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各方面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我国针对各个人群也开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论是小学还是大学,亦或者是工作之后的人员,都会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本文是一篇政工师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道德。
摘要:作为国家层面和高等学府具有思想引领性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公共必修课,一直以来被人们贯之以先锋模范的作用。但实际上在高校大学生心目中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尴尬位置,被大学生束之高阁。在课堂上、在社会生活中,不能起到其应有的实用价值。为什么会出现曲高和寡的现象呢?究其原因,是否在于讲授这门课程的时候,一直在忽视人性最基本的需求呢?笔者认为,谈思想谈道德都不能忽视人性与利益。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一是道德的前提(人性)、二是道德的基石(见利思义)、三是道德的载体(厚德载物),来进行论述人性、利益与道德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传递一种理念,启发一种思维,使学生们能够找到未来人生中“人性、利益、道德”三者之间的最佳契合点。
关键词:道德,利益,人性,思维
“课堂讲授有纪律,学术交流无禁区”是对教师们授课的基本要求,作为教师我们要始终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旗,明白无误地告诉广大学子,道德的应用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但过度的高大上讲法早已使这门课程饱受病垢,使学生们怨声载道,使讲授这门课的老师苦不堪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书中的语言属于官方语言,如何能够做到使书中的精髓内容通俗易懂,使广大学生能够容易接受,又符合社会发展的所需呢?就要从人性与利益的角度出发来释义。
一、道德的前提:人性的基本层次
在个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当代社会,谁也无法抹去人们对利益的渴求,因为利益不是虚无飘渺的东西,它是人们能够实实在在感受到的存在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所以讲授这门课的基点,是要接地气,不否认人性中的基本需求,即不否认个人利益的存在,从而以此为切入点来解释道德,提高思想。只有这样,这门课程才能真正深入学生当中,才会真正起到思想航标的作用。
(一)人性是道德的前提
在人性中有善亦有恶,道德能否认人性的存在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人性是道德的前提,它不是路人甲乙丙丁,也不是我们可以随意忽视的东西,无论人性善与恶都构成道德。数千年前的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今天依然是道德的基础,依然直指道德的发展,依然是夯实崇高道德的基石,依然有其现实而重要的存在价值。人性不同于天性,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在天性中无所谓善恶,没有人是天生的好人与坏人。但长大之后的人却有百样,有好人与坏人之别,这就是人性本质的使然。
(二)利益是人性的起点
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时,曾经问过学生一个问题:“你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在什么时候?形成了什么?”大多数学生对这个问题没有自己明确的答案。也曾问“如何看待金钱等于成功”?少数学生的回答倾向性比较负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们形成了比较负面的三观理解,把简单的金钱富有看作成功呢?也许是社会环境的因素,导致了人们思想的混沌。然而我们不能一概否认人性的弱点,即利益对人性的冲击。木心先生曾言:“群众没有观点。”所言极是,这如同利益一样,在人性中,人们对待利益少有观点,只有直觉,只有行动;就如同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的区别一样,理想中的我善良,现实中的我现实;也如《甄嬛传》中的甄嬛与《大长今》里的大长今,两人初入宫时都很善良,而到最后长今依然那么善良。那长今的利益诠释了什么?长今充分诠释了人性中的善,也是她追求的利益所在即善与正义;甄嬛变得比谁都会耍心计,这是为了自保,也是为了利益,你说甄嬛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恐怕这个不能简单的下定义。但无论何种利益,都是以人性的选择为出发点的。
二、道德的基石:见利思义的二层次
人性是道德的前提,利益是人性的起点。无论人性好与坏,都是属于道德的范畴。如何扩大善道德,扩大道德的基石,抑制负道德,同时又能满足人们对利益的基本需求,这要求我们做到“见利思义”。“见利思义”与“见义思利”两者并不是对立的,像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只是我们已经过了那种只强调义,而忽视利的年代,充分尊重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与渴望,符合道德的发展规律。
(一)道德的见利思义
道德的见利思义,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正道德的中坚力量。“见利思义”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见利”同“仓廪实、衣食足”同属于利的范畴,而“思义”与“知礼节、知荣辱”同属于义的范畴,两者都是道德的调节范围。“见利”充分肯定了人们对利益的渴望与追求。“见利”能保障人们的基本需求,也能满足人们的更高追求。但如果只强调“思义”,过度拔高道德,忽视人们的利益诉求,道德就没有了存在的基石。对待利益,道无禁止即可为,这是因为道德是利益的基础,而且利益也受法律底线的制约。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强调不讲利益,只讲道德的高格调言论,否则道德就如所谓的婚姻围城一样,不明就里的城外之人想冲进去,困于道德的城里人想逃出来。
(二)利益的道德教育
光强调道德,有没有副作用?钱钟书老先生曾言:“上帝要惩罚人类,有时发一场洪水,有时来一场瘟疫,有时就派个道德家下来。”这表明光强调道德也是有副作用的,过度强调高大上的道德,以致普通人达不到,就会导致人们对道德的背离,导致道德的崩塌。道德与利益的教育不是简单选择,不是舍利保义,这种单一选择肯定是不符合时宜的,二者是可以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当然我们要阐明道德的基础性,这是因为智慧不能弥补道德的缺陷,但道德却是可以弥补智慧的缺陷。所以看待利益,获取利益都要有度。同样,看待他人利益也不需要用放大镜,放大至无以复加,使他人本身利益的获取受到不应有的限制,受到道德的非理性禁锢。
三、道德的载体:厚德载物的三层次
如何才能“传递一种理念,启发一种思维”,使学生们能够在未来生活中找到“人性、利益、道德”三者之间的最佳契合点呢?“厚德载物”或许就是道德最好的载体。
(一)厚德与载物
曾有学生在我的思修课作业上留言:“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我的答复很简单:“厚德载物。”这个解读与通常的释义并不相同,而我只想表明一个观点,即你有厚德并不会吃亏。如果你有厚厚的德,就会给你带来实际的物质利益,这种事例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如汶川大地震某凉茶的亿元捐赠,引发大众对该产品的疯狂购买,以至于出现让“货品下架”的另类购买说法。这是否是企业的“厚德”换来企业“载物”的直实写照呢?又如雷锋之所以被后人所铭记,不正是因为他的德之行。马克思曾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如何看待这句话,毫无疑问道德属于哲学的范畴,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满着道德的痕迹,如一次让座,一个微笑都能温暖他人。这就表明道德哲学并不仅仅只是解释世界,也是完全作用于生活的。因为道德从来就不是空洞的,是要实实在在落到实处的。生活中需要各种利,既有精神利,也需物质利。如何避免只物质非精神,这就需要我们做到真正看懂利、践行利的真正价值。利是改善生活的手段,而不应是人类的最终目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改变世界。同样厚德带来的不仅仅是丰富的物质,也更加净化人们的人性与心灵,因为这种精神富足是物质富有所不能比拟的。
(二)道德认同的知与行
曾问学生:“你们希望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里?”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学生们的答案是如出一辙的,都希望生活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当中。然而在课堂上,我所讲过的某些观点,学生们会有自己的见解。他们认为我说的,与他们现在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并不相符,甚至有同学直言,说我把社会讲得太过于美好了。对于学生的这种看法,我做出了如下回应:“如今的中国确实存在着各种问题,但中国一直在高速发展也是不争的事实,你们认为老师讲得过于美好,过于理想,或许老师现在所说的某些话,你们可能都不太爱听,也不太相信。但在未来5年或10年后,你们一定会反复跟你们自己的孩子说,现在老师跟你们说过的同样的话,难道你们对这个会有疑问吗?你们能够对你们的孩子说这个社会如此怎么样现实吗?”我的反问式回答,学生们是无可反驳的,对于这点学生们也是高度认同的,这或许是我们能够给予学生们的最简单的讲解。然而存在的问题也很严重,即如《捉妖记》中演员姜武的回答:道义我讲,但我不做。学生们普遍也存在着这么一种现象:“即学生们认同我所讲的,但他们不会去做。”这或许不是单在思修课上所能解决的问题,这是一种社会不良现象,也是社会共性。社会的改变不可能一朝一夕,然而我们要有信心它会改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有“最后一公里”的说法。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只有一张讲桌,是更容易变成零距离的。但在现实中,就算老师走下去,学生们也不会有任何反应,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很严峻的问题。是学生从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听过了太多高大上的教育观点,而致学生们麻木不仁,还是社会现实使学生们已不再相信道德的价值,而只追求利益的存在,这始终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所应该直面的基础层面。如果不能关注解决学生心目中的这种困惑,再多的道德教育也只是说教,不会使学生们产生任何思考,更难于让学生们去相信与践行。
参考文献
[1]论语译注[M].杨伯峻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
[2]孟子译注[M].杨伯峻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
[3]唐凯麟.西方伦理学名著摘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4]春秋左传注[M].杨伯峻编著.北京:中华书局,1981.
[5]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6]太白诗经[M].长春:吉林出版社,2005.
[7]卢梭.爱弥儿[M].方卿编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政工师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政治指导员》杂志创刊于1982年,徐向前元帅题写刊名,被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定为“全国百种重点期刊”,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列为“全军部队必订期刊”。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期刊奖”、“全国百种重点社会科学期刊奖”、“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期刊奖”、“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