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扶贫视域下的农村教育扶贫工作其发展和建设研究

时间:2018-09-12分类:教育理论

  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由于农村学前教育在教育扶贫工作中居于重要地位, 因此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是落实教育扶贫的重要任务。农村学前教育品质建设应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重视幼儿成长的品质, 二是重视家长教育的品质, 三是重视幼儿园建设发展的品质。农村幼儿园品质建设的重点任务是要组织高品质的保教活动, 培养高品质的幼儿教师, 建设高品质的幼儿课程。

教育实践与研究(B)

  《教育实践与研究(B)》办刊宗旨:着眼于新世纪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势,全国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国做好三个服务,即:为中小学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服务,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为中小学教育管理服务。读者对象为:中小学教师、教研工作者、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管理工作者。

  一、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是落实教育扶贫的重要任务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教育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虽然教育对于扶贫脱贫而言见效较慢, 但从长远来看, 其效果最深远、意义最重大。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奠基阶段, 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是做好扶贫工作的应有之义。

  (一) 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

  脱贫攻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任务, 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并且, 在方法上, 再次强调了教育的重要地位。报告指出, 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 “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 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

  第一, 教育是扶贫做到精准的重要途径;第二, 报告中的两个扶zhi, 一个是志向的志, 一个是智力的智, 这两个扶zhi, 都要依靠教育实现;第三, 深度贫困地区的长久脱贫, 也是依靠教育来保障的。

  政府始终重视教育扶贫的作用, 积极作为。2018年2月, 教育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联合国务院扶贫办发布《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2018-2020年) 》, 向最难处攻坚, 在最痛处发力。

  四川省教厅也将教育扶贫提上重要议程, 仅在近两年, 已接连发布《四川教育脱贫攻坚 (2017-2020年) 实施方案》《教育扶贫专项2018年度实施方案》《2018年全省教育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工作方案》等重要文件, 指导教育扶贫工作。

  (二) 农村学前教育在教育扶贫工作中居于重要地位

  在教育扶贫中, 学前教育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原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曾指出, 儿童早期发展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回报最高的举措。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高级顾问杨一鸣认为, 通过干预儿童早期发展来减少贫困是全球关注的中心议题。

  国家的《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和我省的《四川教育脱贫攻坚 (2017-2020年) 实施方案》都是将发展学前教育放在任务举措的首位, 要求统筹财政资金, 构建学前教育体系, 形成学前教育服务网络, 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

  近年来, 我国学前教育经费大幅增长, 超半数财政性教育经费用于农村地区;农村幼儿园已达16.5万所, 乡村幼儿教师规模和学历层次不断提高, 近五年, 全国农村专任幼儿教师数量增长过一半。其中, 我省在2011~2013年间, 新增幼儿园2276所, 新增在园幼儿42.8万人, 新增教职工4.6万人,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62.5%提升到72.5%。可以说, 学前教育在农村地区的普及成效显著, 在规模上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

  二、农村学前教育品质建设的主要方面

  不可否认的是, 我们的农村学前教育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尤其是在量的补充的基础上, 我们还需要加强质的提升。真正要实现精准扶贫、脱贫攻坚, 不仅要做好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两个扶zhi的结合, 我们还要加强另一个方面的扶zhi, 这个zhi是品质的质。提升农村学前教育品质, 巩固教育扶贫的成果, 争取更大的胜利, 要重视三个方面的品质。

  (一) 重视幼儿成长的品质

  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不仅是要依靠义务教育在知识普及上的推广和职业教育在就业指导上的发力, 学前教育对一个人习惯与性格的养成更值得我们关注。人们常说, 细节决定成败, 性格决定命运, 学前教育正是要为孩子一生健康发展奠基。我们不提倡所谓的“赢在起跑线上”, 要坚决反对学前教育小学化, 但我们也绝不能让农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必须要让孩子的成长得到用心的呵护和良好的教育。

  (二) 重视家长教育的品质

  教育不仅要依靠学校, 更要依靠家长、依靠社会。幼儿发展受到环境影响, 同时也深受亲子关系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加强学前教育, 要重视与家长的联系, 重视对家长的教育, 加强家园协作, 形成教育合力, 为孩子的成长营造和谐的、一致的心理环境。当然, 给家长普及教育理念和教育常识, 对于家庭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改善也会有深远的意义, 这也将给学前教育的发展带来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

  (三) 重视幼儿园建设发展的品质

  近年来, 省教科院一直在关注学校、幼儿园的高品质建设问题, 也在持续推动高品质幼儿园的建设与发展。农村幼儿园虽然还面临许多现实的困难, 但是, 我们不能因此畏缩。要通过搭建平台, 结对帮扶, 得到许多优质的资源, 许多宝贵的经验, 得到许多教育同仁的具体的帮助。我们要有信心, 有决心, 要高位规划, 顶层设计, 用好经验, 快速发展。各园应认真研究儿童的特点和自身的需要, 不仅要扩大办园规模, 改善硬件设施;更要切实更新教育理念, 加强师资专业化发展, 力争走上规范建设、精细管理、科学保教、内涵发展的道路。

  三、农村幼儿园品质建设的重点任务

  幼儿园是组织学前教育的主要机构, 是学前教育的“主力军”和“正规军”。农村幼儿园建设发展的品质提升是农村学前教育品质建设的关键。

  我们必须看到并且承认不少农村幼儿园仍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尤其是班额大、教师少、设施设备差、教玩具落后等办园条件问题, 以及存在小学化倾向和教师专业水平较低等办园质量问题。因此, 结合当下农村幼儿园发展的现状和幼儿发展的基本需要, 农村幼儿园品质提升首先应聚焦保教活动、教师队伍、课程建设三个重点。

  (一) 组织高品质的保教活动

  由于3~6岁幼儿处于许多心理机能发展的初级阶段和关键期, 学前教育与其他学段教育活动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而幼儿园的保教活动要将教育寓于游戏之中。可以说, “玩”是幼儿园保教活动的重要特征。同时, 高品质的保教活动不是简单地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而是要以游戏带动幼儿的发展, 促进幼儿的成长。“玩”的质量是判断幼儿园保教活动品质的重要标志。

  具体来说, 高品质的保教活动应引导幼儿在四个方面得到发展。

  第一是认识伙伴。由幼儿园来组织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让幼儿从单个的家庭走出来, 加入到一个团体中参与社会化的活动。幼儿通过保教活动认识伙伴, 消除成长的孤独感, 并在相处中认识规则, 得到社会化发展, 是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心理发展基础、适应未来生活的重要环节。

  第二是共同玩耍。与伙伴一起玩耍是幼儿在幼儿园中进行的主要活动。幼儿不仅仅在游戏中获得愉快的体验, 同时也在游戏中认识各类事物, 学会处理各种情况。共同玩耍的过程既是幼儿互相学习的过程, 也是幼儿学会合作的过程。

  第三是习惯养成。有科学研究表明,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 越早养成良好的习惯, 就越容易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获得成功。而习惯养成恰恰是一些农村幼儿园没有引起重视、没能做好的工作。注重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不仅会给幼儿园日常工作的开展带来极大的便利, 也将给幼儿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后是健体启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做出解读。《指南》应成为每所幼儿园开设园本课程、组织保教活动的标准。农村幼儿园应结合自身情况学好《指南》, 在保教活动中贯彻落实。

  (二) 培养高品质的幼儿教师

  教育的发展依靠的是人的发展。农村幼儿园的品质最终体现为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品质。而在幼儿教师发展专业品质的过程中, 有四条思想品质是必备的, 是幼儿教师走向高品质的基础和底色。

  第一是慈爱。马斯洛需求理论指出, 人的自我实现是建立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等基础上的。幼儿同样是要在满足以上几个方面的需求基础上才能得到真正健康积极的身心发展。只有幼儿教师怀有一颗慈爱之心, 才能真正给幼儿以关怀和陪伴, 让幼儿感到安全和爱, 从而为幼儿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是倾听。教师要以学生为本, 幼儿教师尤其如此。幼儿的需求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 不能同等对待, 幼儿教师要特别善于倾听每个孩子的想法和愿望。幼儿的表达能力还处于发展的初期, 除了直接的倾听, 幼儿教师还要能够通过观察、交流等方式间接地“倾听”幼儿的需要和问题。

  第三是公平。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大多具有自我中心的思维特点, 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尤其注重公平, 尽可能地给每一个孩子充分的关注, 给每一个孩子表现自己、获得成长的机会。

  第四是谦逊。幼儿教师要时刻保持谦逊的学习态度, 不断学习新的理念, 补充新的知识, 运用新的技术, 优化保教工作, 提升保教质量。同时, 也应多研究、多交流, 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内涵, 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三) 建设高品质的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要办出内涵、办出特色, 只有用高品质的特色课程作为支撑, 才具有生命力。

  第一, 建设思路要满足幼儿的实际需要。幼儿园的课程应该是一件件正在发生的真实的事情。课程的设计就是创造条件, 让幼儿做适宜的事情, 也就是让适宜孩子发展的事情真实地发生。确立满足幼儿发展实际需要的课程观和课程建设观, 是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尤其农村幼儿园建设园本课程, 一定要以园为本地进行, 做到思想认识到位、人员素养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和成效标准到位。

  第二, 课程内容要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无论建设什么样的课程, 都要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 基于幼儿园的基本学情。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记忆规律, 是课程设计、建设、评价的核心要素, 是达成幼儿园教师和孩子个性需求前提条件。如果不能植根于本地本园、发生于儿童、茁壮于生活, 课程便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第三, 教育方式要尊重幼儿的兴趣情感。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作为个体态度的重要成分, 作为其参加游戏和学习体验的重要成分, 是我们选择教育方式必须首先考虑的。幼儿阶段最大的兴趣就是“玩”, 就是游戏, 我们的美术活动、音乐活动、语言活动、体育活动等要跳出传统的“上大课的框框”, 必须做到游戏化。当前加强农村幼儿园科学保教和解决教学小学化倾向的问题迫在眉睫, 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提高幼儿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创设游戏环境、创造游戏资源、整合游戏课程, 将游戏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之中, 是建设高品质幼儿园的必由之路。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