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蒙古族学生的语言使用及态度问题

时间:2016-05-21分类:教育理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语言面对新的语言环境,语言使用和态度会发生整体变化。作为蒙古族文化传承的接班人,蒙古族学生是发展蒙古族文化和语言的先锋军,在语言和文化传承中肩负承上启下的衔接使命。本文是一篇社科研究生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蒙古族学生的语言使用及态度问题。
  摘要: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承载了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精髓的产物,也是民族文化身份的具体体现。在普及普通话的大环境下,蒙古语的使用情况备受冲击。通过研究当今蒙古族学生对语言的使用情况和态度问题的探讨,希望寻求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平衡之道。

  关键词:蒙古族学生,语言使用,态度

  在复杂的语言使用环境中,蒙古族学生如何选择使用和对待本民族语言文化值得深入考察研究

  一、蒙古族学生语言使用现状

社科研究生论文

  1.蒙古族学生在家庭中的语言使用

  蒙古族学生中蒙授生在家庭中的语言使用具有代际差异,针对不同的谈话对象,语言的使用也有所不同。蒙古语的使用比例以谈话对象的年龄次序从年长到年幼依次递减。调查表明,87.2%的被调查学生在与祖父母谈话时会使用蒙古语,与同龄人交谈时使用蒙古语的比例则降低为64.3%,在家庭中只用普通话交谈的人仅为3%。这源于蒙授生的成长环境,在以家庭为第一课堂的成长环境中自然习得的蒙古语作为家庭沟通的主要工具,水平自然较高。

  蒙古族学生种汉授生在家庭中则以普通话和双语交流。与祖父母交流时多用蒙古语,与父母交流时多用双语。汉授生大多生活在蒙汉杂居地区,由于成长环境原因,在年幼时接触到汉语和蒙古语,进而形成双语环境,但由于成长环境和普通话的普及,第三代家庭成员则基本以汉语为主,汉授生相对汉语水平较高。

  2.蒙古族学生在学校中的语言使用

  在校内,与教师、同学交往过程中,蒙授生的语言使用排列依次为:双语、蒙古语、汉语。以前两种为主,使用普通话沟通交流的蒙授生极少。而汉授生在90%的情况下选择普通话进行交流,只有不足10%的学生使用双语交流。在购物、办事、图书借阅和就医等情况下,则多数使用普通话,少数选择双语交谈。在校内的正式场合,普通话的使用率和蒙古语的使用率成反比趋势变化,此消彼长。校内比较私下的场合蒙古语的使用相对较为频繁,公众场合下,多使用普通话交流。蒙古族学生对语言的选择与在校内交流对象的关系程度、交流目的和环境气氛有关。对陌生人,不了解对方语言环境的情况下使用普通话,对熟悉的人针对具体的情景选择相适应的语言。蒙古族学生在校内人际交往过程中,会首先考虑对方的语言环境和接纳程度,根据适当的关系和对方知识水平做出适当的选择。

  3.蒙古族学生在社会上的语言使用

  普通话是蒙古族学生在社会上语言的第一选择。在社会上,蒙古族学生使用语言大多数是在购物、问路等情况下,与陌生人之间的语言情景。蒙古族学生大多会考虑接收者的语言环境,这时蒙授生和汉授生的选择都是普通话,只有在具有浓烈民族风情的小店、餐厅活动时,才会有选择性的使用蒙古语。由此可见,交际范围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蒙古语、汉语、双语的选择和使用。交际范围越大,蒙语、双语的使用几率越低,反之,交际范围越小,使用几率越高。

  二、蒙古族学生语言使用态度

  对蒙古语的发展前景,绝大多数人相对乐观,其中50%左右的人对蒙古语的发展持有坚定的信心,另50%则认为在民族内部,蒙古语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这表明蒙古族学生对蒙古语的使用态度既充满感情与期待,同时也蕴含着对地域性和局限性的隐忧。而对汉语的发展前景,蒙古族学生对汉语具有高度认同感。这种现象源于我国国际地位节节攀升,汉语作为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工具,被不断的推广和普及,从国际到国内的“汉语热”,既是对汉语认同感的有力佐证,也是对汉语发展前景的乐观期许。在情感上,蒙古族学生更倾向于本民族的文化和语言,对本民族的节日文化有着深深的自豪感,对本民族的文字和艺术具有较高的忠贞度,这也充分体现了蒙古族学生对本民族的热爱。

  三、语言态度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在复杂的语言环境中,不用的语言态度会直接影响人们对语言的选择和自身语言变化的倾向。这不仅影响着使用者对语言的选择,而且直接关系到对语言的接纳和传承,对语言的重视度、忠实度和了解程度等,都对语言的选择有决定性作用。语言的使用能力和使用频率取决于语言的掌握程度和认同感,这些对语言态度有深刻的影响和作用,语言态度不仅体现了使用者的自身素质,还影响着接收者对使用者的看法和影响,它不仅是一个人文化素质的体现,更是家庭素养和社会内涵的完美诠释。当下社会语言环境复杂,对语言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地位和自身发展状况。语言态度不仅是语言选择的潜在指导,也是对民族文化内涵的理解与深刻表达。只有细致了解蒙古族学生对语言的态度,才能正确把握教学、交往过程中的语言方向,才能为大环境下民族语言互通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才能真正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和发展互通,才能从语言这一工具性学科中体现文化的特殊魅力和内涵。

  四、结束语

  语言的地域局限性、使用人数和社会功能,直接左右着使用者对语言的评价和认识。在普通话大力普及的今天,蒙古语作为少数民族语言不仅不能被取代,更应在现在的社会发展中寻求与汉语的平衡发展之术,在保证了与世界互通的基础上更完整的保存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语言使用态度,注重保存语言和文化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参考文献:

  [1]王桂荣.通辽地区蒙古族学生的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D].内蒙古大学,2013.

  [2]王远新.都市蒙古族社区的语言生活――新疆蒙古师范学校家属社区居民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调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05):83-91.

  [3]包冬梅.在京蒙古族青年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D].中央民族大学,2011.
  社科研究生论文发表期刊推荐《社科纵横》以“追踪时刊发展大潮,汇集最新社科成果,展示西部开发风采,再现丝绸古道风情”为主旨,紧贴时代脉搏,服务社会现实,突出地方特色,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刊物涵盖政治、经济、法学、文学、艺术、史学、哲学、教育等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立足甘肃,面向全国,搭建理论宣传普及、学术交流探讨的平台。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