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

时间:2018-05-05分类:教育理论

  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的相关问题,感恩是自打我们从娘胎里出来就要知道的,感恩教育非常的重要尤其是现在学生以后的价值观、人生观都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感恩的这个教育问题引起许多家长学校的关注,更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本文就是通过对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培育的现状来做详细的阐述的,本文资料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大学生

  关键词:地方高校;感恩教育;路径选择

  近年来,已有众多学者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在2004年“马加爵事件”后开始比较集中进行理论研究的。陶志琼从马加爵事件中由感恩心缺乏引起的害人害己悲剧入手,进而对感恩教育的价值、内容、方法与手段及其实施感恩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提出了实施感恩教育要从重视家长因素、营造感恩教育的环境、了解教育对象的特点、感恩教育要从小抓起等切实可行的建议[1]。周元明认为,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软肋,在大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培植感恩意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高校感恩教育应当从认知、情感、实践三个层次着手[2]。柳礼泉等人认为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创造一定的教育氛围,对受教育者实施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教育[3]。陈驰认为感恩意识的缺乏已成为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软肋,他通过对美国的感恩文化进行客观的“扬弃”分析,探讨了高校感恩教育要从高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活化传统美德、营造感恩教育实践等三个方面进行对学生教育和培养[4]。徐广屏认为影响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因素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等诸多方面,因此,要有效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需要家庭正确引导、学校培养教育、社会环境正面熏陶三方共同发挥作用[5]。杜艳梅、陈志娟认为,感恩意识缺失是当代“90后”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加强“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要从大学生对感恩的认知、认同、实践三个层面入手,从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课”教师教学工作、校园文化与实践活动三个方面提出提升“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的路径[6]。通过这些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这些学者既有对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整体层面的描述,也有针对某些地区高校大学生群体的具体研究,但总的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网络的日渐普及化,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也在发生着变化,需要学界、教育界进行不间断的研究和更新,从而提出更加有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文章试图以实际调查的数据来真实反映以五邑大学为代表的地方高校的感恩现状,从而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一、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选择了五邑大学5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和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他们的感恩意识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3份,问卷有效率为93%,符合问卷调查的基本要求。

  (一)大学生感恩意识存在性别差异

  通过对性别和向父母或其他长辈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图1)、性别和感谢社会对您的培养并愿意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图2)进行交叉分析可以看得出来:男性大学生和女性大学生在感恩意识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在对父母或其他长辈的付出方面的感恩意识上,女性大学生比男性大学生高出6个百分点,这应该是由女生的性格特点决定的,由于女生性格温顺、细腻,容易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爱护,同时受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自发的感恩意识。这也要求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在性别方面要有所侧重点的进行教育。

  (二)不同年级学生的感恩意识存在差异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得出来,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父母的感恩意识(图3)也是不同的,从大二开始逐年递减,这说明:学生在从高中的应试教育走向大学的素质教育后,逐渐了解和理解了社会的现实性后,从而引起了自身对感恩效能的弱化,这一方面体现了学生的自立能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增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随着大学生经济的逐渐独立,反而对感恩意识的认同度有所下降,同时也反映出了我们的大学教育在感恩教育方面的缺失,没有能继续巩固和提升。

  (三)文、理科学生的感恩意识明显不同

  根据对文、理、工科学生对父母或其他长辈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图4)的数据交叉分析,可以看得出来,文科生经常会长存感恩之心明显高于理工科学生,这可能与专业有关,毕竟文科生思维更加活跃,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更多,而理科生思维比较单一、比较务实。这也提醒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时候注重对文、理、工科学生不同的培养方式、内容和深度。

  (四)感恩课程的开设越早越好

  调查结果(图5)显示,有近70%的学生表示,学校开设感恩课程最好是在幼儿园及小学阶段,而只有不到6%的学生赞同将感恩课程放在大学阶段,这个现象也说明了感恩意识要从小培养的重要性,毕竟很多人的习惯、修养等一些基本品质,大多都是从小培养的,这就要求我们国家的相关部门或单位,在对小孩知识、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从小加强他们对感恩意识的培养,优化基础教育结构以及高等教育相关课程的设置。

  (五)大学生感恩意识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根据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调查数据显示(图6),认为目前大学生感恩意识较强的调查对象只有16.67%,这个数据明显偏低,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整体上对感恩意识的弱化。同时根据对影响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因素分析(图7),可以看得出来,社会环境影响占了最大的比重,高达83.13%的同学选择了这个影响因素,其次是学校教育的不足、还有自我教育的缺失和家庭教育的偏失等因素,这就要求高校、家庭、社会应共同提高大学生整体的感恩意识。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路径选择

  (一)感恩教育要有系统性,应形成联动机制

  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其涉及的面非常广,时间跨度也非常的长,这不仅仅是大学四年里青年学生要做到的事,根据调查结果表明,感恩教育最合适的培养阶段是幼儿园和小学阶段,这是其形成感恩意识萌芽及培养感恩意识的重要阶段,这就要相关教育部门在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形成联动机制,系统地制定感恩教育相关课程和培养计划,进行不同时间、层次和阶段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入、系统地学习和培养感恩意识。

  (二)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融入地方人文精神特色

  自古以来,尊老爱幼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而在江门五邑地区由于身为中国第一侨乡,自然而然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那么,对于当地的青年学生是否可以将感恩教育和侨乡文化进一步紧密结合呢?对于“侨乡文化”的诠释,可以体现在以下5个字中,即:爱国爱乡、根在中国的“根”文化;崇文乐善、仁义博爱的“义”文化;开放兼容、联接全球的“桥”文化;天下大同、以和为贵的“和”文化;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搏”文化[7](王克,2008)。由此,作为地方高校,能够将侨乡文化的精髓巧妙地进驻校园文化,培养每一位在侨乡求学的青年感恩侨乡及侨乡人民的意识,并逐步培养大学生们“根植侨乡、追求卓越”的历史使命,让青年学生对“感恩”词义的理解更加广泛,对人、对事、对环境、对社会,都应有感恩之心、感恩之情。

  (三)家校互动,加强在校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当前相当大一部分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受到家长及长辈的过分关注甚至是溺爱,从而滋生了他们强烈的个人占有欲、控制欲,认为什么都是理所当然,没有意识到父母或别人的付出是万般辛劳而来。此外,地方高校的生源是比较有规律可循的,以五邑大学为例,以江门本地生源和周边粤西地区生源为主,那么这些地域的文化还是有一定的共通性质的,因此,高校和学生家庭之间可选择更为合适的沟通交流方式,以地域文化为大背景,选用更加具体的方式架好家校互动的桥梁,积极争取学生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大学生感恩教育。

  参考文献

  [1]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9-12.

  [2]周元明.刍议高等学校的感恩教育[J].江苏高教,2007(1):138-139.

  [3]柳礼泉,张红明,吴红艳.感恩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09(2):3-6.

  [4]陈驰.美国的感恩文化及其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79-81.

  [5]徐广屏.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缺失与重构[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65-68.

  [6]杜艳梅,陈志娟.“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其因素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8-21.

  [7]王克.传承侨乡优秀文化构建先进文化育人体系[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1-4.

  作者:王姗 陈旭华 罗锦超 单位:五邑大学

  推荐阅读:《大学生》(半月刊)创刊于1988年,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管,是面向在校大学生的综合性权威刊物。  《大学生》关心大学生生存与发展,为他们提供考研、考证、留学、就业等实用信息,业务宗旨为编辑、出版和发行《大学生》杂志及附属刊物(含电子网络版),举办相关咨询、培训及社会文化交流活动,促进青年的健康成长。大学生读物。着重反映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多彩的校园生活。图文并茂、有时代感,力求做到思想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