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金融职称论文发表金融控股集团的风险及防范研究

时间:2018-08-06分类:财政金融

  在中国金融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发展转变的过程中.中国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已成为经济新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金融控股集团在借鉴西方金融控股集团发展经验的同时,需要审视好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环境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本土化”的风险特征。·立足于中国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基础.分析了中国金融控股集团发展的系统性风险、关联:性交易、内部资本安全等六个方面进行了风险分析。从中国金融控股集团发展的复杂性认识出发,从建设金融风险框架、内部防火墙机制、内部控制建设、丰富风险管理工具以及完:善风险管理架构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这些措施将不断提高中国金融控股集团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与全面性.推动中国金融控股集团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中国金融控股集-团的风险管理与风险防范具有战略性意义。

  《清华金融评论》(月刊)2013年创刊,是金融期刊。本刊以分析研究经济金融形势、解读评论经济金融政策、建言献策经济金融实践为办刊内容。内容要求具有深刻性、思想性、前瞻性和实践性。与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国外经济金融监管机构、国内经济金融政策制定部门、国内外商业性金融机构以及经济金融学术科研机构建立广泛联系,依托于清华大学、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以及国家金融研究院的强大科研资源,利用杂志自行采编、政策制定者提供、科研机构供稿、专家学者投稿等渠道获得的稿件,通过深入研究、精心策划、严密组织,形成独特的内容特色。

  一、引言

  当前,随着金融的自身发展与金融科技的持续更新升级,金融市场的整体改革与金融创新的速度不断加快。金融各行业在改革大潮中不断深度融合发展,经济新常态建设下的多元化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成为金融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而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督”的管理体制,与多元化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渐渐呈现出不和谐矛盾。此外,多元化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对我国传统的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监管体制,以及宏观的法律机制都将提出新的挑战。立足于我国当前金融市场的发展,从宏观的发展环境来看,国家逐渐放宽“分业一混业”的经营管制,金融业综合竞争不断加剧。同时,金融服务主体的金融发展需求日益个性多元,且形成了“顾客需求单一化_顾客需求多样化_顾客需求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市场导向,这都为混业经营下的多元化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我国经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指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是对经济发展的模式与质量的一个科学转变,是对经济发展体制与管理体制的战略性调整。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作为一种新经济市场环境中的一种较为高效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在综合化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展示有效的实现管理、资本、业务等资源的优化整合优势。2018年1月25至26日,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强调:“清理规范金融控股公司”,表明我国金融控股集团在发展中正面临着各种风险,不仅影响金融控股集团自身的发展,也影响着国家整体金融的稳定与安全发展。这就需要审慎的分析金融控股集团在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中的具体风险,积极做好相关的应对防控措施,加强风险管理的主动性与全面性。

  二、文献综述

  (一)金融控股集团风险特征分析

  龙涛(2010)主要从金融控股集团的下属公司的治理结构与风险在层级公司之间的传导两方面对多元化金融控股集团的风险管理的重点进行分析,指出多元化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风险中主要包含入市

  场风险等一类的一般性风险,还包括风险集中与传递等一类的特殊风险,其中,特殊风险是金融控股集团风险管理中的重点与难点。姚德权与王帅(2010)对金融股控股集团的研究进行评述分析,在金融控股

  集团的风险分析中认为混业经营下的金融控股集团在运营过程中充分发挥着协同效应的同时,伴随着

  较高的发展风险,其中主要包含发展的基础风险与跨市场产生的传染性风险,这是金融控股集团风险管理中的显著特征。张林(2013)则从金融控股集团的经济资本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控股集团的加总

  风险模型,认为无论是原来单一的金融业务经营下的风险,还是混业经营经营下的风险传染,都应该依据风险的不同性质进行风险的综合性分析。张伟与杨文硕(2014)对金融控股集团的风险结构进行分析,

  认为金融控股集团在整合业务的基础上,产生了原始风险与特殊风险,整体的风险结构呈现出双层树形特征,风险的管理与防范要从集团的系统化风险出发。

  (二)金融控股集团风险管理分析

  朱文淼(2013)基于现有的混业经营下的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从中国金融控股

  集团的目前发展现状来看,加强集团内部控制规范化建设对于解决金融控股集团的内部关联交易与委托交易两个主要问题带来的发展风险具有关键意义。此外,处于对风险的系统性定量化分析,还要加强

  金融监管的指标体系的构建。丛禹月(2016)从我国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进行基础分析,其认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有利于混业经营的发展,但同时在防范混业经营的风险中要注意

  实时建设业务“防火墙”机制,要处理好“防火墙”对风险防范与协同效益之间的矛盾。廖昂与王娟(2014)

  从金融控股集团的子公司的风险管理的角度进行研究,指出子公司与集团公司在风险管理等方面具有强烈的相关关系,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实效性、制衡性、全面性三个原则。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管控分析

  韩冰凝(2017)在对大数据运用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研究中指出,信息数据技术通过“大数据技术解析”建立风险管控的“连续统”和“循环体”,从而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及风险预测。尤或聪(2016)立足

  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对互联网金融提出大数据监管的思路,并且提出建立大数据风险指标,实现互联

  网金融风险的预先管控,从而实行事前管理,降低风险破坏。

  以上文献关于金融控股集团的风险分类、特征及风险管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剖析,并就基于大数据应用的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进行了阐释。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中国金融控股集团的风险分类分析不够

  具体化且风险管理不具有针对I生,因此需要进一步展开研究,深入探讨具体的风险管理的措施。

  三、中国金融控股集团的金融发展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金融风险识别的关键环节,更是金融风险防控与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金融控股集团这一具有综合化优势的发展组织模式来讲,它是在西方的金融发展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它在企业生产经营资源的高度整合方面体现出较于传统企业发展模式的优越性。同时,对于金融发展的特性来看,金融发展本身伴随着风险的存在,金融控股集团在创新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同影响因素下的风险。当前,在世界混业经营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的情况下,中国金融改革发展金融控股集团这一发展模式,在利用其促进资源整合的优势时,要充分考虑其在中国金融发展市场中的“兼容性”,要认识到在我国长期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督”的体制环境及发展问题与金融控股集团混业经营背景之间的矛盾。此外,外部

  发展环境的影响会进一步影响金融控股集团发展模式的内部体系,使得这一发展体系的风险特征更加复杂,最终导致风险管控的难度增加。为此,对中国金融环境下发展的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风险做出以下分析:

  (一)系统性风险金融控股集团的优势在于对金融资源的优化整合实现投资等各种目的的最大、最优。在此过程中,金融控股公司实质上形成一个较为庞大的金融体系,其所连接的是整个金融系统的各种金融资源。从金融系统的整体风险考虑,系统外部的风险影响因素极有可能造成风险的爆发,从而形成巨大的安全隐患,又由于系统性风险的溢出性与传染性,一旦风险爆发,风险会通过各种渠道传导到相关的往来公司、产业甚至是银行体系,形成一个环形的不断波动的风险感染链条,最终使得整个金融系统受到破坏。

  (二)关联性交易

  金融控股集团的关联性交易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关联性交易下的风险关联的再传染与关联性交易下的利益冲突。首先,金融控股集团的组建并不是将不同金融业务公司的机械组合,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权益连接,对不同金融业务进行统一战略整合。在各业务进行整合的过程中,集团公司下的各成员公司存在关联交易,在业务上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体系。从交易风险的角度考虑,如果某一子公司的某一业务发生了风险,在关联交易的影响下,会通过关联性关系传导给其他子公司,不利于风险的控制。其次,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是后期的业务等资源整合过后形成的利益综合体,金融控股集团追求的是整体利益的最大化,那么各成员公司就不可避免的存在利益妥协,甚至是利益冲突。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来看,金融控股集团在进行各成员公司的资产等资源整合时,以集团的统一规划为中心,忽视了各个成员公司之间在原体系内的利益主体地位,然而在集团体系建设中,各个公司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结构性差异、利益差异、功能性差异难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和协调,进一步引发系统内部各层级的利益冲突风险。

  (三)信息不对称风险

  金融控股公司复杂的组织架构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集团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更加困难,导致自下而上风险状况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大大降低,在危机发生初期无法事先预警,最终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譬如巴林银行的里森作日经指数期货的多头部位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其主犯虽为个人,但真正的问题在于金融集团结构复杂,缺乏有效的信息流传和沟通渠道以及内部控制机制。

  (四)财务杠杆风险

  从母公司层面看财务杠杆有三种形式:一是母公司通过举债等负债形式筹集资金,投资控股子公司;二是母公司以其优质资产向银行抵押套取现金,投资控股子公司;三是母公司为下属子公司(甲)作担保向银行套取资金,投资控股另一子公司(乙)等。上述一系列复杂的投资、借款、担保等资金链中,只要有一个子公司经营稍有不慎,引发交易风险,就会迅速通过体系传染到其他的子公司,直至集团公司。

  (五)资本安全风险

  金融控股公司资本安全风险主要来源于金融控股公司内部资本金的重复计算。这又主要分为集团公司与成员公司之间的资本重复与成员公司之间的资本重复。在金融控股体系内,由集团公司下拨到成员公司的资本在核算过程中会分别出现在集团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当中。此外,在控股集团体系内,各成员公司由于关联交易的影响,在股权结构上存在交叉,使得整体的股权结构更加复杂,在具体的核算中容易产生相关资本金重复计算的现象。这样资本金的多次重复计算会造成资本风险的叠加,使得资本体系的风险集中度与风险承受能力不相符,从而对资本安全造成威胁。

  (六)传递性风险

  金融机构的风险易于传递,而同一集团成员机构之间的风险传递更加明显,集团公司与各成员公司处在一个共同的风险体制内,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一旦风险爆发,会迅速通过任意一条途径进行传播。具体有:一是金融控股体系内的关联交易;二是集团成员破产救助;三是即使金融集团中的其他金融机构不向面临风险的机构提供直接的、有形的支持,市场主体和有关机构也会认为他们属于同一集团,任何损失最终由所有成员机构分担,从而对整个集团丧失信心。

  (七)互联网+金控平台的风险

  在新经济发展环境下,互联网金控平台的风险主要体现在:风险传导与监管缺失风险两个方面。一是从互联网金控平台的发展基础出发,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强大处理基础就蕴含着风险。区块链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利用使得业务联系能力加强,大大降低了传统的业务交流的障碍,可以说间接地突破了业务层面的非人为壁垒。但是同时业务联系加强的同时,也使得联系在体系内的业务具有了风险的关联性,一旦某一业务发生风险就会使得风险迅速扩张。这种风险的传导不同于一般的金融控股集团的风险传染,由于信息技术的链接,其传导速度远大于一般性的风险传导,通过迅速的传导,会使得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破坏加剧。由于业务的紧密联系,还会诱发金融发展的系统性风险。二是从金融市场发展来看,互联网金融自身的发展在金融市场中的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无法与既有的监管体系实现全面的对接,在互联网金融中存在着金融监管空白,行业自身的市场发展标准规则还是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都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相关的监管体系存在着亟待完善的漏洞。由于监管的缺失会导致市场出现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不利于互联网金融控股平台的布局。

  四、中国金融控股集团的风险防范措施

  从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环境来看,长期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环境与混业经营趋势下的现实矛盾使得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风险管控更加具有复杂性,大大增加了金融控股集团风险治理的体制外的难度,对此,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措施:

  (一)建立独立有效的金融风险监管架构

  基于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性质,金融控股集团是通过其投资的不同类型的金融业务或金融企业参与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竞争。虽然从集团整体的角度并不直接进行金融业务的交易,但是其实质是进行金融业务的整合,仍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就应该在充分尊重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既具有综合性,又能够对集团下不同的金融公司进行直接监督的体系,从而建立起一个与现有的“一委一行三会”新的监管体系所适应的独立的监管构架。

  (二)建立金融控股体系内的多层级“防火墙”

  金融控股体系内的“关联交易”使得集团公司与成员公司或者成员公司之间存在着风险传递的隐患。建立金融控股体系内的多层级“防火墙”机制是对“关联交易”产生的负面影响的一个有效的补充。通过体系内部“防火墙”的设立,既可以有效的防止金融控股集团内部多元金融业务的风险传导,降低风险破坏;又可以有效保护各成员集团间不同业务的信息数据的独立安全,避免信息的不良利用而产生进一步的利益损害风险。

  (三)加强金融控股集团内部控制建设

  由于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时间短,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整体发展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金融控股集团体系内部建设的水平与质量还比较低,这也大大影响了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风险管理的水平与能力建设。在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上,要建立起一个内部控制的制度基础,综合我国现有的制度环境与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现状,在业务监督、监管体系、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及风险管控、预警机制等不同方面建立起合理科学的规范,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的建设水平。

  (四)丰富金融风险管理工具

  风险管理工具是风险管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降低信息“壁垒”的重要基础。由于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我国金融风险管理工具的创新活力并不明显。丰富金融风险管理工具,要大力借鉴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经验,要将金融风险管控与互联网发展相融合,推动金融风险管理工具的智能化、科技化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打造起金融控股体系的风险管控数据库,加强对风险识别,预警的基础支持,不断提高金融风险评价能力与风险管控的水平。

  (五)完善金融控股集团的风险管理架构

  金融控股集团从其自身的发展体系发展分析,就是一个综合的层级金融业务体系。在金融控股集团的集团公司的统一规划管理下,与各成员公司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层级体系。此外,围绕不同的金融业务,各成员公司之间又形成不同的层级。同时这也形成了关联交易下的两条不同的风险传导路径,针对于风险管理架构的构建,也应对应的建立起一个多层级的管理构架。首先是从集团公司到各成员公司之间的一个顶层的风险管理架构,对整体的风险管理工作做出指导与规划;其次是对于各成员公司之间的一个内部风险管理架构,对基础的业务风险进行独立的监控与管理,提高风险管控的自主性。

  五、研究总结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融合,我国传统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督”的金融发展体制会越来越不适应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混业经营将是全球金融竞争中的必然趋势,而金融控股集团凭借其集成化与综合

  化的发展优势成为最佳的选择。立足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控股集团的稳定发展与我国金融市场“分业一混业”的经营改革具有直接性的相关性,而处于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安全考虑,就必须对混业经营趋势下的中国金融控股集团这一新的发展模式的风险做到具体的评估分析。在对中国金融控股集团这一创新模式的风险分析中,要始终坚持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特征。而且还要综合西方的金融控股集团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对可考虑的风险因素做全面的分析,以对金融控股集团更好的适应和促进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在进行金融控股集团的风险管理及防范分析时,要看到互联网金融控股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利用信息数据技术进行风险管控的长效革新,金融控股集团不断利用金融科技丰富风险防控的工具与手段,提高金融风险管控的效率与水平。

  总而言之,中国金融控股集团在构建风险管理及防控的体系当中,应立足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实情,不断强化风险防控的范围与力度,建立起一套全面有效的管理制度与防控体系,以适应经济新常态下金融体系内的混业经营改革的趋势,推动金融控股集团更加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龙涛.多元化金融控股集团风险管理的重点及难点[J】.经济师,2010(7):238—238.

  [2】姚德权,王帅.混业经营趋势下金融控股集团运营效应与风险管理研究新进展[Jl,当代经济科学,2010,32(6):36-

  44.

  [3]张林.金融控股集团综合风险经济资本度量模型研究【J1.科技经济市场,2013(1):9一12.

  [4】张伟,杨文硕.金融控股集团的风险结构分析与风险控制对策研瓤J】.管理现代化,2014(2):93-95.

  【5】朱文森.混业经营背景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变革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下旬),2013(6):167-168.

  [6]丛禹月.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新趋势及风险研究[J】.知识经济,2016(22):44—46.

  [7】廖昂,王娟集团子公司风险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国情国力,2014(7):59—61.

  [8】韩冰凝.浅析大数据技术对于互联网普惠金融风险管控能力的重要作用【J】.财经界,2017(2):2.

  [9]尤或聪.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国外互联网金融监管经验对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监管问题的启示研究【J】.商情,

  2016(47):56.

  [10】葛和平.县域普惠民金融发展的聚类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7(2):67-71.

  [I 1]季子钊.供给侧改革下互联网金融监管“两难”目标的博弈分析【J].兰州财经大学学报,2017(1):69-77.

  【12]徐阳洋,等.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因素-Ot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7(3):29—50.

  [13】张欢,等.商,_1k银.45-参与股权投资业务的争议与对策研究【J】.西南金融,2017(3):03-09.

  [14】陆岷峰,等.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科技的战略研究一基于城商行群体的样本分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7(6):13—21.

  【15]徐阳洋,等.长三角互联网金融中心的模式与定位【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7(2):21-27.

  【16]葛和平,等.我国互联网金融生态足迹、承载力及效率的测算与评价研新J].管理学刊,2018(1):01—11.

  f17]=i!L黎怡,等.关于证券公司中财富管理业务痛点及策略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8(1):38—45.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