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发表了初中文言文教学思路,文言文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注重对情感的教育,而并不是让学生一味的做题,对文言文的场景进行想象才能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
一、少一点应付,多一点情感
文言文中的情感重心,读懂了情感,就像掌握了船舵一样。情感对文章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以下例子体会,大家可以试着比较这两段文字:根据埃及朋友的介绍,我在一个夜晚去看金字塔,想多了解一些这个民族的历史。听埃及朋友说,金字塔的月夜,朦朦胧胧的,仿佛是富有幻想的梦境。我去,却不是为了寻梦,倒想亲自多触摸这个民族的历史。前者只是客观的叙述,而后者不仅有条理的叙述了事件,而且也包涵了无限韵味和情感。在文言文的世界中也是如此,作者将不同的事物连接起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教师须要带领学生走入作者的世界与心境,去理解并体会作者彼时的内心,而后在了解了所有作者的内心世界后,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从而有了兴趣,也有了成绩。如《口技》这一篇文章中,“而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句中,便表达了作者对口技表演者的佩服,道具简单,却演奏出了惊人的效果,让所有人都仿佛身临其境。而学生理解了情感之后,读起来便变得有腔调起来,对之后的课文理解和学习都会有积极的作用。
二、少一点框架,多一丝想象
面临升学的压力,古文会涉及众多的词语,语言表现方法,教师出于应付考试的角度,往往将课文讲解中的古今词语的异同等同于知识灌输,让学生一味的做题,所以,这本该惬意的学习过程却让学生苦不堪言,甚至表现出冷淡与排斥的态度,这死板教条的教学方式早该被抛到九霄云外了。而文言文大多为古代产生,所以学生若想深入理解,须要联想到当时的社会及人文背景,且古代诗歌大多会有很多类意象,再加上通假字,想象力确实是理解好文言文的一大必备素质。例如:在学习《邹忌讽秦王纳谏》这一文言文时就有很多特殊句式,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这是判断句,而其中的美,是“认为……美的”意思,而如果把它理解成现代词语的意思,就解释不通了。除此之外,文言文中还有很多其他句式,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意动用法等,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应该多想象,毕竟古今不同还是很多的。还有很多通假字,古今异义的词与句,还有很多词类活用,这些都需要学生在翻译的时候,对文言文中的场景进行想象,而后才能真正理解课文内容。
三、少一点死板,多一些互动
如今,教师采用的“填鸭式”,课堂只是老师一个人的课堂,学生因为无法参与进去,每节课都收效甚微,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可能会磨灭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多元互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与教师进行语言及行为的互动,多角度交流彼此的新思想,新认识,这样大家既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友谊。互动的课时执行方式有很多种,以情境式教学为例。情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主导。而鉴定情境教学成功的唯一标准是其对学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创设情境需要我们设计情境,首先我们要有计划、有意识地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情境,即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情境教学应注重科学性,即要适应学生的年龄、认知方式、情感特点,以顾及学生的心理需求。最后,情境需要尽量多的学生参与,如此一来,大家才能在情境中娱乐,最重要的是学到了新技能。在讲《三峡》这篇文言文时,须教师可以多搜集一些三峡的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他们对文言文产生兴趣,那么,教师在接下来的教授讲解环节就容易的多了,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语文学科的必考内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学好文言文,也相当于是对中国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而且文言文也有它自己的特色,篇幅短小,内容精悍。就像《论语》一样,里面包含了许多做人或者学习的道理。教师教授文言文,应该带着一份责任去教授,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已经不符合潮流,不适合当今这个社会了,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找寻新的高效率方法,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发扬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陈刚
推荐期刊:《湖北教育》(月刊)创刊于1974年,是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从事教育的人与关注教育的人的必读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