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教授论文范文高校学生管理现况及方法

时间:2016-08-07分类:教育理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管理制度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高校也不例外,每个高校都会在发展过程中针对学校管理进行研究。本文是一篇教授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高校学生管理现况及方法。

教授论文范文

  摘要:近几年,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校学生的管理模式也在逐步提高,并且已经成为学生思想教育和学校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新问题、新任务,重点对在新形势下怎样建立高校学生管理机制进行探讨,并为全国示范高职院校推进辅导员的管理工作提供了几点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学生管理,大学生,管理机制,辅导员,多元化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逐渐发展和不断深入,高校学生的管理模式正在逐步提高。2006年11月以来教育部和财政部着手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计划,全国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新问题、新任务,在高校学生管理机制的建设上做了几点探索。

  一、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分析

  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高等院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展现着院校的面貌,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目前,各大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籍管理。包括对学生学籍信息管理,课程考核及成绩的管理,毕业资格的审核工作等。二是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包括学生思想政治、日常学习、宿舍生活的管理工作等。三是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管理,这是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四是校园课外活动的发展,目的在于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五是关于校园秩序方面的学生管理工作,诸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勤工助学和奖学金助学金贷款评定和发放等。然而,传统的、单一化的辅导员通过运用奖惩手段进行管理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且弊端逐步体现。高校学生管理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存在滞后性,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在管理方面以“管”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传统的模式去管理学生,不能引导学生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二是不够尊重“95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能正确对待“95后”思想上的差异。独立与依赖、自信与脆弱的矛盾并存,“95后”有种种我们看不惯的行为和性格特点。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去正确引导他们,尊重个性发展。三是缺乏引导式的管理模式。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与发展,特别是面对新一代大学生自身的性格发展特点,这些新的变化形势使得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日趋复杂。高校在学生管理机制方面要顺应新形势的发展,与时俱进的建立多元化学生管理机制。传统的、单一的管理模式会无形的疏远学生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命令式的管理模式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有时候甚至激起了学生的逆反心理,起到了反作用。可见,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实行多元化管理机制,努力构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二、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高校学生管理机制的探讨与途径

  (一)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

  当前,95后已经走入大学校园并成为大学生的主力军,如何有效的开展大学生管理工作,应当先从对这一代人的个性特点着手分析。95后的一代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在“四二一”的家庭模式下,大多都是集祖辈和父母的关爱于一身,在日常事务和经济上对家人的依赖非常大,因此他们在步入大学之后,团队合作的能力、与人分享的能力较差。优点是95后个性张扬、注重独立性、喜欢标新立异并富有创造力。面对独立与依赖并存、自信与脆弱并存、个性生活与团队生活并存的一代人,高校的教育管理者必须在管理方式上多元化、新颖化。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向转变,从“管是为了不管、教是为了不教”的思路出发,努力构建一种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突破”的新模式[1]。

  (二)新形势下高校多元化管理机制的创立

  在当今形势下,高校在学生管理方面针对改革创新存在着滞后性,应当建立一种多元化的管理形式,通过不同的理念和模式去引导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具体的管理制度可从下面几点进行创新深化:1.以人为本、制定人性化管理机制高校管理制度的创新完善要建立在尊重学生和保护大学生权利的基础之上,做到学生管理制度的合理化。建立规范化、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才能让其具有可实施性和可持久性。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宿舍的日常管理一直是院校整顿的难点和重点,我们应转变观念,将大学生“宿舍区”逐渐向“学生社区”转变,并相应的成立大学生自律委员会、楼委会,让大学生自己参与社区管理。从而,学生成为了这一社区的主体、主人并逐渐树立起了主人翁的精神,增强了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高校学生社区就是这样一个人性化的管理平台,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让社区成为这类人群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重要场所。这样的一个平台其实是大学生实现自我完善、自我管理的一个实践课堂。在这个课堂中,新的管理模式彻底的改变了传统的“管治”局面,充分的调动了大学生的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并且以制度形式进行固化[3]。身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我们应当朝着这一管理方向努力,提供给学生这样的一个平台,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机制,逐渐培养起学生成才服务、自我管理的理念;以思想和心理指导为前提,通过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稳定的大学生社区文化基地,构建起学生自我管理组织;不断指导学生提升服务质量,使大学生社区的发展与高校的全面发展目标统一、共同进步[4]。2.丰富模式、制定吸引学生兴趣的管理机制网络工具之所以能够吸引高校大学生和辅导员的关注是因为其主体的多元性、其内容的新颖性和其目标的广泛性。网络产品的魅力在于它本身的快速性、便捷性、趣味性等特征。例如在学校这个环境中,我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第一时间发布或者接收信息、图片,这些信息、图片可能包括集体的消息、活动的资讯甚至学生的个人生活内容。另外通过建立的微群还能够把同一个专业的学生聚集起来讨论大家感兴趣的事情,其内容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微博、微信这样的网络平台可以成为高校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的新工具,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是它可以迅速传递班级、系部信息,提高办事效率。高校的班级、宿舍划分一般都是以专业为划分标准的,有时由于特殊原因无法迅速通知到所有同学展开相关工作,而辅导员利用这样一种网络流行工具进行工作的安排,就可以增强班级和系部的组织力。二是这样的一个网络生活平台可以让管理者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管理者面对这样一个年轻的群体,在方法上要有多样性。学生在微博、微信上发布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看法其实都是他们对当前一些事物的真实感受。学生工作者要经常关注学生细微的思想变化,以便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当然,前提是这要依靠管理者敏锐的观察力、洞察力。三是这样的网络工具可以引导学生分享生活经验、学习心得等,从而提高整体专业学习水平和心智成长。平时高校辅导员如果能引导学生充分、合理的使用这一网络平台,鼓励他们多通过微博、微信向同学分享一些在生活或者学习中的问题,总结问题解决后的经验和方法,那么,无论是对自己还是他人甚至对整个集体、整个学校都是各方面受益的事情。

  三、辅导员对建立多元化高校管理机制的重要性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上、前途上、心理上、管理上的重要伙伴,也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融洽决定了学生和学院发展的前途,而正是管理机制决定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模式。多元化的管理机制强调管理者要以人为本,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考虑的管理信条。辅导员应在工作中把教育和服务、管理和关心结合起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体制。建立一个多元化高校管理机制是大势所趋但也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的高校辅导员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管理模式,用极大的热情和积极的探索精神反复实验并及时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弥补这一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只有这样,高校多元化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发展才会顺应新形势的发展,从而促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的细致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李玲.试论90后大学生与高校管理模式的途径[J].教育创新,2009(2).

  [2]刘奉越.国外对成人教育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特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6).

  [3]薛沛建.美国大学后勤管理——中美大学后勤管理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王建.浅析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科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23).
  教授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当代教育科学》主要任务是探讨初、中等教育教学规律,普及教育科学理论,总结教育实践经验,荟萃教育科研成果,传播教育改革信息。《当代教育科学》被北大1996版核心期刊、北大2000版核心期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收录。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