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环境系统建设与规划实践

时间:2018-04-16分类:农业科学

  环境问题一直是社会每个公民都比较关注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的提升,对于休闲娱乐也有了新的要求。针对这一方面,在环境建设,绿地系统的建设都制定的策划与方案,为确保每个公民的娱乐需求。这篇文章主要就是介绍了环境系统建设与规划实践的内容,很详尽的阐述这个方面。

资源与人居环境

  《资源与人居环境》(半月刊)创刊于2004年,由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宣传中心主办。其宗旨是关注人居环境,服务房产,房产的开发管理和资源保护,宏扬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人居环境理念与生活咨询服务。刊物内容主要包括社会热点、房地产动态、家装设计、风水建筑、居家生活等诸多方面。

  1绿地系统建设实践

  巴黎和莫斯科两座城市通过不懈的绿化环境建设不仅塑造了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且实现了控制城市蔓延、引导城市形态健康发展等目标。系统分析其绿地系统建设与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能够为下一步《沈阳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建设引导、政策保障等方面的依据。

  1.1大巴黎地区:花园城市的绿化圈层结构

  1.1.1绿化现状大巴黎地区总人口规模约为1096.5万人,总面积约为12072km2,(与沈阳市域范围相近)。目前,中心城市包括巴黎(环城公路内)和近郊(全部城市化地区),面积760km2,人口620万,绿化及空地约占15%;远郊(1760km2)外边界是城市发展边界(与沈阳中心城区范围相当),外围是受到严格保护的农田和自然空间,总面积9550km2。1.1.2绿化规划结构(1)绿化分区。根据《法兰西岛地区发展指导纲要-SDRIF》(1994),规划以巴黎为中心,以10km和30km为半径,将巴黎地区划分为三个区域:内环——半径小于10km的城市密集区核心地带,通过国家回收闲置土地重新利用、协议开放私人花园等方式,建设城市公园、街头花园、绿化广场等多种形式的绿化空间。中环——又称绿环,半径在10~30km之间的地域范围,其中,空地约1000km2,永久性绿地约400km2,严格保护,继续发挥限制巴黎城市密集区蔓延扩散、向居民提供多样化休憩场所、保持城市近郊的农业生产功能、促进家庭园艺业等职能。外环——又称绿黄环或农业环,半径大于30km的农业生产基地。巴黎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包括6000km2的农工业用地和2700km2的森林,保持农业生产的经济活力,维护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可读性,并在节约使用的前提下谨慎进行城市建设。(2)结构分析。大巴黎层面——全层分区+绿环。大巴黎地区总体上分为城市化地区、自然和农业地区以及过渡地区(包括环城绿带和位于城市发展轴线上的新城);城市集聚区外围布局绿环,总规模约为1187km2(包含部分空地),分割城市集聚区、自然和农业地区,保证城乡过渡(图1)。(3)市区层面——连续均质的绿化网络。市区包括20个行政区(87km2)和两个森林公园,总面积105km2,市区内绿化主要以城市森林、公园(平均规模为0.88hm2)为主。面积1~10hm2的绿地服务半径为250m;面积10~30hm2的服务半径为500m;面积大于30hm2的服务平径为1000m;超过半径圈的为远离绿地。1.1.3绿环政策为了避免巴黎城市发展以“摊大饼”式地从老市区逐步向外蔓延,蚕食城市的边缘地带(一种既有农业和森林,也有住宅和大型设施的过渡空间),1987年,巴黎地区议会对城市边缘地带确定了一项新的规划政策——建设环形绿带,同时明确了环形绿带的三个主要功能:①控制城市的边界线,抑制城市的蔓延扩张;②保护农业,特别是城市周围地区的农业;③开辟大片绿地,保证城市与乡村的合理过渡。

  1.2莫斯科:森林城市的环楔结构

  1.2.1绿化现状大莫斯科地区总人口1200万人,环城公路以内地区面积约900km2,外围绿化带共为1725km2(与沈阳市区面积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市内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72km2,加上街心花园和公园,约占全市面积的40%,人均绿地约30m2,人均公园绿地约24m2。1.2.2绿化规划结构(1)大莫斯科层面——森林公园环城绿带。利用森林公园环城绿带、绿楔分割中央区和其它行政区,同时绿楔也作为通风廊道,把新鲜空气导入中央区内部。在中央区外部,环城绿带与绿楔系统交融。环城绿带距市界50公里范围内展开,面积约1725km2,其中77.3%为森林、森林公园、水面和农田。绿环内城市建设用地与绿地比例约为1:3.5。(2)市区层面——公园体系与水系紧密结合。莫斯科市区共有12个自然森林区,900多个街心花园和公园,城市绿地率超过40%,公园体系与水系紧密结合,均衡布局,形成丰富的景观风貌。从市域到市区,莫斯科形成了“森林环城、绿楔伸入、公园均布”的全域绿地系统布局,较好地发挥了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3小结

  总结建设实践经验,在城市内外建设和保护大片集中的生态绿地,是实现城市健康发展、城市与自然相互协调的有效手段。系统化布局各类绿地,其意义超出了生态保护的层面,已上升为一种综合性的建设策略和公共政策。

  2绿地系统规划实践

  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析范例城市的规划编制成果对规划方向及具体手法的选择具备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次规划选择南京、佛山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城市从城市规模、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空间发展模式等多个方面与沈阳具备一定的可比性。

  2.1南京市域绿地系统规划(2005)

  2.2.1规划背景南京城市发展目标由“国家园林城市”向“生态城市”、“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转变,同时,南京市都市发展区内的土地受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压力在加大,总体规划所确立的绿色生态网架系统已受到现实的威胁。在此背景下,南京市着手编制市域绿地系统规划。2.2.2规划特点(1)全域层面的绿地系统规划,该规划突破了传统绿地系统规划关注园林绿地(城市绿地)的编制模式,将侧重点转向区域绿地,认为区域绿地是指人居环境中发挥生态平衡功能、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绿色空间。(2)市域绿地系统紧密结合城镇体系结构,规定城市建设用地、基本农田保护用地、林地以及水域的比例为1:2:3。(3)在市域范围内划定绿化控制线,并制定了市域绿化控制线管理规定,保障了规划真正落地。(4)在市域范围内策划郊野公园,并划定郊野公园绿线,指导了南京市2006~2010年郊野公园的选址和建设。

  2.2佛山市区域绿地专项规划(2005)

  在总结佛山资源及环境问题基础上,规划首先明确区域绿地的概念,认为区域绿地是指为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突出地方自然人文特色和改善城乡环境景观,在一定区域内划定,并进行长久性严格保护和限制开发的,具有重大自然、人文价值和区域性影响的绿色开敞空间。2.2.1规划目标(1)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为规划全市域960万人口提供足够的自然环境资源和生态安全保障。(2)建设生态城市——保留占城市总面积35%~45%的绿色开敞空间,保护关键性的生态资源和景观资源,引导城市由“花园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变。(3)建设组团式城市——形成组团式城市空间格局。(4)综合规划——协调各部门的资源环境保护需求。(5)实践规划——提出行动纲领,推动规划实施。2.2.2规划策略(1)解读各层次、各部门的规划、政策和管制要求,并将其纳入区域绿地的管制范围,为各部门提供实施资源保护和空间管制的整体平台。(2)根据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廊道——基质”理论,构建区域绿地“一心、两带、三区、五环、六楔”构成的“网络型-立体化”结构。(3)提出区域绿地分类规划,合理配置区域绿地的多功能布局。(4)提出区域绿地管理建议和行动计划,推动区域绿地的顺利实施。(5)链接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促进城市投资环境的全面提升。

  2.3小结

  上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经验表明:按照传统的布局模式和“结构——分类”的规划方法仅能成为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已无法满足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等更高要求。各城市均在市域整体层面构建了绿地系统,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控制方法,表现出如下创新点:第一,南京——结合城市发展目标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构建市域范围内的绿地系统,重点对区域绿地进行系统布局,进行绿线控制,并策划郊野公园。第二,佛山——在吸纳和整合既往规划、相关规划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市域整体的绿地系统框架协调多部门、多规划,并强化行动计划内容。

  3案例经验总结

  3.1全域规划——从城市绿地转向区域绿地

  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实现城市发展目标、提升景观环境品质的有效途径,已逐步从传统侧重中心城内部各类绿化布局建设转向致力于保护区域生态安全、注重绿地的生态与社会功能发挥。南京、佛山的绿地系统规划均已确定了立足于市域的整体规划思想。而对巴黎、伦敦而言,从区域层面发挥绿地的生态、社会功能始终是绿地系统布局的出发点。

  3.2城市外围——充分注重环城绿带的重要性

  环城绿带是引导城市空间形态健康发展、构成合理的全域绿地布局形态的重要因素。巴黎、莫斯科城市的建设经验表明,通过环城绿带的建设,不仅可以有效地阻止城市蔓延和改善环境,同时能发挥重要的城市休闲和娱乐的服务功能。总结巴黎、莫斯科、南京城市(中心城)与环城绿带的面积比达到1:2.475,成为《沈阳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经验参考值(表1)。

  3.3近郊地区——布局郊野公园及统筹城乡发展

  注重近郊地区的绿地建设已成为当前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内容。近郊地区是平衡中心城耗氧量的绿化缓冲地带,同时凭借毗邻中心城的区位优势、用地充裕及资源环境优势,成为满足市民体验自然、休闲娱乐的优先选择。南京、佛山城市进行的郊野公园规划建设经验表明:策划并系统布局郊野公园能够较好地实现近郊地区所具备的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也能够成为环城绿带的有机组成部分。

  3.4中心城区——完善中心城内网络化布局

  完善中心城内部绿地系统,实现网络化是各层次绿地系规划的基础与核心内容。除了按照《城市绿地分类标准》(GJJ/T85——2002)等规范要求,对各类绿地提出指标和建设引导,公园绿地作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还需要确保其布局的合理性、服务半径的均好性。

  3.5保障机制——构建科学的政策保障机制

  国家及地方的政令法规是保障绿地系统规划真正落实的重要途径。无论是环城绿带、绿楔、绿心等绿地形态布局,还是具体的实施建设,必要的法律、法规是保障绿地系统成功实施操作的前提。

  参考文献:

  [1]张怀振,姜卫兵.环城绿带在欧洲的发展与应用[J].城市发展研究,2005,(6):34~38.

  作者:赫明玉 王丽丹 陈天骄 单位: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