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其文化意向与目的语有所不同时,译者要慎重翻译,不可望文生义,扭曲其本意,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文化论文范文:探究汉英翻译中文化差异处理策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摘要】文化差异是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历史,风俗,宗教信仰的差异,体现在各类文学影视作品中,给译者带来难题。这点在汉英翻译中尤为明显。有些特色词汇在原文中起了很大作用,但在翻译过程中,遗失了本身的功能。本文简要的讨论了文化差异下翻译的处理策略,为译者提供思路。
【关键词】汉英翻译 文化差异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外交流由初期的引进为主,慢慢向输出转变。走出国门的除了中国的经济,其文化也逐渐吸引了西方国家的青睐。大量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被翻译成英文。首先,汉英语言在语言,语法上特征不一。英语表达简单直接,而汉语表达经常将事物具体化,将具体化描述替代抽象的文字。如汉语中表达人忙碌:她像蜜蜂一样忙忙碌碌。英文表达人忙碌:She is busy. 汉语中表达人着急会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而英文表达人着急:She is anxious,若是非常焦虑,最多加一个副词:She is quite anxious. 林语堂在其《吾国与吾民》中指出:中国语言和语法显出女性的特征,正因为语言的形式,章句法,应用词汇,显示出思考上之极端简单性,拟想之具体性,和章句法之关联关系之经济。汉语的这一特征使得描述栩栩如生,如临其境,但给翻译造成了困扰。比如说 “他像牛一样强壮”。 若照直翻译为:He is as strong as a bull. 读者会一头雾水。中国古代,牛是主要的驮物家畜,用牛来形容人强壮。而英国文学作品中,主要交通工具是马,对等说法为:He is as strong as a horse. 为了降低这些差异在理解过程中的影响,不少译者选择了将源语归化,更有甚者,直接舍去比喻,将其内涵翻译出来。这样翻译,中文作品更容易被理解,却也少了原汁原味,摒弃了中国特色的语言风格。王东风老师曾提到:“文学翻译如果意在还原文以文学的话,就应该译出原文的这种独特性,而不仅仅是原文的信息价值,更不应该是用被无数重复过的熟悉的话语来替换原作者天才的标记。”(王东风 46-57.)在翻译过程中,译员既要真实的传达内容,又要兼顾文字的文化含义。本文将以文化内涵为中心,阐述汉英翻译常用的三种方法。
1.直译
直译最为简单明了的方式,即直接将源语的主体转换为目的语,原文的内容和形式都保持不变。刘重德教授曾指出“翻译中直译是使用单词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同时也要考虑整个句子的意思。直译旨在再现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同时也要保持原文的修辞格和句子结构。”由于地域,文化等差异,汉英思维有所不同,然而,有一些地方也是共通的。例如,狐狸都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狡猾,猴子都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调皮,老鼠都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胆小,狼都可以用来形容凶恶等。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大可以将原语直译成目的语,不会造成读者理解的偏差。举例来说:
a.原文:他想要过过闲暇的生活,闲暇时间在中国也不稀罕,他将愉悦如小鸟……(林语堂 99)
译文:He wants leisure, and leisure he can have in China, and he is as happy as a bird if he…(林语堂 102)
b.原文:隔户杨柳弱袅袅,恰如十五女儿腰。(杜甫 漫兴)
译文:Weak and tender is the willow next door, like a fifteen?鄄year?鄄old maiden’s waist.
c.他跳上跳下的,像猴子一样。
He is jumping up and down, like a monkey.
上述例子中,若源语形象能够在目的语读者中引起共鸣,译者应选择直译的方式。将人比作小鸟般快乐或猴子般爱动,或将杨柳描绘为十五岁的少女纤细的腰,这样的比喻表达了相同的文化内涵,直译可以使汉英读者获得同样的美学体验。
2.直译+释义
当其文化意向与目的语有所不同时,译者要慎重翻译,不可望文生义,扭曲其本意。翻译不是恢复,不是拷贝,不是交流,不是再现,不是再生产,更不是接受……他的任务不是发表见解,传达内容,或单纯地交流意义,而是力图说明言语间的一种亲和性。(陈永国 10)译者在翻译时,要有根据原文内容选择不同地策略来达到翻译的目的。文化差异导致有时候直译又无法将意思完全传达给读者。全部意译,就完全失去了原文的精妙之处,变成了译者的解读,破坏整个语言环境。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可以选择直译+释义的方式。比如龙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自诩为龙的传人。一直以来,英语中用dragon一词来翻译龙。依笔者看,这并不恰当。在《辞源》中,“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汉语中还有龙体,龙袍等说法,龙象征着权利,神力。而dragon一词,在英语中指代一种类似恐龙的生物,是邪恶的代表。更有神话故事是勇士打败恶龙救出公主。如若直接将龙译为dragon,译者译为不妥。但目的与中又没有相应的词汇。这种情况下,建议译者直接用拼音Long来表示,后面括号里注明龙的释义及在中国的重要地位。
同样,在中国书名的翻译中,直译+释义显得更为重要。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如果直译,目的读者连题目都看不明白,更不用说对其内容有所领悟。如果意译,将著作的内容简要翻译,一是题目过长,而是中国语言的精髓难以体现。曾有人将《水浒传》翻译为a. Outlaws of the Marsh(沼泽的不法之徒),b. Water Margin(水边缘),c. All Men Are Brothers(皆兄弟), d. The Master of Mount Liang(梁山沼泽)。《水浒传》一书描写是是北宋末年,宋江带领的108位壮士在梁山起义,与朝廷斗争后被招安的故事。上述b,d的翻译,强调了水,沼泽,完全忽略了梁山好汉的英雄形象。a中将梁山好汉译为不法之徒,这部歌颂农民起义的作品被严重曲解了。c.题目过于简单,跟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地位不相称,也无法体现其中国作品的特色。因此,在这里,译员也可以选择将其译为:Shuihu Chuan (All Men Are Brothers).若是在别的文章中引用,后面还可以加一句the novel of adventurous farmers。 如果译者为了简便,简单直译或意译汉语的特有词汇,那么原文作者语言的精妙之处会大打折扣。奈达曾指出“功能对等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要求形式的对等”。因此,翻译中采取直译+释义的方法,既呈现给读者真实的原文,保留了其语言魅力,又不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3.意译
为了保持中文作品独立的特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尽量采用直译或直译+释义的方式。但习语,俚语等日常用语若采取直译+释义的翻译策略,反而弄巧成拙,将简单明了的语言和直截了当大表达翻译的冗长��嗦。例如汉语中: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若是译为 I am not a roundworm in your belly.(Chinese saying of I don’t know you well.), 本来简单的表达变得复杂化,因此,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直接意译,译为:I don’t know you well. 另一例,汉语中:某某最近大红大紫啊! 若我们译为:xx has been red and purple recently.(Chinese saying of someone has been successful recently)恐怕读者非但不能理解,还要质疑为什么red and purple表示成功,因为英文中black and blue表示被打的青一块紫一块)。如果要解释这个问题,译员就要引经据典,解释中国古代官服颜色的象征意义,官员的等级。这样一句习语,如此大费周折的解释翻译,若是电视节目的一句台词,那整个屏幕怕是不够打字幕的。所以,这类习语,俚语,若非用于学术探讨,译者还是采取意译的方式,简洁明了。
除了上述几种情况外,英汉比喻中还会出现意思相同,但表达不同的事物。比如说,a drowned rat,与中文中落汤鸡是一个意思,duck bumps,与鸡皮疙瘩是一个意思,birds of a feather,与一丘之貉是一个意思。这样的情况下,译员可以选择直接使用目的语习语。
意译是在译者理解基础上的解释,译者的知识水平和文化造诣对原作有着绝对影响。这时候,翻译者与原文处于一种契约关系。(Derrida, 185-186),这种契约关系,不是要求译员完全真实的表达原作,而是发挥语言的交流功能,调和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表达差异。例如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描述书法:如长短错综,左右相让,疏密相间,计白当黑,条畅疏密,矫变飞动,有时甚至可由特意的萎颓与不整齐的姿态中显出美质。译者就采用了意译策略,将其简译为:as regards to form, he is taught to appreciate harmony, proportion, contrast, balance, lengthiness, compactness, and sometimes even beauty in slouchiness or irregularity.这样的翻译,既传达了作者的意思,又不会使目的语读者觉得生僻难懂。
综上所述,英汉翻译中译员根据作品的类型,上下语境选择适合的翻译策略,使读者在阅读时既可以清楚明了作品的内容,又可以体验到真实的异域风情,感受到原著者语言的风格与魅力。对于不可译的内容,译员要提高个人修养和知识水平,用目的语最大程度的呈现原文意图。文中提到的三种翻译策略,仅为译员提供参考,希望在对努力在翻译业内的译员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Derrida,Jacques.Des Tours de Babel[A].Granham,Joseph.Difference in Translation[C].Con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5;165-205
[2]Nada, Eugene,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3]陈永国,翻译的不确定性问题[J]中国翻译,2003,(7);9-14
[4]刘晓晖.英语俚语翻译不可望文生义[J].The Knowledge of English:39.
[5]林语堂,黄家德翻译,吾国与吾民[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王东风.文学翻译:寻找天才的标志――《爱情故事》译后[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2):46-57.
[7]叶红卫.从“光阴似箭”看比喻的翻译[J].科技英语学习,2009,(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