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教学论文投稿“互联网式”优质资源共享互接的创新路径

时间:2017-01-13分类:教育理论

  这篇教学论文投稿发表了“互联网式”优质资源共享互接的创新路径,论文分析了期货课程实践教学创新路径探究的原因,分析了如何解决期货市场人才供需矛盾?如何让高校的实践教学走出封闭的校园,培养让企业满意的实用型期货市场人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教学论文投稿

  关键词:教学论文投稿,互联网式

  一、期货课程实践教学创新路径探究的原因分析

  《期货市场》课程是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证券与期货专业专科和投资学本科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也是从业资格考试课程,是学生进入期货行业的“敲门砖”。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虽然在校期间拿到了“通行证”顺利地进入期货公司,但是与期货公司对人才实际工作的技能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期货市场》课程具有很强的实战性,因此期货教学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贴近市场。然而从省内乃至全国的教学现状来看,期货教学基本上处于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阶段,仅限于课程内的针对理论知识的几节实验课,忽视对期货实际业务的学习,闭门造车,教学明显滞后于期货市场的蓬勃发展,这种教学方法对于科学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期货课程而言是不合适的。目前我国期货企业人才需求缺口较大,相对于证券业20万从业大军而言,我国期货业具有从业资格的从业人员不足一万,而学生由于应用技能缺乏又很难找到工作。

  二、探索研究期货课程实践教学创新路径的意义

  武昌理工学院通过对实践环节的研究,倡导并实施一种全新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建立“高校期货实践合作”互联网平台,一方面将企业、高校的优质资源有效地融合共享,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的“互联网”方式及时发布各类信息和解惑答疑,实现公司、教师、学生三方互联共赢。这对于我国期货行业的持续发展,高校不断为期货行业输送优秀人才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目前,武昌理工学院与银河期货公司建立了交流合作互接的QQ群、微信二维码扫描服务等。

  1、对于期货公司而言。期货公司通过互联网式合作平台的运作:一是产生了无形收益;二是扩大了公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个平台可容纳上百上千的学生参与,不仅每年直接使数百数千学生、数个家庭了解并关注该期货公司(如银河期货),而且可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有助于提升期货公司的品牌和竞争优势;三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共享资源优势,按照期货公司的需求培养一批就业后能够极速胜任岗位工作的期货人才,从而降低了企业对毕业生适应期培训的成本。

  2、对于高校而言。高校通过互联网式资源共享平台的运作:一是通过互接,将企业对人才的规格要求等信息及时地传递给学校,引导学校科学而准确地进行自身的定位,使人才的培养具有针对性;二是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让期货公司的研究人员和市场管理工作人员参与教学过程,充分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服务于学校发展,提高了教育效率,补充了办学经费,节约了办学成本;三是通过互联网式的资源共享互接,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3、对于学生而言。学生通过互联网式资源共享平台:一是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习热情;二是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增加了学生的就业砝码;三是增加学生就业的选择机会;四是改变了过去找不到实习单位和在实习单位打零杂的局面,充分利用了实习环节。

  4、从期货市场发展的社会角度而言。期货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人才的供需矛盾,人才决定高度,是提升整个期货行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三、期货课程实践教学创新路径的具体实施

  本文从期货课程优质资源共享的“互联网”化视角探索全新的实践教学路径,以期把期货市场的知识性、可操作性、模拟实验和期货实训有效地结合起来,整合三方资源,实现共赢。

  1、构建实践环节资源共享的平台。目前武昌理工学院与银河期货共同建立了“高校期货实践校企平台”,这个平台目前容纳了湖北十几所高校的老师与学生,包括湖北经济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华工武昌分校、武大东湖学院等。通过高校期货实践校企平台,企业、学校与学生均能实现实时沟通:期货公司可整合优质资源,确定期货市场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大体方向和培养方式,明确用人要求和招募对象;高校可将实践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学校老师与学生有疑问可以随时询问以求解答,这个平台让很多学生受益。此外,期货公司有专门的联络员进行平台管理,从总经理到人事部门,对于学生的任何提问均能非常及时有效的回答并进行解决,并提供学习资源。

  2、实践教材共建。近年来,我国的期货市场类教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一方面,国内教材的整体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另一方面,国外经典和名校的教材不断引进来,大大扩大了教材的可选择范围。但由于期货业从业的特殊性,期货公司招聘员工必须具有期货从业资格证,而期货业协会每年举办四次期货从业资格考试选拨人才,其考试教材每年都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在不断的更新,所以,为紧跟期货市场的发展,保证教学质量,我们的教材就直接采用期货业协会主编的全国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用书《期货市场教程》。为了加深同学们对期货投资知识的理解,我们还从相关书籍、杂志、互联网中收集了丰富的资料,并结合自身的理论研究,形成了与各章节内容相衔接的实战指南或案例,从学生的反馈结果看,同学们较为认同这种做法,效果较为明显。但是与之相匹配的实践性教材没有,为更好地对接期货公司岗位,需要学校与期货公司共同探讨实践环节的学习内容,可以自编讲义或者合作编著教材,从岗位的角度设置课程,从开户、交易、交割、风险管理、投机、套期保值、套利等环节进行实验教学,另外还要开拓眼界,跟进期货市场发展的步伐,实时更新相关内容。   3、提升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期货市场》是一门从业资格考试课程,为了使学生顺利拿到从业资格证书,有效地对接期货行业的用人需求,应加大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的程度,建立三习题库,让学生从预习、练习、复习三个环节进行训练,并在学期末,进行若干场模拟考试,分小组进行评分,让学生自已查找错误之处,并加以纠正,迎接全国的从业资格考试。

  4、模拟交易实时指导。期货投资活动是一个既高度依赖理论又注重实际操作的领域。从教学方法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技能型专业人才,关键是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学习体验、操作练习的关系,做到教、学、练的统一。基于这一认识,武昌理工学院设计并实施了实时模拟实验的教学方法体系。首先,以凝练的方式阐释期货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使同学们建立起各种视角的期货投资理论思维框架,顺利地通过考试,拿到期货从业资格证书;其次,用直观实例或案例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使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融会贯通;最后,通过模拟期货交易,特别是通过模拟交易的比赛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对于商品期货部分的模拟,要求学生对四大期货交易所的典型品种进行模拟交易并且书写一份投资报告,并对各个班模拟账户中资金量达前三名学生的情况进行评说,加深学生对各个品种的认识与了解。然而在实时模拟交易中,很多学生会因为操作因素、分析因素等遇到各式各样的交易难题,这时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期货公司的交易员进行探讨,交易员会及时地回答学生们的问题,这样将问题就在课堂内解决,从而提升学生的极大的学习兴趣,拉近了学生与未来就业单位的距离。

  5、建立实习基地。目前武昌理工学院与银河期货、美尔雅期货、万达期货、武汉中期等期货公司建立了实习基地。通过建立实习基地,可让同学们在学完本课程后,直接到期货公司去实习,亲身感受未来就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找出差距。学校可根据学生实习反馈回来的意见进行总结,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及与社会需求相差的地方,最后在学生离校前的集中实训中加以改进,以提升学生的市场感觉和实战操作技能。这样学生在未毕业时,就可以顺利地拿到从业资格证并具有期货公司要求的实践技能,从而让学生能顺利毕业并找到理想的就业岗位。

  四、期货课程实践教学创新路径的创新点

  1、期货公司与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的“互联网”化。依托高校期货企业合作网络平台,期货公司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发展动态及时传递给学校,有利于高校的实践培养目标贴近市场、贴近行业、贴近前沿,同时有利于高校进行课题研究,教学科研相结合。

  2、期货公司与学生资源共享的“互联网”化。学生在做模拟交易时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向老师咨询,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该互联网平台及时地向期货公司专业人员请教。另外期货公司还可将学生关心的用人信息与学生即时交流沟通。

  3、高校与学生的“互联网”化。高校在获悉市场动态及公司所需的情况下,对于学生的实践教学质量有效地提高,加强了教师与学生随时随地的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本文系2014年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成果(2014B306)。)

  推荐阅读:《广西物理》(季刊)创刊于1980年,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广西物理学会主办的物理杂志。本刊报道与物理有关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与此有关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的最新重要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促进本学科及相关交叉学科的发展,增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