油画民族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及中国油画民族化成长之路。
《美苑》已改名《艺术工作》(双月刊)创刊于1980年,由鲁迅美术学院主办。坚持独立的学术品格与艺术标准,设立专稿、创作评介、艺术史研究、教学研究、设计平台、外国美术等栏目,在深入思考艺术创作与理论问题的同时,及时报导当代美术活动、发布最新美术作品、介绍国外美术信息,努力推动艺术创作与理论的建设与发展。
多年以来,油画的民族化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大多探究油画民族化的必要性,但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是一种技术,一种手艺。对其深层的民族性、时代性、必然性,包括孕育和成长油画的文化环境和东方民族精神方面,认识还不够。应该说,自从油画进入中国,必然会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因为在中国漫长的艺术长河中,中国人早已经习惯并接受中国绘画特有的表现样式和审美趣味,我们有丰厚的传统文化遗产和特定的精神文化模式,将引领我们能够站在本民族文化立场上,自觉去吸取和融化“他民族之文化滋养料”,创作出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油画作品。
中国油画历经了400多年的风风雨雨,跟随时代的变迁,不断地进行着民族化的演变,特别是到20世纪以来,经过几代油画家的不断探索,油画创作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特别是意象油画的出现,最大化的体现了中国油画的民族化,充分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巨大的包容性。
一、油画民族化的必然因素
影响油画创作必然民族化的因素:首先,任何一个生长在本国的油画家,自然会受到中国传统的哲学道德思维观念的影响,又受到社会环境,成长经历,时代风貌的影响,在创作油画作品时,必然都会把自己的主观情感融入到创作中,天然地具备使油画民族化的条件,只要他不去故弄玄虚、无病呻吟或有意识地拒绝本民族文化的先天养分,他的油画作品就不可能不是民族化的作品。即使他有意识地想画出非民族化的油画,也是很难做到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接纳、吸收和应用外来艺术形式的过程中,出现有本民族文化特征的作品,是一个自然过程,无须刻意追求。其次,是工具材料的因素。由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笔、墨、纸等特殊的工具和材料,使得中国画在创作表现过程中表现出与油画不同的特性,画面更多的趋向于柔软、湿润、 儒雅而富有诗意性的效果,中国油画家难免受到中国绘画工具的影响。最后,观者的感受也影响到油画创作的表达。
中国油画面对的是中国观众,背靠的是有几千年文化艺术积累的民族传统,努力融进某些民族艺术美术观念和表现手段,更适合中国观众的审美要求和欣赏习惯,艺术家要主动去建立作品与人民大众沟通的桥梁,形成创作和审美互动的对应关系,才能更好地引导大众,服务于大众。
二、油画民族化的必要性
中国油画早已从摹仿自然形态进入到创造艺术形象了,所以我们不管从形式和内容上,都要看到中国油画的民族化势必要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才能创作出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只有当中国油画在整体上具备了民族意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中国油画才有可能在世界舞台上占有真正的一席之地。民族化并不是种族和地域之间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在这不同环境中人的精神与意识 ,民族的不同产生了文化意识的差异。
我认为,如果我们在油画艺术领域,只知道向西方学习,永远甘当小学生,放弃自己的创造职责,那么我们学得再好也是没有价值的,充其量是使中国艺术家成为复制西方油画的高级技师而已。无论是对西方艺术经验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学习的态度是可取的,但同时不要忘了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在学习中求创造,在创造中求发展,没有新的创造,我们就不能真正从东西方艺术中学到有价值的东西,而“民族化”的提法也会成为复古和守旧的代名词。
三、油画民族化的未来之路
2l世纪的今天,油画民族化的提法虽然已经不很流行了,但是经过不少油画家的努力,今天的中国油画已有明显的本民族特征,随之出现了一些造诣很深而且具有民族气质的油画艺术家,代之而起的是提出建立本土的或说本民族的艺术标准的说法。我们还应该看到,眼下中国油画要想走现代之路必须首先全面解决其民族化问题,透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坚持以现实主义为主的创作道路才是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唯一出路。中国油画的审美主体的当代中国人,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已经无法从其意识里抹去,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传统观念的影响有所削弱,但深入骨髓的传统文化基因是无法改变的。
四、结论
意象写意油画的出现,在艺术语言,表达样式逐渐模糊的今天,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不管何时,中国油画都应放眼世界,关注现实,紧跟时代。通过研究和继承古今东西方大师的成功经验,吸纳传统文化的精髓,借东方文化艺术丰富的形式和语言,获得具有时代特色的创造的感悟,努力在世界艺坛中形成自己风格各异的中华民族特色油画,相信未来中国油画会绽放出奇特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