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农业经济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和中国梦

时间:2016-07-22分类:农业工程

  这篇农业经济问题发表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和中国梦,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同志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实现中国梦必将解决“三农”问题,论文首先分析了21世纪“三农”主要面临的问题和战略。

  摘要:针对当前三农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解决三农问题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和对应策略,以期为实现中国梦和振兴三农有所启发。

  关键词:农业经济问题,农村劳动力,途径方法,中国梦

  一、21世纪“三农”主要面临的问题

  (一)中国农业的目前现状

  中国农业的发展水平相比于发达国家,不管在技术上、农业的基础设施都相差甚远。技术水平低,农业的基础设备差,农业的生态环境差,很难抵抗自然灾害。同时,中国农业发展的自然环境资源约束十分突出,中国人口多,土地少,资源的匮乏。随着21世纪口的猛烈剧增,中国人均的耕地面积1.5亩。随着21世纪中国人口高峰期的到来和城市面积的增加,耕地面积将更加严峻;第二是水资源缺乏,预计2030年后,缺水将会越来越严重,农业用水形势将更加严峻。中国农业目前存在很大矛盾与新的问题。

  (二)农民的经济的收入少

  近年来农产品出现阶段性的过剩,农产品销量低,价格低于劳动力,导致农民的收入低,目前我们的农场品处于供大于求的阶段,体现了产品多,优质品少,这将导致农产品价格不断下滑,并且将导致难销的状态,这就大大影响经济的增长。

  (三)农村经营规模小

  农村几乎都是小户经营,规模甚小。使得农村很难实现大规规模经营和效益的获得,再者土地的分散,农业资金的匮乏,严重阻碍我国农业发展。农产品价格高,缺乏市场的竞争力,更加约束农业后期的发展,所以解决农村经营规模小,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最关键步骤的。

  (四)乡镇农业发展缓慢

  随着乡镇农业发展的缓慢,城乡差距逐渐拉大,曾经靠农村经济发展的乡村已出现下滑趋势。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经济的不景气,外出务工的农民回到农村,导致农民对农业的大幅度依赖,城乡的差距在逐渐的扩大,这将直接影响到消费扩大的重要因素。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城镇发展艰难

  由于人多地少,人均耕地的减少,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主要是靠非农产业,只有彻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解决“三农”问题,客观分析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内部主要问题和困境,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二、21世纪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

  (一)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确保经济稳定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耕地不断减少,人多地少的矛盾将会突出,农业在社会中的发展性将决定了中国在国际竞争中所占的位置。中央反复强调粮食农业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中国处于人多地少,因此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必须客观的面对粮食安全性,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保证粮食的供求平衡,客观面对粮食供应形势,采取措施调节粮食生产,这样才能确保全国经济以及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二)全力推进农业文化的生产

  农业产业文化是随社会的经济需要而产生的,在改革初期,实行家庭承包制,其制度具有长期可发展的潜力,将任务分配到每个家庭中,必须进一步发挥其潜力。将规模小,经营范围小摆脱,走向高效,摆脱传统的制约,农业生产化将解决这个弊端,进而提高农业的产量。

  (三)创建新型的农业科技技术

  现代化农业,是以科技为基础的农业,在世界农产品的竞争下,原是以价格为竞争,正在转变以价格、质量、科技为主的全方面竞争。因此,要着眼未来农业的发展,必须加强农业科技化的创新,加强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使农业创造出新型的科技体系,农业科技跃居世界前列,国家对农业的质量要求将更加重视。21世纪,中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将依附现代科技,将科技运用到农业中,提高农产品技术。大力发展农业教育方面的研究,以科技为主,为农业事业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才。加快科技体制的改革,通过承包、租赁、以及转包等多种形式,实现科技农业化,将科技和农业合作,大力发展农业标准化的产生。

  (四)加入WTO,发展农业优势

  加入WTO,改变农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将农业经济机构进行调整,从而有利于更大范围的吸纳外资金。可以学习发达国家的农业经验,进行学习并改进农产品的质量,拓宽农业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农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提高农业效益。人多地少是中国农业的基本国情,只有通过合理分配,相互合作,才能打破地区农业区域的界限,只有注重农产品的加工,形成一些高科技技术产业,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成特色产业,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

  (五)提升城镇化的建设速度

  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既要注重其内部问题,又要注重解决外部条件。发展小城镇是推进中国城镇重要的途径,小城镇建设要合适布局,合理规划,把重点放在有潜力的城镇中去,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挥农村地域的经济优势,这样中国经济将可获得持续可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大城市大量的引进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城市建设的完善,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的人群数量越来越多,这样将大大提升城镇建设以及很好地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三、实现中国梦,“三农”是基础

  (一)农业现代化在实现中国梦中的地位及作用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社会主义特设道路,中国梦的核心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现代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十几亿人民有饭吃,让亿万人民进入小康社会,将农村建设成农民幸福的家园,推出“三农”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指标。

  (二)如何让亿万农民同步进入小康

  过上小康日子是中国农民的梦想,同时也是党的目标。在习近平主席讲话中提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只有农民工富裕了,工农乡镇共同发展,才会共同走上建设小康,实现中国梦。体现在农民的收入快速增加,从1949年到2012年,全国人民人均收入从44元提高到7917元,这将是经济的一个提升。农民生活水品提高,人均的消费从62元提升到6000元,短短几十年,就可以看出消费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5亿减少到3000多万,是一个很大的改变。

  (三)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中国梦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家庭收入,改变传统农业,拓宽农业功能,培养新的收入,加速改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保证农产品价格合理,增加产量;让在外工作的劳动力积极返乡回家创业,加大培养农业技术,提高技术含量,将农民工工资稳定提升;加大农业的补贴,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加,大幅度增加农民生产和收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加农民财产的收入,将土地承包制落实到人头,将会给农民带来可观收入。

  (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好家园

  新世纪以来,农村的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在发展中不平衡,不能找到发展的问题所在,工农城乡的不平衡是目前经济的主要构成矛盾所在。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应该加大统筹城乡的发展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建设中。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掌握好生产发展、文明生活、公正的管理、村容整洁,这是中央主要提倡的目标,首要的是解决好农民工的生活问题;再者就是解决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将城市公共服务做到最好;最后,就是解决好城乡要素不平等问题,实现城乡一体新型城农关系,从而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李明.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1-6.

  [2]王璠.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探索——自十六大以来[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1-7.000476-02

  作者:张谦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阅读:现代农业科学杂志绿色发展理念下巴州区生猪养殖业的经验借鉴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五个重要理念之一,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就是绿色生产方式。本文是一篇现代农业科学杂志投稿的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绿色发展理念下巴州区生猪养殖业的经验借鉴。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