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松口镇被评为第三批“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镇)”,在梅州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打造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的背景下,如何协调旅游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对松口镇的重大考验。本文重点对松口镇历史文化名镇价值的特色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如何保护松口历史文化名镇的方向性思路。
《大理文化》创刊以来,便以其浓郁的大理少数民族风情,悠久厚重的人文历史文化,精彩纷呈的文化艺术作品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1996年评为“云南省一级社科期刊”。
一、松口概况
松口地处广东省梅州市梅县东北部,东接大埔县大麻镇、三河镇、青溪镇,西临梅县白渡镇、丙村镇,南临梅县雁洋镇,北接梅县桃尧,东北部与福建永定县交界。地理位置为东经116º24',北纬24º30'。距梅州市50公里,距梅县55公里,距汕头150 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松口古镇位于松口镇区中部,南临梅江,它是明末以后客家人出南洋的第一站,自古有着“松口不认州”的盛名。因地处梅江下游,两岸土地肥沃,利于农耕,又水陆交通方便,利于商贸,基于水陆要塞和千百年的文化发展历史等诸因,松口形成为一个英才辈出且蕴含客家特色的人文秀区。
二、历史沿革
据松口志载,西汉时期,松口归属南海郡揭阳县,松口置名“东畲寨”,主户是畲族人;东汉、三国、西晋时,属广州义安郡海阳县,松口改称义安围,至今松口溪南仍存“义安围”遗址;五代后晋开运二年(公元945年)因有梅溪而称梅口镇;清雍正年问(公元1723年),改称梅口堡。清嘉庆年间,始称松口堡。民国20年( 1931 年), 实行区、乡、保、甲制, 松口堡改称松口区 。民国29年( 1940年) , 梅县实行新县制, 全县设1区3镇, 松口镇为其中一镇,直至1949年8月。建国后, 于1950年成立松口镇人民政府, 隶属松口区。1953年改为区级镇。1958年8月实行人民公社体制, 松东、溪南、松北3个乡和松口镇合并为松口人民公社。1966年松口镇由松口公社分出, 为县直辖镇。。1983 年, 全县实行乡( 镇)、村建制, 松口公社复称松口镇。2004年11月, 松东、松南2镇并入松口镇, 松口镇成为梅县第一大镇。至2012年,松口镇共41个村委会和5个居委会,总人口7万人,面积32.68平方公里。
三、文化解析
松口古镇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雨历程,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自公元945年置梅口镇至今,古镇的文化从形成、发展、传承到今天又注入了新的内涵,尽管我们看到的许多历史建筑已经不复往昔的风采,但是,文化的延续始终没有改变,这也是支撑松口走到今天依然倍具活力的根本原因。社会会变、环境会变,精神不会变。
概括起来,松口文化的根源来自:
(1) 客家迁徙文化
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发展是一部民族迁徙历史,松口古镇的形成与发展和客家民系的迁徙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可以说, 客家民系的迁徙发展造就了松口古镇。
客家先民是中原人士,客家人在历史上曾经历五次迁移运动,其中第一期是孕育期,第二、三期是形成期,第四、五期是向海内外播散期。客家人迁徙运动背景,是中国历史上因王权变更、农民起义或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引发的北方汉民南移运动。
第一次大迁徙——西晋末年,中原陷入“五胡乱华”的动荡局面。西晋王朝灭亡后,中原成了胡人天下,不堪奴役的汉人大举南迁,他们由中原迁向湖北、安徽、江苏一带或顺赣江进入赣南山区。其前锋已抵达今之梅州大埔,并于东晋义熙九年(即公元413年)以“流民营”为基础设置了义招县。
第二次大迁徙——唐朝自“安史之乱”后,爆发了先后由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战乱所及,唯有赣南、闽西南和广东东北“比较堪称乐土”,于是上述各省客家先民的大部分,由江州溯赣江而上,来到今天的赣南、闽西、广东东北的三角地带定居。
第三次大迁徙——即客家民系形成中的大迁徙。北宋都城开封,于公元112年被金兵攻占后,宋高宗南渡,在临安(今杭州)称帝,建立南宋王朝。随高宗渡江南迁的臣民达百万之众。元人入侵中原后,强占民田,推行奴隶制。处于黄河流域的汉族人民,为躲避战乱又一次渡江南迁。随后由于元兵向南进逼,赣闽奥交界处,成为宋、元双方攻守的战场。文天祥起兵抗元,率义军进抵梅州,客家儿女纷纷从军,转战于闽奥各地,仅松口卓姓家族,就有800多人,“男执干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早先迁入此地的客家人,为寻求安宁的环境,又继续南迁,进入粤东的梅州、惠州一带。因为这时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而“客籍人”遂自称为“客家人”;
第四次大迁徙——原因有二:一是受满族入主中原的影响。二是客家人口膨胀。
第五次大迁徙——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客家人为基本队伍,辗转征战十余年。天京陷落后,起义军受到剿杀,百姓纷纷逃匿。在此期间,粤中地区发生了持续12年的土客械斗。清政府为解决土客之争,特划出台山赤溪地区以安置客家人。动乱使得客家人开始了又一次的大迁徙,分别迁到海南、广西,甚至飘洋过海到海外去谋生,客家人向海外迁徙。#p#分页标题#e#
客家民系从粤闽赣边客家大本营向世界各地外迁的第四、第五次迁徙过程中, 由于松口是从水路经汕头出南洋的必经之道, 是粤东地区联系南洋及其他海外地区的主要码头, 松口镇成为客家人南渡越洋出海的始发地和中转站。自明清以来, 尤其是近代出洋谋生者众多, 晚清学者温仲和在《求在我斋集》中载: “松口一隅, 晚清时在南洋各埠谋生者约有数万人, 其中拥有厚资称得上富豪者约有十余家, 每年从海外流入的金银有十几万之多。”松口港成为广东省第二大内河港, 松口镇也因此发展成为商贸重镇, 古镇由此走向繁荣。
(2)侨乡商贸文化
千年历史的松口古镇,建制早于梅州,自古有“松口不认州”的说法,明清时期已是嘉应州(梅州)最繁华的乡镇之一,人口密度和商业繁华程度远远超过了嘉应州其他乡镇、地区。著名学者谭元亨称,松口之所以不认州,更重要的是松口人对海外通邮、通航、通商均不用经过嘉应州城,海外信件的信封上只要写明“中国汕头松口转某村某人”,便经汕头港直转松口,可见当时的松口何等兴旺…!由于过去的交通主要是水运,松口境内的韩江流域历史上是嘉应州人出洋谋生的必经之地。韩江是广东四大通航河流之一,江面宽广,水流通畅。松口水陆交通特别发达,东北连接闽西,东南直通潮汕,松口港成为广东第二大内河港,码头繁忙,过往船只频繁,在清末民初就有轮船。江西、福建及蕉岭、平远一带的客家人出南洋均从松口火船码头搭乘轮船,由汕头港转乘大轮。老街正对着火船码头的是当年的松江旅社,曾是昔日梅州最大的旅社,4层楼的洋楼上面依稀还可见到“Hotel Tsung Kihn”的字样,许多客家人就是在这儿住上最后一晚,天亮后便挥泪告别故土前往遥远的南洋。这里成了历史上华侨飘洋过海生离死别的第一站。
松口是著名的华侨之乡。松口镇现有人口7万多, 华侨却有8万人之多。爱国爱乡的“乡土情结“是客家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华侨出洋创业成功后纷纷回乡捐资、投资建设, 进一步促进了松口古镇的繁荣和发展。受华侨的海外文化影响,松口古镇风貌和建筑景观表现出浓郁的侨乡文化特色: 华侨回乡捐资、投资建设的各式学校、民宅、商店、旅社、桥梁均具有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特征, 尤以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式”商业街和西式洋楼松江旅社为典型, 形成独特的侨乡聚落景观。
(3)近代革命文化
松口是辛亥革命的摇篮之一。由于地处闽粤要冲,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松口地方虽小,但在辛亥革命期间却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清末,孙中山先生曾以松口为基地,在粤东开展武装起义,松口是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松口中山公园的“密庵亭”内保存着孙中山颁布的《旌义状》。孙中山先生于1918年5月专程到松口视察,在松口公学演讲,住在爱春楼,并为爱春楼题一副对联“博爱从吾志,宜春有此家”。1924年5月,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兼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蒋介石,由汕头乘船赴梅县城途经松口时,曾作短暂停留并下榻松江旅社。1926年6月,中共中央妇委书记、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莅临松口公学(今松口中学)发表演讲,宣传革命时,也曾下榻松江旅社。1926年9月,国民革命军东路北伐军军长、潮梅警备司令何应钦部与北洋军阀刘俊部在松口激战7天,松江旅社曾作东路北伐军的司令部…… 。
此外松口镇保存着一处鲜为人知的辛亥革命活动重要遗址,即同盟会的秘密联络点“公裕源米店”,位于松口闹市,还有一处辛亥革命活动的重要遗址,即被后人称为“小黄埔军校”的松口体育学堂,由松口籍同盟会成员建立,设在温靖侯的祖居温氏精庐。据有关历史记载,孙中山从华侨中募集到的革命经费,有四分之一来自松口籍华侨。为了表彰和纪念松口华侨在辛亥革命中所作出的贡献,1938年,国民政府专门在松口建造了一座公园,命名为中山公园。
四、保护思路
松口镇历史悠久,历史源头清晰,主题突出,历史事件背景宏大,历史镇区整体格局与城镇肌理完整,历史遗存总量大,重要历史建筑如元魁塔、世德堂、宗祠寺庙等保存完好,历史价值高,民居院落群体丰富,特色突出。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珍稀语种(客家方言)、剧种(山歌)在松口普及范围大,关注度高。
如何有效的保护好松口古镇,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达到古镇保护与居民生活条件改善、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良性发展态势。笔者认为松口古镇的保护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1)整体性保护
保护风貌、格局和空间形态的完整性。松口古镇以“山—水—田—城—村”为构架,实施整体保护,保护层面由镇域保护——历史镇区保护——单点历史建(构)筑物三个层面组成,严格保护传统的空间布局、群体组合、结构形式、色彩材料与细部构件等。
(2)物质空间保护与非物质文化保护相结合
创造丰富的物质空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载体,保持原住居民特有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并使之成为古镇对外交流和宣传的窗口,提升古镇知名度,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p#分页标题#e#
(3)原真性保护
保护历史建筑和相关环境的原真性。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重点保护,保护历史遗存的原真性,保护历史环境的整体性,保护历史信息的过程性。针对文物、街区、古镇及自然环境的现状特征,以整治环境为主要方法,对严重损坏的历史遗存进行适度修复,避免过度、过量修复而丧失其中的历史信息。
(4)特色性保护
松口古镇内的宗祠寺庙和各种文化艺术活动是历史延续、信仰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体现,是松口镇内最有特色的文化遗产之一,在规划中采取特色保护的原则。此外,古镇街巷内的各式院落、古井、街道名称是松口历史的象征,针对这一特色,规划进行系统的整合,并进行传承。
(5)利用性保护
确保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本着合理利用、永续利用文化资源的原则,在保护的前提下,进一步发挥历史遗产的持续价值,并进一步实现将资源转变为产业的目标。
五、结语
我国数量众多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既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全人类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地方政府和市民群众都有责任和义务将它们保护和继承好,并向全世界展示其优秀的历史风貌。纵观国内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单纯为保护而保护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充分考虑居民、政府、游客各方面的利益,将旅游开发和城镇建设纳入到古镇保护体系中来,提高古镇居民自发保护的意识,才能达到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俞万源,朱浩龙.梅县松口镇聚落变迁及其成因分析[J].嘉应学院学报,2009(3):106—112;
2、谢莉,冯亚芬.岭南松口古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03):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