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也是幼儿园教师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在这项课程的教育中,我们应该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和检查方法使这项课程能够更好的开展下去,让学生不仅可以把握坚定的理论知识,还可以树立正确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实现教学深度改革。
关键词: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教学改革
《学前心理学》首要内容包括儿童心理开展相关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开展的影响因素、学前儿童心理开展的根本规则、学前儿童心理开展各阶段的年龄特征以及怎样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各方面健康开展等。学前心理学是学前教育学生最早触摸的专业理论课程,尔后的许多课程都会或多或少地触及该课程。怎样上好这门课,使其真实发挥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中的基础和核心效果,一直是高校学前教育教师考虑和探究的问题。
现在许多高校尤其是当地高校都将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能在托幼组织从事保教、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幼教人才。“学以致用”,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定要求。可是,许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都感到枯燥无味、不流畅难明、到了幼儿园用不上。问题出在哪里?
一、先清晰:目标是什么?
作为一门“理论课”,《学前心理学》教育中一定会包括很多的“知识”,使学生把握儿童心理产生、开展的根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并把握学前儿童开展的根本规则、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可是,通过“知识”教育,我们终究要完成的目标是,使学生构成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把握理解儿童、研究儿童的根本方法,产生对儿童开展相关问题的爱好,构成知道了儿童的“特点”、就会考虑相应的“方法”的思维习惯,并能在往后的教育实践中剖析、处理学前儿童开展中出现的问题。
二、怎样让学生“乐学”
《学前心理学》里包括很多的体系知识,且往往课时有限(大多高校都是每周2-3个课时)。怎样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把握很多的知识?通过传统的讲授法,环绕学科的知识体系,直接将理论知识体系地教授给学生,这是现在大多数教师在进行《学前心理学》教育时选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确实处理了教授很多知识的问题,但由于学生为了“听懂”和“记全”而疲惫不堪,既难以真实领会这些知识关于将来专业生长的重要性,也难以真实由知识学习内化为需求、升华为理念,更难以转化为相应的实践能力。
事实上,即使是知识的学习,也可以采纳多样化的方法。比方“问题导入”,由学生或教师收集儿童开展中的详细事例,先让学生考虑、评论,再由师生总结,最后由教师出现定论,这种方法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学生考虑上,可以较好地调集学生学习的爱好和主动性,并且能引导学生建立理论与实践相联络的认识和能力,知识出现既没有花太多时间、也做到了浅显易懂。再比方可以结合“翻转课堂”形式,教师通过小视频、材料、课件等方法,让学生先在课外自学理论知识并发现问题,再将问题带到课堂内通过小组评论、情境模仿等方法深化学习,课后还可以通过qq群等途径进一步评论和延伸。总而言之,只要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才会“乐学”、“愿学”并“勤学”。
三、怎样让学生“致用”
《学前心理学》要求学生终究可以在真实的教育实践中观察儿童、理解儿童、研究儿童、帮助儿童。可是,我们看到大多数学生谈论起幼儿、到幼儿园面临幼儿时,仍是采纳原有的“知识”来应对,《学前心理学》没有真实发挥促进学生专业化的效果。现在大多《学前心理学》教育都是在高校的课堂内完成的。学生们听着教师说的各种儿童特点,偶然交叉几个“小明”、“小红”的事例,这种不得要领的方法难以使学生取得直观的感性认识,所学习的“特点”也难以和实践中面临的幼儿产生联络。已然《学前心理学》是以学前儿童为主体,那么学生在学习的时分就不能脱离学前儿童。
事实上,上个世纪北师大教育系在这门课的教育中就现已采纳了学习的一起让每个学生到幼儿园中持续一年追寻研究一个儿童的方法1,这种方法一方面使学生学习到的各种特点、规则立体化,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及时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可是这种方法到今日仍没有得到广泛运用。除了让学生追寻观察,教师平常还应留意收集真实的事例,让“小明”、“小红”不再干瘦、平面化,让学生通过这些事例可以真实领会儿童的生长特点,让我们的教育不再是坐而论道。
现在大多数高校学前教育的见习、实习都缺少清晰、详细的目标辅导,只要是准时上下班、上几回课、形式化地完成几个教案和观察记载,就能完成见习、实习使命。可是,如果可以将见习、实习与详细课程相结合,比方,在《学前心理学》中学习了学前儿童幻想的特点之后,要求学生在紧接着的见习中结合所学特点观察幼儿的绘画、结构性作品、讲故事,这样便能及时使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践中对幼儿的观察和理解了。
四、评估:目标达到了吗?
现在《学前心理学》大多选用平常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的查核方法。其间,平常成绩首要参照平常作业、考勤等体现,且平常作业多以有标准答案的标题为主;而期末考试则是以知识查核为主的闭卷考试,虽然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但主观题也往往是依照“标准答案”来修改的。这种以“仅有答案”为辅导、以“知识”为中心的查核方法,必然只能看到学生把握知识的多少、看不到学生理解知识的深度、更看不到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如对幼儿某个时期的观察和记载、和幼儿的某次谈天、平常阅览收集各种材料的积极性、见习结束时是否可以提出儿童开展中的问题、问题考虑过程中与别人讨论的情绪等等,愈加偏重观察学生能力的开展、情绪的构成。总归,《学前心理学》是一门“理论课”,但一切的“理论”都只要落实到实践中才有价值。《学前心理学》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踏上专业路途的第一块柱石。我们应该、也彻底可以将这门“理论课”变成风趣、易懂、有用的“实践课”。
推荐阅读:应用心理学杂志适合哪些人投稿
应用心理学杂志是一本核心社科类的期刊,主要征收一些心理学研究类的论文范文。每个期刊都有其征稿范围和适用的人群,很多核心期刊也会对作者的身份做出明确要求。那么应用心理学杂志适合哪些人投稿呢?本文给大家做了如下一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