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当前我国电信诈骗高发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时间:2018-08-25 分类:通信

  电信诈骗犯罪是一种特殊的侵财犯罪,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副产品。电信诈骗犯罪高发,已经对传统警务模式构成挑战。为了应对电信诈骗高发的形势,公安机关应该从受骗心理因素分析,改变传统的警务工作模式,与社会、媒体、基层组织等多方面联手,齐抓共管,建立社会防骗大环境。

中国电信建设

  《中国电信建设》是由主办的期刊。该期刊馆藏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要求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

  近年来,随着我国通讯行业的迅速发展,一些不法分于利用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不断实施远程诈骗活动,不仅给人民群众的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还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全稳定。笔者谨以我国电信诈骗的现状和防治为中心,探索电信诈骗犯罪的成因并提出防治对策。

  一、当前我国电信诈骗犯罪概况

  (一)电信诈骗的概念

  从立法、司法、警务实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来看,目前我国对于电信诈骗的确切含义尚无定论。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的欧阳颖思指出:“电信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话、计算机网络所依托的电信技术的信息传播功能,向社会不特定的人群发布虚假信息,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1] 可见法学学者对于电信诈骗的认知,侧重于程度、数额方面的认定。苏州大学刑法方向的学者缪琛认为:“电信诈骗犯罪又叫虚假信息诈骗犯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 利用手机、小灵通、固定电话、电话、网络等通讯工具,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较大数额公私财物的行为。”[2] 可以看出在刑法的研究上,更注重犯罪的事实、目的等方面。在警学研究中,学者则更加关注犯罪的事实、司法的客观形式等等。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胡向阳提到:“电信诈骗犯罪是传统诈骗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特殊的诈骗犯罪形式,与传统诈骗犯罪相比,此类案件的作案人通常不需要与受害人见面,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假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财物的本质没有改变。”[3] 可见,不同领域的学者对电信诈骗有着不同的理解。

  为避免上文所述的概念产生分歧,本文中所提到的电信诈骗以 2016 年 12 月 20 日最高法等三部门发布的《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为准,即指利用通讯工具、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

  (二)电信诈骗犯罪高发,涉案金额大

  从 2011 年到 2015 年来看,电信诈骗犯罪的立案数翻了 6 倍,被骗金额也增长了近 6 倍。从 2013年至 2016 年来看,全国共发生百万元以上的电信诈骗案件 2392 起,千万元以上的案件 104 起。

  近几年我国电信诈骗案件立案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4] 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数据显示,自 2013 年起,北京市共审结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50 件,总计金额 4000 余万元,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326 人,刑期最重为有期徒刑 20 年。我国的电信诈骗案件数量越来越多,涉案金额越来越大,已经成为电信诈骗的重灾区。(三)受害群体趋于老龄,男性上当多于女性

  1. 中老年人更易被骗

  从年龄上看,电信诈骗的对象是全体人群,也就是说任何年龄段的人均有被骗的可能。对于被骗人群与年龄关系有如下分布情况。

  各年龄段均有遭受过电信诈骗的情况,这说明电信诈骗具有普遍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受骗人群所占比重也逐渐增大,20-29 岁的被骗人数占总人数的 18%,50 岁以上的人数比 20-29 岁的人数翻了一倍,而 19 岁以下的却只有 1%。造成这种分布的原因是,中老年人对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薄弱,而作为于女只要老人高兴,并不会过多去问钱的用途,致使中老年人容易成为犯罪分于下手的目标;20-29 岁的年轻人对现代电信网络技术手段有一定的了解,对常见的骗局也有一定的认识。

  2. 受骗对象中男性多于女性

  从性别上分析,受骗对象中男性多于女性。一般而言,男性处理问题相对理智,女性往往更加感性,容易冲动。但是在面对金钱的诱惑时,男性的理性更容易丧失,导致男性受骗的比重要明显高于女性,具体如图 2 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受骗群体中,男性占到了63.7%,女性只占 36.3%。也就是说,在受骗人群中,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上当。就客观而言,男性更富有创新精神,对未知的事物敢于探索,在财富面前容易冲动,而女性则较为保守,涉及数额较大的交易时更为小心,所以男性更容易在电信诈骗中受骗。

  二、电信诈骗的被骗心理因素分析

  电信诈骗势头如此凶猛,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公安部也曾多次组织开展打击电信诈骗的专项行动,但电信诈骗的发案数量还是逐年上升。电信诈骗屡屡得手最重要的原因是犯罪分于能利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来布置陷阱。纵观以往的电信诈骗案例,不难发现犯罪分于尤其善于揣摩人的心理弱点,不论是从最开始的中奖诈骗,到现在的电话欠费、二维码诈骗等等,犯罪手法虽不断升级,但总归都是利用贪便宜、怕意外、好奇心这几种常见的心理,比如中奖类电信诈骗、购车退税类电信诈骗,利用的就是人贪便宜的弱点。对于大众而言,当其听说中奖了或者新政策出台能够得到国家政府的补贴,首先会半信半疑,很多人其实都会有“天上掉馅饼”“一夜暴富”等心理,犯罪分于就利用

  这种心理,把半信半疑变成深信不疑,致使出现“不信警察信王总”,生怕“晚一分钟损失百万”的情况发生。又比如人皆有之的“畏惧心理”,人都希望日于能过得一帆风顺,当骤然得知毒品、赌博、车祸等事件发生在自己身边时,多少都会出现慌乱、紧张的情绪,出于保护自己、证明清白的目的,反而中了圈套,越是急于辩解,就越容易上当受骗。

  电信诈骗可分为随机诈骗和精准诈骗两种。[6]随机诈骗,即犯罪分于利用伪基站、网络电话等手段,在某一段特定时间内,集中向某地区发布虚假信息,受害者涉及多种行业,这种诈骗方式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精准诈骗,要事先获取目标的个人资料、联系方式、家庭成员等信息,有针对性地设计骗局进行犯罪,这种诈骗方式较为精准,一旦被骗,损失很大。

  三、电信诈骗犯罪高发的其他原因分析

  电信诈骗与反电信诈骗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个战场上,公安机关与犯罪分于都竭尽全

  106

  力,相互博弈。犯罪分于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不断采用新的技术和诈骗手段,加快了电信诈骗的“升级换代”。公安机关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利益,也不间断地开展专项打击活动,持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资金与犯罪分于作斗争。在电信诈骗的较量中,公安机关应对乏力,除了受骗者心理因素问题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

  (一)个人信息泄漏严重

  被骗的关键是信息的精准,信息泄漏是多方面的。看病、买房、中介、旅馆,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造成信息泄露。而信息泄漏多发生在事主并不知情的时候。要减少信息泄漏,就要提高公民的安全防范意识。总的来说,信息泄露大致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保险公司、银行、旅馆、房地产、邮政等需要身份证件登记的部门,其个别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收集、窃取、贩卖大量个人信息;二是一些超市、中介、旅馆在登记身份证时或办理会员卡时收集到的个人信息;三是以调查问卷、中奖邮寄等事由收集到的个人信息;四是不正当的公司,通过售后服务,收集到买家、卖家的个人信息;五是通过电脑、手机等方式,利用跟踪软件,非法收集个人通话记录、网购记录、浏览痕迹、IP 地址等个人信息。

  除此,虚拟世界中也存在着个人信息泄漏的隐患。绝大多数的网站注册都需要手机、邮箱甚至姓名、身份证号等资料,各种社交类、网购类软件更是不胜枚举。虽然隐私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但因为安全意识差、成本费用高等问题,很多信息还是会流入不法分于手中。在大数据时代,仅靠自觉来减少信息泄露是不切实际的。只有把信息安全意识宣传到人人心中,开发利用相应的防范技术,营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才能切实保护好公民的个人信息。

  (二)电信商为谋利罔顾社会责任

  某些电信公司为了谋取私利,给电信诈骗犯罪分于提供便利条件,对人民群众的利益不管不顾。诈骗短信一发就是几十万条,每一万个人平均有五个人被骗,骗五个人就可以骗到几十万元,而一万条短信的成本不到一千元,如此低成本高利润的犯罪使得一些人铤而走险。群发几万几十万条短信运营商当然是能够发现的,但是运营商希望获利,就不会加以更多的限制。要打击电信诈骗,就要严厉打击这种罔顾社会责任的经营行为,斩断电信诈骗分于的作案途径。

  上文提到,公安机关对电信诈骗现有的处置模机关应加强国际间的司法合作与警务合作,合力打式已经不足以应对当前的局面,那么,改变现有的击电信诈骗,为跨境作案的侦破提供新的合作模式。工作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公安机关要有所创新,以加强各部门的功能,整合各部门的资源,形成对 五、结语电信诈骗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一是开展多地联合执法。现有的工作模式中,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以案发地为主,而电信诈骗团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伙多为流窜作案,这就造成了不同地域的案件,可也十分严峻。目前,我国正处在电信诈骗犯罪高发能是由同一伙犯罪分于所为。我们要突破现有的属的阶段。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已经得出了“打击地管理模式,尝试多地联合执法,形成多地公安机不能完全应对电信诈骗”的结论,要“以打促防,关情报信息共享、协作查证线索、协助抓获嫌疑人打防结合”,整体提升公民防范意识,减少电信诈等联合执法办案的新模式。骗犯罪分于生存的土壤。打击电信诈骗不是一朝一

  二是创新打击手段。针对电信诈骗转移资金的夕的事情,也不是某一个部门能够单独改变的。笔方式大都以银行为载体的特点,公安机关可与银行者希望通过一隅之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得更协商制定限制转账的具体措施,比如制定资金流动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对电信诈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快速应急预案,开启相应的止付功能,对电信诈骗相信通过各方努力,定能有效打击电信诈骗犯罪, 的款项做出有效拦截,立刻冻结资金,令犯罪分于共同建立社会防骗大环境。不到钱。针对电信诈骗群发诈骗信息的作案手法,与电信商合作开发新的技术手段,对可疑号码进行  标记、关键词拦截。要充分利用各类平台和技术手[1] 欧阳颖思 . 探讨电信诈骗之特殊性——以客观构成要件段分析整理电信诈骗团伙的惯用伎俩,通过调取犯 罪分于银行账户的交易记录,收集存款地、取款地等信息,开展串并案工作,扩大侦查线索,减少警力资源浪费。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