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耕种蓝色国土如何渔业作业

时间:2018-11-13分类:农业工程

  针对现在威海市水环境的现状,提出“耕种”水资源,应大力发展生态渔业的思路。对威海市应大力加快发展生态渔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治理水环境,应从源头抓起,因“地”制宜,根据需要及实际情况,利用高效的生态渔业形式—增殖放流,实现经济、环境、生态效益的结合统一。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 蓝色国土基本现状不容乐观

  我国国土资源现状是“三山六水一分田”,水域资源丰富,我国的海域和滩涂在40m等深线以内面积占6300万hm2,内陆还有接近666.7万hm2的天然水域,面积占到陆地面积的1/3左右,而耕地面积的一半恰好等于可有效利用的“蓝色土地”。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伴随着全国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海洋“赤潮”与淡水水域的“蓝藻”危害频发。这一大片极具开发潜力的“蓝色土地”,目前基本被撂荒了。

  2 种水-更有效的增殖放流

  所谓种水,就是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向水里投放鱼苗。每放1条鱼苗,就好比种在地里种1棵庄稼,其实质是改变传统只单向索取水产品而不投入的模式,采取向水里播撒鱼苗、贝类、藻类等水生动植物的人工增殖的方式,把水域当作土地看,在经过一定时间的生长之后,再捕获上来。通俗地讲就是先“种水”,再收获,把水域当作土地一样对待。

  向天然水域人工投放鱼苗的做法,称之为“增殖放流”,由来已久。其内涵即合理利用水资源,增殖放流“净水鱼类”、“以渔保水”;形成良性生物净化链,通过鱼类滤食水体浮游生物,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进而建立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长效机制。

  世界上最早开展“增殖放流”的国家是法国,始于1842年。据相关报道世界上开展增殖放流工作的国家已有94个。水生生物资源的人工增殖,明显增加了自然水域的产出,也显示出了耕种蓝色国土的巨大潜力。

  对于我国来说,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有组织的增殖放流尚属于试验阶段,规模也较小。水体的富营养化,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中化肥的过量使用,就是所谓的面源污染,使用的化肥通过雨水的冲刷,流入江河,导致水里的氨、氮、磷增多,进而导致藻类疯狂生长,造成危害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水生动植物之间的失衡。

  3 威海市重要水源地需要生态渔业

  近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威海市水资源需求激增,而威海市又是水资源紧缺地区,这就导致了许多水库功能发生重大转变,近2/3的水库已经开始向城镇供水。因此,如何保护好水源地水源,今后如何保障水资源与水库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全市水库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网箱养鱼在威海市大中型水库发展高峰期,1996年网箱养殖面积已占水库渔业总产量一半以上,达到20余万m2。同时,取得较好效益的施肥养鱼、围网养鱼等精养方式也在部分水库推广。但由于实行人工大量投饵或施肥,如控制不当这些养殖方式极易造成水质富营养化,从而影响到水质安全。为此,威海市主要水源地水库如文登市的米山等6座水库,从2001年起全面停止发展网箱养鱼。部分主要水源地为确保供水安全,水库管理处还主动关停了在水库中游可能造成污染的养猪场。这些措施的实行有力地保证了各个水源地水质始终处于安全达标范围。另一方面,探索新的生态渔业之路变得尤为重要。

  4 种水的三大效益

  4.1 可以大大促进渔民增收

  据权威部门研究,“增殖放流”内陆水域的投入产出比高达1:8,在海洋中的投入产出比为1:5,十分可观。如果国家加大对水域的资源增殖资金投入,好比为农民提供种粮补贴,将会从根本上增加广大渔民的收入。当种水的巨大产出效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时候,必将带动大量的社会资金投入到蓝色国土的耕种上来。

  阅读期刊: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以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为重点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本校在水资源、水文、地质、测量、水利工程、水电工程、水运工程、海洋及海岸工程、水工结构、工程力学、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岩土工程、计算机科学、电力工程、电子技术及自动化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管理工程、水利经济、环境工程、机械工程等学科方面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学术讨论、研究动态等学术性文章。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