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传统戏曲与动画艺术的创作背景

时间:2018-03-07分类:艺术理论

  传统戏曲动画创作相比于戏曲艺术而言,角色表演的设计更关注于外在动作,情绪的表达上。因此传统戏曲动画在创作初期都是根据导演的整体设计掌握角色表演风格。在叙述方式上也遵循传统戏曲表演的特点,将唱、念、做、打的动作表演赋予动画夸张的造型,并且加以演绎。所有艺术形式中的角色形象都是人为创造的,创作者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让传统戏曲具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象。

  关键词:不似之似,表演写意,造型夸张

  一、传统戏曲的写意与动画创作的夸张

  《大涤子题画诗跋》中云:“天地浑熔一气,再分风雨四时,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似似之。”山水画创作要描绘客观自然景物,但机械的模拟与刻板的复制并不能成为艺术。唯有“不似之似”,着力表现客观自然景物的神态和内在生命力,才能实现客观表现与主观表达的有机统一。客观表现要有概括性,要反映出对象本质特征的神态。“用情笔墨之中”又“放怀笔墨之外”是戏曲写意与动画夸张的艺术思维方式,是两者审美旨向的殊途同归。动画艺术自诞生至今只有百余年历史,这在人类艺术史的长河里确实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但动画艺术发展的速度较快。

  与电影一样,动画制作技术的发展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假如把动画艺术比作一个人,动画制作技术只能算是躯壳,真正的灵魂和精华是赋予动画作品生命力的手段。这种从视觉和听觉途径赋予动画作品“喜怒哀乐”的手段就是我们常说的视听语言艺术,不受地域、文化的限制。动画艺术以绘画的艺术形式作为基础,用画面讲故事,并借助类似电影的艺术手段完成。某动画制作公司的墙壁上出现了“你的画有重量感、深度感与平衡感吗”这样的问题。动画创作要有情感、重量感、柔软度、力度,要表现出创作者的目的。

  创作者往往速写本不离身,里面绘制有大量的草图,随时随地地捕捉生动的动作、姿势,以及想象出来的场景。这可以让他们保持鲜活的观察能力,为未来的创作提供令人信服的资料。动画大师诺曼•麦克拉伦说:“动画不是会动的画,而是画出来的运动。”这是动画与其他艺术门类最大的不同,要求动画创作者不仅熟练掌握运动规律和运动状态,还要认识到动画艺术是一张张连接的画稿,所以要使动画艺术具备绘画的写意性。动画艺术短片传达的理念与传统戏曲的写意在表达方式上有着“不似之似”的异曲同工之处。在大学毕业创作项目《空城计》的创意设计中,笔者考虑的是如何将戏曲塑造的角色按动画艺术短片的手法表现出来。

  戏曲表演已经形成自身独特的程式,如果直接对其进行原汁原味的照搬,这样创作出的动画短片价值较低。对以唱功见长的传统剧目进行再创作,首先要遵循它舞台化的表演形式,挖掘它内在的理念冲突,再以动画艺术的夸张、幽默重新解构。诸葛孔明与司马懿在西城互相试探、较量智谋,最终孔明以空城计智退仲达。观众在传统戏曲动画中所看到的影像及其动作与其他动画实物影像的纪实本性大相径庭,其遵循了传统戏曲表演都不是现实的再现,而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经历、体验并加以概括、提炼、夸张的假定设计。正如中国戏曲谚语中的“不像不成戏,太像不是艺”,在戏曲舞台上经常可以看到丑角的胡子没有长在下巴上,而是用线悬在空中;“以鞭当马,以浆当舟”,人上环境在,人下环境失,千里以外的空间可以转眼来到戏曲舞台上。

  动画艺术亦是这样,一把椅子像马一样奔跑,一团毫不起眼的泥巴、沙粒甚至铁丝都在动画艺术家的手中“活”起来。华严宗主张“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动画艺术短片的表现形式看似“无厘头”,实际上它与主题高度统一。“动画短片《平衡》在悬空的空间垂钓,戏曲《三岔口》同样在灯火辉煌中打出了一个黑夜。”①这种艺术的表现力体现着东西方在美学上独到的审美情趣。

  二、动画艺术短片的创作条件

  动画艺术短片作为动画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动画产业浪潮的席卷下不仅没有失去艺术形式上的创作自由,近几年反而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平台的延伸,使原本属于小众的非主流动画被渴望标新立异的年轻观众所接受。随着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与动画制作技术的普及,热爱动画艺术的年轻群体不断扩大。

  网络技术日益生活化,媒体的传播理念也在发生着质的改变,标新立异、特立独行的动画艺术短片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渗透着传统媒体领域。反映在现实生活中的变化就是广告和节目包装变得越来越好看,个性化的特点开始吸引人们的视线。在产业动画制作中,大量的非主流动画创作前沿技术不断地被运用到动画影片的创作中,促进了动画艺术短片的发展,这在以往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一门艺术要想获得发展,就要真正扎根于本民族的文化沃土,否则它必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的动画创作亦是如此。以轻松、幽默的夸张手法,将原折子戏《空城计》中的人物塑造成变形的动画造型,在保持人物本质特点不变的基础上赋予动画造型新的元素。把诸葛亮塑造成聪慧、机灵并不时扮鬼脸的可爱Q版形象,更容易让年轻人接受。如诸葛亮上台之前在后台发生的误场情节,台上手忙脚乱的搭景片与剧情同时进行,明白无误地告诉观众,这是舞台上的一出戏。在强大、严整的司马大军面前,西城乱作一团,诸葛亮的妆甚至都没化完,还不忘用手中的小镜子调侃司马懿。

  这样一紧一松的处理颠覆了原来的剧情。西城老军出场在景片前挥手画出两扇城门,而开门的是另一老军,这是动画艺术变形、夸张的处理手法,这与戏曲表演对生活的写意、概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戏曲本身提供的信息是写意的程式化表演,结合自身有限的“动画”能力表达,实事求是地表现创作理念。现在看来,虽然《空城计》还有许多的不足,但是作为笔者一个阶段的学习成果,对自己将来的学习还是有借鉴意义的。现阶段,中国动画正处于探索、学习、发展时期。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中国动画与其他国家动画的差距,所以我们更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学习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动画是一门技能型艺术,动画学习者必须按照相应的技能培训规律逐步提高对行业的认识,在熟练掌握这种基本技能之后,再通过举一反三的知识运用,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

  所以,大学的动画教育不妨多开动画基础课,让学生对造型基础与动画基础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把原画、造型学好。戏曲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气、神,它对人物角色的变形、写意、程式化的表演体系独树一帜。动画学习者在掌握动画创作规律后,应再结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动画创作。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善于整体的协同,传统戏曲集各种艺术门类于一身,如舞蹈、音乐、杂技、武术、美术、服装等。

  我国的动画教育应从中汲取营养。戏曲不仅属于戏曲自身,也属于动画,属于更广阔的艺术空间。动画创作不应只是借鉴戏曲故事,而应该从戏曲中获得一种理念之源、精神之源。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当代艺术创作不断探索传统与创新交融的形势下,对于动画创作文化的挖掘是非常有必要的。

  现今的动画创作在学会走之前,应先从快速的奔跑中慢下来,多审视自身拥有的、不可替代的文化精髓。曾经享誉国际的动画先驱是站在民族的肩膀上取得“中国学派”的殊荣的,希望中国动画在不远的将来再次展现出文化自信。既然是探索,那我们就可以在动画的虚拟世界里天马行空。戏曲动画视听艺术的构建需要其他艺术的支持,如表演、绘画、音乐、文学等,门类广泛、综合性强。这就需要大量的真正热爱动画事业的人共同参与创造。

  推荐阅读:动画电影的文化杂糅与趋同

  这篇影视论文投稿发表了动画电影的文化杂糅与趋同,论文以我国的两部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的生产制作为例,分析这种文化的趋同与杂糅共生的状态。虽然这两部国产动画电影都有不足之处,但是在目前的国产动画电影中已经是较高水平。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