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物理教师职称论文发表了物理化学激励性考核体系的构建,物理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提高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要依靠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很有必要对无话课程考试方式进行改革,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实现物化教学的目的。
摘要:本文提出采用“全面化,全程化,扩大化”的物理化学考核体系,全面地衡量学生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改善学生学习僵化的现象,并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时紧缩的条件下保证教学质量,真正实现物化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物理教师职称论文,物理化学,考核方式改革,自主学习
《物理化学》课程是化学、材料、环境相关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物理化学的水平在相当大程度上反映了化学发展的深度。实践表明,具有较好物理化学素养的大学毕业生,适应能力较强,“后劲足”[1]。因为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他们容易触类旁通,自学深造,开辟新的研究阵地。检查《物理化学》的教学质量主要依靠考试这个手段,因此考试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和积极性有很强的导向作用[2]。但目前传统的考试形式无论在考试内容上和考试采用的方式上,都远未达到全面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和激励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其弊端显而易见。
一、物化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1.是实现物化教学目的的需要《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需要达到三个目的:(1)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2)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考试一般只注重检测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等这类偏重于靠记忆的内容,在衡量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所占的比例较小,而对于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衡量则更是极为有限。因此学生为了应付偏重基本理论知识的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普遍存在作业抄袭、考试突击的现象。而且由于针对记忆性的知识进行突击应试,考后能记住的不多,学生真正能从课程中学习到的东西非常有限。不仅对于实现第二、第三个教学目的基本毫无助益,对第一个教学目的的实现也帮助有限。因此对考试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改革是改变这一现状,真正实现物化教学目的的需要。2.是课时紧缩下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需要在现今高等教育改革提倡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人才的背景下,高校各专业很多课程都面临着教学课时减缩的问题,以我校《物理化学》课程为例,原来化学类专业理论讲授120课时,经过一压再压,已减到80课时。课时的大量压缩对教学效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仅靠一味减少课程内容这一方法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也违背对学生培养要“厚基础”的目标。对物化这门概念多、公式复杂、内容抽象、理论性强的课程而言,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保证教学质量的难度更大。此外,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物理化学的理论层面和应用层面的内容不断拓展,在原本课时就紧张的条件下,将物化发展的前沿内容大量地引进课堂显然更不实际。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鼓励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更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如今网络教学资源丰富,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提供了很多优秀的材料。但现今的学生面临的诱惑较多,心态比较浮躁,很多时候对学习的惰性较大,在课堂上教师还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而在课外,单靠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制力进行学习是不现实的。而且传统的考试方式,并不注重考核学生对课程相关的课外知识的获取,造成学生的关注点只在于课堂上的内容甚至只有教师划定的重点内容,使我们的学生学习越来越僵化。因此提供相应的考核激励措施,对监督学生课外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非常必要。综合以上两点,考试内容和方式的改革是真正实现物化教学目的,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加强教学质量的保证。
二、构建综合衡量学生素质、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全面化、全程化、扩大化”的考核体系
1.开、闭卷考试结合实现考核的全面化为真正实现物化教学目的,考试应能全面衡量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逻辑思维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理论知识偏于记忆,因此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能比较理想地衡量学生的掌握情况。而对于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可采用开卷的方式进行。开卷的试题可偏重于一些现实的问题。例如,让学生利用克拉佩龙方程分析为什么可以采用细铁丝切割冰块?根据溶胶的光学性质分析路灯为什么用黄光,而不用绿光?根据稀溶液的依数性,在气温很低的情况下,工地上要防止砂浆结冰,可采取什么措施?等等。这类现实问题可以训练学生采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现在的大学生,要求他们通过死记硬背公式和定律的方式通过考试,显然和目前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不符。并且,在学生离开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后,所需的具体公式及相关的信息尽可以通过查阅书籍和调研文献来获得,主要是依靠他们专业性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来解决问题[3]。因此考试中记忆性知识点比例应适当降低,更偏重于知道该用什么公式、定律解决而不一定需要具体的背下这些公式。2.注重平时考核的全程化我校物化课程的讲授时间一般为一个学期,对于这门难度较大的课程,除了考勤和作业作为平时成绩外,一个学期的时间长度若只采用期末一考一锤定音的方式确定成绩,无疑会加大学生期末的压力,并且会助长学生考前突击的不良风气。而对于有些院校采用的“多考”的方法,即平时多次小考、期中考加期末考的方法,在我校物化课时被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也并不适用。采用全程化的考核方式,将考核融入平时的教学过程,即从课程开始直至期终考试结束的时间内,从考勤到作业情况、课堂问题的回答、网络平台的教学互动、参加期终考试等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纳入考核的范畴,并且适当提高平时教学环节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减小期末考试成绩比例,是在课时紧张条件下促使学生注重平时学习的有效手段。课堂提问和网络平台的教学互动可帮助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但要得到学生的回应,需要给予一定的激励,我们精选一些题目作为课堂提问和网络互动的问题,并以一定的比例计分统计到课程成绩中,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这一措施使得学生更注重平时的学习,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考试突击复习的现象。采用的计分比例为期末考试60%-80%,考勤10%,作业10%,课堂提问采用抢答方式,网络平台则是每人发消息的方式,分别占10%,每个题目按难易程度计分,这两项每项每个同学最多能计到10分。两部分若是一共能拿到x分,则期末考试的计分比例按80%-x%计算。3.从课堂到课外,从基础理论到前沿知识的扩大化为鼓励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对课程相关的课堂计划外的内容的考核可以以网络平台教学互动的方式进行。这一部分可以是与物化有关的前沿知识,比较热的研究课题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这些研究前沿的梗概,详细的内容让学生在课外自主查找资料了解,并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提出一些问题以掌握学生在这方面的了解程度,按上述比例计分给予鼓励。让学生不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能自主地查找资料了解课程相关的前沿研究,使学习的形式更多样化,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改变僵化的学习模式。传统的“一考定成绩”的考核方式除了不能帮助实现教学目的,全面衡量学生能力之外,对学生自主学习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反而滋长了学生急功近利、敷衍过关的心态。通过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全面化、全程化、扩大化”地对学生掌握的理论内容,逻辑思维及分析能力,自主学习等进行全面的衡量,对有效地提高学生素质,在课时减缩条件下保证教学质量,真正实现物化教学目的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盘良.基础课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几个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6(5):13-14.
[2]王国平,方文军,许佩新.物理化学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3(3):28-29.
[3]周鹏,丘会华,周建敏,等.物理化学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J].广州化工,2014,42(14):208-209.
作者:利明 刘铮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推荐期刊:《物理教学》(月刊)创刊于1978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的物理教育专业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