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作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牢固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地位,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本文是一篇博士论文投稿范文,主要论述了高校学生党建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要]高校肩负着宣传马列主义,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有利于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有利于发挥党组织在各项工作中的引领作用。然而,现阶段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着党员素质不高、监督评价不科学、活动经费短缺与文化建设薄弱等问题。针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现状,应切实转变工作模式,提升党员素质,端正思想意识,完善考核制度,加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高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党建,党员意识,文化建设
一、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党建工作,在领导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充分发挥党建优势,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关乎国家未来发展改革,可谓意义重大。第一,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有利于党组织的自身发展。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要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必须不断吸纳优秀人才,发展壮大党员队伍。高校是当代中国优秀青年的聚集地,高校学生是党组织发展新生力量的重要源泉。学生党建工作担负着为党组织培养优质新鲜血液的重要使命。第二,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高校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其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坚定理想信念,进而适应当前文化发展全面开放的大环境。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就是在实践层面帮助学生领会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的重要性。第三,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学生知识丰富,思维敏捷,易于接受各种新鲜事物,但其政治立场与思想意识尚不成熟。高校党建工作能够确保学生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坚定社会主义方向,拥有乐观健康的心理,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三个自信”,自觉抵制歪风邪气。第四,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有利于高校的深化改革与国家的创新发展。深化改革与创新发展归根到底需要新型人才来实现,高校党建工作的加强,有助于转变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加快教学体制改革,净化学术风气,推动社会进步,为创新型国家建设铺平道路。
二、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党员素质亟待提高
首先,党委支部工作热情不高。部分高校党组织领导的理论知识不足,对于发展学生党员的工作流程、入党资料的填写规范尚不清楚。很多党组织领导干部由即将退休的高校教师,其他岗位提拔晋升的行政人员,或教师家属担任,由于缺乏党建工作经验,无法妥善处理党建事务。党组织领导自身党性意识薄弱,从事党建工作持为工作而工作的态度,工作热情低,缺少主动性。此外,高校党组织因工作压力大、福利待遇低,导致人员编制明显不足,党员素质普遍不高,党建工作者与学生人数不成比例,开展党建活动力不从心。其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不强。当前,很多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带有浓厚的功利性色彩,入党的目的是方便在校期间评优评奖,为将来毕业寻找工作增加砝码。平时个人习惯不佳,没有勤俭节约意识,在学生组织中摆出官僚主义作风,炫耀党员身份。党组织开展活动时,组织纪律涣散,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会场内随意接听电话,甚至找人代替投票,严重破坏了高校党组织活动的严肃性。更有一部分学习成绩不好、思想意识不坚定、参与社会实践不积极的学生,因与学院辅导员老师关系密切而成功入党。这些行为在学生群体中产生了恶劣影响,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无从发挥。
(二)制度规范亟需完善
首先,入党标准不完善。现阶段高校选拔学生党员时,大多以学习成绩作为主要依据,对于学生的入党动机、理想信念、道德素质及社会实践则很少考量,造成很多思想端正、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渴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学生因成绩没有名列前茅而无缘入党,反而一些学习成绩优异、没有考虑入党问题的学生被学院党组织直接吸纳的现象。高校学生的入党决定权完全掌握在学院党委书记与辅导员老师手中,专业课教师及全体同学的意见并未得到应有重视。党建工作模式化。高校党组织在开展支部活动时,多采取会议形式,因支部会议有严格的工作流程与人数要求,所以当遇到人数不足时,往往将一些与本次活动无关的党员召集过来,强行凑数,使得工作制度失去原有意义;党组织活动间隔太久,至少在一个月以上,造成学生党员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党组织活动与学生会、社团等组织活动相比,内容单调,形式单一,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因此造成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不强。其次,考核评价不科学。高校学生在入党之后,缺乏后续的监督考察,致使许多学生入党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能发挥带头作用。党员评价指标以纵向上下级为主,忽视横向同级,评价内容较为抽象,多是对党员近期学习、生活、思想及工作等方面的笼统考察。定性指标多,缺少量化标准,且考核内容没有与党员的中心工作相联系,评价结果也不涉及奖惩制度,这些都不利于科学评价学生党员,无法将其积极性充分调动。评价标准整齐划一,没有考虑到不同层次、不同学院学生党员之间的具体差异,一刀切的评价方式势必会使评价结果的信度下降。评价方式以听取汇报为主,没有深入到基层调查实情,没有将教师与同学的意见纳入评价机制,对学生党员的评价不够客观。
(三)文化建设亟需加强
良好的文化氛围对高校来说十分重要。大学生正值好奇心重、思想意识不坚定、价值观念尚未定型的时期。当前形势下,西方消极、反动的不良思潮时刻在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国内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正之风也此消彼长,这极易造成高校学生思想意识混乱、立场不够坚定、价值观念扭曲。当前的学生党建工作在应对意识形态问题时,作用发挥太少,没有给予正确的思想引导。由于高校文化建设相对匮乏,互联网监管存在漏洞,使得大量垃圾文化、黄赌毒信息充斥着整个校园,严重腐蚀着学生的思想意识,对新形势下的学生党建工作带来挑战。
三、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对策
(一)提升党员素质,转变思想意识
提升高校学生党员素质,要着力于提高学生党员的政治觉悟,使其充分意识到服务群众是党员的宗旨所在,培养其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高校党建工作者要紧跟党中央指示精神,用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转变传统思维方式,充分认识到到党建工作对于大学生、高校及国家的重大意义。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党员主动抵制错误思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其自豪感与归属感。要以服务师生为准绳,加强党员群众双向沟通,及时将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与意见建议反馈给上级党组织,让广大学生以学生党员为榜样,思想意识紧跟党走,逐步完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二)创新工作方式,完善制度规范
要转变过去学生党建工作重视理论教育、轻视应用实践的工作方式。一方面,要继续深入学习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另一方面,要多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党员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深刻领会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高校党组织要向学生党员讲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制定与实施的背景、缘由及目的,尊重学生党员的知情权,便于高校党建工作顺利开展。在教育方式上也要转变,不能单纯以讲授为主,而应采用老党员老红军讲故事,观看红色电影、走访革命老区,情景案例教学等新形式,以此提高学生党建工作效果。高校在发展新党员时,要将学生的政治理论、知识水平、思想道德、实践能力与入党动机等因素都纳入考核范围,确保在学生队伍中选出优秀人才与骨干力量,带动周围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以学生党员为榜样,净化高校风气。选拔大学生党员要经过学生民主推荐、支部教师考察、全校公示评议等程序,确保每位选拔出来的党员都能经得起检验,让人信服,避免出现“一言堂”现象。要进一步落实监管制度,对入党之后的新党员进行持续监督检查。对大学生党员的优秀事迹,应树为典型,加以推广;发现大学生党员的不足之处,应及时指出,督促其尽快改正。考核评价要实行动态机制,随着中心工作的转变而及时调整,将考核标准尽可能量化。党建工作的计划安排、活动经费、人事安排等要公开透明,发挥群众监督的约束效果。此外,考核标准要既有基础性指标(即根据不同层次党员的工作内容制定标准),又有弹性指标(即鼓励各党委支部根据自身实际,开展特色党建活动),发挥广大学生党员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党建工作方式,以便今后逐步推广。党建工作要受到党内外的双重监督,确保在阳光下运行。
(三)拓宽党建平台,加强文化建设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进步,新兴网络平台不断涌现,微信、微博等逐渐走进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型交流平台,具有成本费用低廉、传递速度快、共享性强、普及率高、实时双向互动等优点,深受高校学生喜爱,普及率更是接近100%。新形势下的学生党建工作应与时俱进,随着科技进步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及时拓宽工作平台,充分利用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兴平台,开展党组织成员联络、党建党史知识放送、时政新闻播报、疑难问题解答、在线选举投票等活动,实现党务工作者与党员之间双向互动交流,打破时空局限,拉近彼此距离,将高校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充分利用,解决学生因学业繁忙而无心长时间参加集体党组织活动的困扰。弘扬社会正气,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学生党支部要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了解大学生党员近期学习生活情况,分享成功经验,查找自身不足,通过彼此间的沟通交流,达到不断完善自我的目的,为今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确立方向。高校党组织要积极组建党员宣讲团、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机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号召学生党员紧跟中央,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来指导具体工作,带头传递社会正能量,牢牢树立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
博士论文投稿期刊推荐:《高等教育研究》作为高教研究类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杂志注重学术性、前瞻性和时代性,在长期的办刊实践中形成了注重反映高教研究前沿的学术动态,大力倡导不同观点的学术争鸣,特别重视扶植中青年作者,积极加强与海外专家学者的联系等办刊特色。杂志不定期地组织各种专题研究,刊登的论文具有选材面广、观点新颖、针对性强和勇于探索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