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艺术研究论文审美愉悦与娱乐性愉悦的联系与区别

时间:2016-10-14分类:艺术理论

  这篇艺术研究论文发表了审美愉悦与娱乐性愉悦的联系与区别,在艺术创作中需要产生愉悦的生理快感才能创造出具有价值的作品,大多数人都分不清审美愉悦和娱乐性愉悦的关系,那么二者之间存在哪些区别呢?这对人生和艺术创作有哪些启事呢?

艺术研究论文

  关键词:艺术研究论文,审美愉悦,娱乐性愉悦

  审美和娱乐都可以给人带来愉悦,而且,这两种愉悦的呈现方式也极其相似——都以主体心身的快适作为标识,以兴高采烈、舒服陶醉、怡然自得等为具体表现形式。正因如此,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常把审美愉悦与娱乐性愉悦混同起来,认为“美感即快感”。这种观念甚至在艺术创作领域也广有市场。我国当前艺术创作中“快感即美感”的创作风气的泛滥成灾,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证。如果任由这种观念蔓延,不但会使艺术创作的某些极端行为堂而皇之地进入神圣艺术的殿堂,而且也会误导人们对审美在人生命中的价值错误认识。为此,弄清审美愉悦与娱乐性愉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重新认识审美和娱乐活动的价值和清洁当前文艺创作中美感快感不分的不良现象,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审美愉悦和娱乐性愉悦的联系

  美学研究、艺术研究以及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表明,审美愉悦和娱乐性愉悦是有联系的。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其一,审美愉悦和娱乐性愉悦,都是主体实践活动的结果,而且,从活动的最终效应看,两者都以主体的快乐作为主要追求目的,而且在快乐目的实现时,主体的心身都表现为一种兴奋、自由甚至陶醉、忘我的状态。其二,两种愉悦的获得都从感官对对象的接触开始,因此,外界事物的刺激,感官对刺激形成反应,最终引发主体心身的愉悦是它们共有的过程。可以说,这两种愉悦都是以感官感受为前提的,没有感官的直接参与,审美愉悦或娱乐性愉悦都不可能实现。其三,二者都离不开由主客体双方共同组织而成的某一特定条件,即能够让主体和客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特殊环境或氛围。在这个环境或氛围中,主客体既是环境或氛围的构成要素,同时还共同参与了存在于这个环境中的某种特殊性的活动,而主体所获得的愉悦,正是这种特殊性活动所产生的一种结果。

  正是上述几个共性的存在,使人们在对审美愉悦和娱乐性愉悦进行分辨时,很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从而导致彼此不分的错误。事实上,审美愉悦与娱乐性愉悦是表层相似,实质迥异的两种完全不同愉悦形式,它们之间的区别十分明显。

  二、审美愉悦与娱乐性愉悦的区别

  首先,审美愉悦是美感的基本表现形式。而美感,从认识论讲,属于人的感性认识范畴。人类的审美活动不能离开感官的参与,而且,人类审美所借助的感官主要是视听,所以,美感有时又被人称为视听美感。视听美感的突出特点是,主体欣赏、观照对象必须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也不会占有对象或对对象造成伤害;美感产生时主体的愉悦是由观照对象的形式及形式引发的联想引起的,主体对对象进行审美观照时,不涉及利害和功利,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当人们进行审美实践时,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视听对象的虚象或实象身上,而对自身则无暇兼顾,是一种“忘我”状态。

  而娱乐性活动则不同,它虽重视视听感官的参与,但同时更重视调动其他感官的参与,它不受制于审美活动时,主客体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个规定,而可以让主体直接融入于客体之中;在注意力的分配方面,它也是对象和自身兼顾,而且对自身具体感官的是否快适非常在意,所以,娱乐性的愉悦带有很明显的功利性,即便有时候也有“忘我”现象的产生,却是有目的的投入的结果,所以它始终不能摆脱功利目的的成份,最多也只是非功利的美感愉悦和功利的生理快感愉悦相结合的产物。

  其次,从实践活动的目的和动机讲,审美实践追求的是非功利的审美享受,而娱乐活动追求的则是功利性的快乐,而审美享受的内涵远比娱乐快乐丰富得多。仅就不同的艺术风格、艺术门类对美感和快感效果的追求而言,古典艺术因倾向于追求审美效果,所以,特别重视表现与视听有关的艺术元素,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获得“距离产生美”的艺术效果。因此,当人们欣赏古典艺术时,它给人带来的主要是视听美感享受。而现代、后现代艺术在表现艺术上则除了追求审美效果之外,更强调其娱乐性效果,这就不可避免地使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仅要表现视听感官所能觉察到的元素,而且还要表现对其他感官生理快感刺激的元素,所以,现代、后现代艺术作品即便包涵非功利的成份,也决不会象古典艺术那样纯粹,它是非功利的美感与功利性的快感杂糅的混合体。这恰好正是娱乐性愉悦所特有的特征。

  例如,现代派艺术就非常重视艺术对欣赏者视听之外其他感官的刺激和吸引效果,尤以强调对性感官的刺激最为突出。表现性欲和情欲是现代派艺术创作的主要倾向之一。怪异的声音,扭动的躯体,暧昧的色彩,隐喻的文字……被大量填充到艺术作品中来,以性的挑逗和诱惑作为艺术的卖点,把“跟着感觉走”演绎成现代艺术的时尚口号就是这种心态的生动写照。这一切都表明了现代艺术虽不排除视听,但视听在其中的作用已不再占据主席而被引至末席甚至被完全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强调对人的视听之外的某些或某个感官的刺激,以激发人的最原始和最本能的反应。而在人的最原始、最本能的反应中,潜藏最深,对人的各种行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性本能。所以,表现性的欲望和冲动,成为许多现代艺术追逐的时尚和目标。

  由于美感与快感具有令人愉悦的同质性,所以,在艺术创作中,适时适当地让较微弱的性感参与其中,通过联觉的作用,以增强其视觉、听觉的美感效果是必要的。如在绘画中将人体画得性感一些,对增强其视觉效果有好处,但前提是必须把握好量与度,即性感的参与必须是较微弱的,并完全融化在艺术之中,使之与作品浑然一体,而不是特别突出或夸张。只有这样,对欣赏者而言,艺术品中的性感成份对其只引起微弱的内模仿,不会导致欣赏者在欣赏作品时将注意力的重心由指向作品而向指向自身方向逆转。这样一来,它给欣赏者带来的感受仍是以美感为主。如果作品中强调的是强烈的性感刺激,则不但会引发观者强烈的内模仿,而且还会因为观者内模仿过于强烈,使原本应由视听感官唱主角的审美实践,演变成由其他感官唱主角的娱乐方式,使欣赏者的注意力由对视听感官对象的注意转移到对自身的性感器官的注意上,由对对象的有距离的注意转移到对自身或自身感官无距离的注意上。这种情况出现的结果,必然是导致审美者所获得的不再是形式感而是感官快感。

  当前,相当多的现代艺术因以追求娱乐效果为目的,所以,将美感与快感结合,或者以快感替代美感的艺术行为普遍存在。比如现在的影视行业,靠性感、紧身衣裤支撑票房价值;选美活动的最高得分是性感;广告和时装表演以暴露为卖点;就连卡通人物造型也把性成熟作为一种招牌……各种表现性渴望和性诱惑的创作手法充斥于现代艺术之中,并成为现代艺术的标签到处招摇,等等。这种把审美愉悦演化成娱乐性愉悦、用快感取代美感的做法,在市场经济社会中被进一步强化,有些人甚至把它当成现代艺术的唯一特色来提倡,从而不可避免地将艺术引上了“娱乐等于艺术”、“性是艺术的唯一源泉”的岐途。

  从对社会和艺术发展的历史的考察中,我们得知,商品社会时代的文明,是人类以往经历过的社会中功利性最明显的文明,商品经济时代的艺术,也因受这个时代功利性的影响而成为功利性最明显的艺术。以古典和现代艺术对爱情的表现为例,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古典艺术崇尚爱情,羞于谈性,或只在必要的时候含蓄地谈性;现代派艺术则反其道而行之,崇尚谈性更甚于谈爱情。而爱情和性的根本区别在于,爱情多少带有点非功利的因素,而性则基本只剩下功利因素了。

  三、审美愉悦和娱乐性愉悦的区分对人生和艺术创作的启示

  由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人追求物质欲望满足的呼声高过一切的市场经济年代,谈论衣食住行和行乐的方式一定比谈论“真美”更容易博得众多人的附和。因为,商品时代的现实向人们灌输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已经让人们养成了用功利的眼光看世界的习惯。但当我们住豪宅,开好车,吃山珍海味仍觉心情郁郁、孤独难奈的时候,说明还有另一种更弥足珍贵的东西在击打我们的灵魂。这种弥足珍贵的东西不是别的,就是人类对美的事物的不倦追求。如果我们能顺着审美愉悦和娱乐愉悦的不同本质,去回应一下那来自心灵的最深层的呼唤,也许会让我们的人生在充满商业气息的现代社会中能找到另一种寄托,从而改变我们原本业已认定的生活态度和信念。

  我们普遍地知道,审美地生存应该是人类生存的最高目标,但对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并不清楚有多少困难要克服,有多漫长的道路要走。它需要唤起人类最彻底的觉悟和自觉,包括对美的事物的认识的觉悟和自觉。如果将人生的追求具体化,那么,自由并愉快地生活着,应该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而自由、愉悦和美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因为,所谓的自由,就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内在联系而言,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指人对客观必然规律的掌握和运用,它与人的创造性活动相联系,并且是感性具体地表现在人的创造性活动之中,当人对客观必然性规律的掌握和运用在人们的眼前具体地表现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时,人往往就是自由的,而自由本身也构成了美。二是指人对他的活动和与他生活有关的种种事物,不再仅仅看作是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而且看作是他创造性自由活动的表现,即完全超出肉体生存需要的满足,脱离了动物的本能需要。三是指人既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自由必须是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每个人都可以有他的个性、爱好,各种欲望、要求、理想等,也都需要求满足。但人又是社会的人,他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之中,他的自由往往又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因此,个人的要求如果与制约这种要求的社会不能统一,自由也是无法实现的。由此可见,真正的自由是远离功利的,因而也就是美的,这与兼具功利特质的娱乐并不完全相同。

  同时,由于人的生存的价值取决于生存的态度,生态之美就成了美的最高范式。而在生态美学的视域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自由的。也只有在生态美的王国里,事物之间才能既彼此依存,又相互独立,既尽显个性之美,同时又受周围的外界因素的不同程度的制约,个体的各种欲求也因系统的正常运转而得到充分满足属性才能得到最终确立,自由所特有的一切属性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在生态美的环境中,人因自由而美,美因自由而显,这个时候,审美愉悦就完全是自发的和非功利的。也只有在这时候,人类才能悟到生和死都是生态系统中自然而然的现象,无论是贫穷、富有,长命、短寿,名声显赫,还是默默无闻,其实都是假象,至真至纯的,是我们在自然中生长,我们终归要回到自然中去,来时一无所有,去时,我们也不可能带走什么。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只是自然生态运动中的一朵小花,我们不能阻止花开,也不可能阻止花落,为什么我们不在花开的时候尽情享受花开带来的乐趣,在花落的时候感谢自然将生命收回?而非要去阻挡本不应阻挡,其实也无法阻挡的生态进化潮流呢?

  同样的,由于审美愉悦和娱乐性愉悦在表现形式上有明显的区别,这些区别又最多地表现在美感与快感的界限上,因此,根据以上我们所论述的审美愉悦与娱乐性愉悦的本质的这些不同,我们可以确定,在艺术创作实践中,我们应该树立并遵循一些更富价值和启迪意义的创作观念,这些观念主要包括:①艺术家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在努力追求审美愉悦的同时,适当地表现生理快感的内容,让一定的生理快感参与到艺术创作和鉴赏之中是可取的,但,由于艺术是美的事物的杰出代表,它必须保证美的属性和本质得到最大化的彰显。如果在艺术作品中过多的表现性感和生理快感的内容,使欣赏者在欣赏艺术时,过多地将注意力放在自身或自身的感官上,就会削弱艺术的审美效果,最终使艺术变得庸俗而无法登大雅之堂。②为了使艺术作品成为真正的美的范式,艺术家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一定要处理好对欣赏者注意力的引导这个问题,努力使作品有吸引受众注意力的魅力,从而将欣赏者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客体上面而不是引至主体自身。在具体做法上,可采取诸如在艺术创作时应尽量以表现视听形象为主,对引起视听之外的其他感官快慰的因素的表现应尽量减少或避免;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应把如何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艺术作品所描绘的境界中来当作艺术的重点工作,而不能对此视而不见,而让观众在欣赏艺术品时,很自然就把注意力集中在自身,而无法对艺术作品倾注自己的热情和信心。③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要自觉遵守艺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非功利原则,不能为了某种明确的功利,如为财、为名等才去进行艺术创作,以保证艺术创作动机的纯结性。在艺术作品所表现的题材和内容上,要努力做到使艺术的非功利因素在作品中占据压倒功利性因素的优势等。

  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人既是理想的追求者,也是现实的实践者,要使一个人完全摆脱生存的功利性而只保留精神的非功利性是不可想象的。应该承认,在人的身上,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均不可或缺。这两种需求往往既互为补充又互为矛盾,是一个统一体。如果两方面的要求都得到满足,人就会有舒适感。如果人只获得了某一方面的满足,而另一方面的需求却严重缺失,就有可能导致人心身发展的不平衡,最终使人变成要么充满兽性,要么是空想主义者。学会娱乐和游戏,是人类向兽性告别,进化成人的一种标志。娱乐性活动所带来的愉悦,严格意义上说,它展示的是一种人兽合体的意象。人既有对美追求的本能,也有对快乐追求的本能,判断一种愉悦是审美的还是娱乐性的,正确的方法是:当我们对这种愉悦进行审视时,如果我们发现愉悦的源泉来自视听虚象或实象,而我们在观照时,我们的注意力较集中地倾注在对象身上而忘掉主体自我,那么它就属于审美的;如果我们快乐的源泉不是来自视听形象,而是形象所带来的诱惑,而且,这时候我们注意力的焦点也不在对象身上,而在自己身上或自身的某个感官器官上,我们此时只知有我,不知有他,那我们获得的,就不会是美感,而是娱乐性愉悦。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艺术创作不能也不应完全排斥娱乐性内容和目的,在艺术创作中适当地追求娱乐性价值是有积极意义的,例如,闻花的香可以强化对花的视觉美感。但,前提是这种花的香味必须是适度的,如果花的香味太浓,人注意的只是花的味道,以及自己是否受得了这种味道,而对花的形态、色彩一点也不注意,那他就不是在审美而是在获取感性认识。同样,如果在审美过程中,过分地重视人的感官的满足,尤其是视听之外的生理快感的满足,让那些对性、对其他感官的刺激的因素的参与压倒了视听参与,就会喧宾夺主,导致人在审美时注意力定位不当。如果人的注意力不在对象,而在自身或自身的感官上,人对对象的捕捉不用视听感官,而用其他感官,那么美感产生的前提也就丧失了,取而代之的,将是娱乐性愉悦或者生理快感。

  在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呼吁“为艺术而艺术” ,“为美而美”并不合时宜,但真正的艺术家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执着的美的信念,能够坚持原则,不怕困难,在利诱面前不为所动,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希望创作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真正美的艺术作品。

  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同其他生态因子的发展规律一样,都有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可以说,娱乐性是人摆脱动物的务实性本能而逐渐向审美性过渡的中间环节,也是人类与动物分化的一个分水岭。当人学会了娱乐,人的意义就开始得到彰显,而当人在娱乐时充分展现的是自由的心性,那他传达的就是美的符号。我们不排斥人的娱乐性需求,只是在对这种娱乐进行欣赏时,千万不要忘记,一定要使视听感官的作用明显大于和多于其他感官,使自己的注意力注意对方更胜于注意自我,只有这样,我们所做的观照才是在审美,由此获得的感受也才是审美愉悦。

  从娱乐性愉悦走向审美愉悦,体现的是人类生存状态境界的提升。在艺术实践中,要完成这项工作,观念的树立可能很难,但操作方法却不复杂,只要在艺术品的创作中尽量减少其他生理感官参与的成份,不断加大视听感官的组织功能就可以了。

  推荐期刊:《文化艺术研究》(双月刊)创刊于2007年,是由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主办的戏剧艺术刊物。发表最新创作整理的优秀剧本(包括现代剧、新编历史剧、经整理加工的传统剧),当代著名艺术家及艺坛新秀的艺术经验和勇于探索的心得,同时发表有关戏曲改革和现代戏剧创作方面的理论及有关戏剧史料等文章。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