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是由《语文学刊》发表的一篇语文论文,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由内蒙古教育厅主管、内蒙古师范大学主办的优秀省级期刊。本刊为半月刊,分为基础教育版和高等教育版。基础教育版主要为全国中小学语文教师、高校研究生所服务,高等教育版主要为全国高等中文系教师、高校研究生、博士所服务。旨在为高师函授中文专业教学与科研服务,为广大自觉青年,大中专院校师生及中学语文教师提供学习与参考资料。
【摘 要】现代的语文教学出现了新的内容:即简化字、汉语拼音和汉语语法。这一变革以文化冲突为背景,以重塑文明为目标,并由此引发诸多问题。
【关键词】汉语 语文教学内容 变革 文化冲突
在全球文化交融的时代,一切必须从再造文明的高度加以认识,教育,尤其是母语教育,是民族文化的堡垒,也是文明冲突的核心领域之一。
汉语自近代以来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变化涉及汉语的构成元素和结构方式,具体即指简化汉字与汉语拼音的普及使用,以及现代汉语语法体系的建立。
投射到教育领域,学校出现了始于蒙童的简化字、汉语拼音以及汉语语法教学,这绝对区别于传统而成为近代以来特别是建国后语文教学独具的内容。
一、新内容的由来
汉语的变革根源很深,但最终的完成是在建国以后,并以教育为依托。文字方面,自五四以来,就有一股强烈的把汉字朝向拼音文字改革的潮流,参与者众多,声势浩大,阻力同样巨人。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明确表示:“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拼音文字是较便利的一种文字形式。汉字太繁难,目前只作简化改革,将来总有一天要作根本改革的”。于是成立了专门的文字改革委员会,改革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行。制定汉语拼音方案最初是要取代汉字,但汉字没有拉丁化,汉语拼音却保留了下来。
与教育的密切结合巩固和发展了文字改革的成果,当时对教师的具体要求之一就是普通话教学:1955年,刘少奇在听取文字改革工作汇报时提出意见:“老师在一定时期内学会普通话,今后凡不会讲普通话的,不能当老师”。1958年3月,在国务院和全国人大相继通过《汉语拼音方案》后不久,教育部立即通知各中小学和师范院校必须将其纳入教学,甚至当年暑假的应届毕业生,也必须补学,可见愿望之迫切,推广之及时,仅1958至1964年,全国就举办了四次普通话教学成绩观摩会,分别在北京、上海、青岛和西安举行。而全国和各地方的教师普通话训练、学生普通话学习持续进行。直至目前,普通话教学似乎已得到认可。内地简化汉字的使用也已成习惯。
在语法领域,从1898年《马氏文通》开始,对西方式严密语法形式的追求成为风气,时人认为揭示语句的规律,可以快速提高教育和文化水平,为从事其他活动节省出时间,如马建忠《马氏文通·例言》指出,在教给儿童“葛朗玛”(grammar)后,“无不文从字顺,而后进学格致数度,旁及舆图史乘,绰有余力,未及弱冠,已斐然有成矣”。
系统的语法教学也在建国以后全面铺开,1951年,《人民日报》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认为,“只有学会语法、修辞、逻辑,才能使思想成为有条理的和可以理解的东西”,指出“我们的学校无论小学、中学或大学都没有正式的内容完备的语法课程”。此后出现了语言和文学分科教学的试验。语言课就是教给学生以系统的语言规律的基本知识。从1956年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到1980年的“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再到2000年的新大纲和2001年新课标对教学语法的规定,虽然教学的系统和要求屡次调整,最近的新课标又淡化语法教学,但语法实在成了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另外,符合现代语法规范的表达,通过白话文学和电视广播等人众媒介,得到了深入的传播,虽不成系统,对国人的心理结构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容低估。
二、变革与文明重塑
追求效率就是汉语变革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但最根本的却是基于文化认同与选择。
语言是民族精神的载体,语言的变化源于精神选择。在语言的选择中坚持的是文明崇拜的心理尺度。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精神冲击,改革者内心对于汉语劣势的认同导致了这次自我革新。文字和语法改革者暗含之意:认为旧文字代表旧文化,否定汉字就是否定传统文化,反传统也要反汉字,比如鲁迅说,“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如果不想大家来给旧文字作牺牲,就得牺牲掉旧文字”。说得沉痛悲怆,而又意气坚决,颇有壮士断腕的魄力。
认识到语言对民族精神的塑造作用,通过改变语言来改变民族的思考方式,改变国民的精神面貌,进而改变我们民族的生存状况,或许正是很多主张变革者的初衷。建国后的很多改革运动均表现了这种移山填海的大气魄(至于其是非,我们距离太近无法看清,还有待后人来评)。从再造文明的视角分析变革的因由,也当以这一尺度去检查变革的效果,多年后,国人的精神是否得以重铸,以及多大程度上是沿着语言塑造的思路进行的,都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取证。
目前的状况是:汉字精简的方向得到了基本的认同;汉语拼音成了帮助我们学习汉语的工具;语法教学对受教育者思维培育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简化字、汉语拼音、汉语语法已经是影响好几代人的存在,并可能将持续下去,任何对汉语和语文教学的关注与研究都无法回避。
这场变革对国人精神层面究竟有多大影响,关注似乎还很不够。新出现的教学内容势必影响我们民族的精神养成,但是改变是在多大程度上的,以及在我们全方面都受到西方渗透的情况下,如何区分和证实是这些内容的变化造成的,是一个极大的难题。汉语拉丁化,是对汉语最根本的颠覆,但目前已经落空,而最具有结构性野心的,便是对语法习惯的冲击。
西式语法改变了汉语的某些语法习惯:第一,动词中心地位的加强。第二,关联词的大量使用。第三,完整的句子表达,简省成分的补足。
当然,语法引入的背后是思维模式的引入。语言的习惯蕴含着民族的思维习惯,汉语体现并培养了汉民族思维的重直观、重感悟,不重逻辑和形式,强调普遍联系、整体中合,不倾向于对立,朦胧模糊,保守复旧等特点。西式的语法注重形式,明确性,强调区别与对立,西方的思维模式与中国的传统思维模式碰撞后,产生一些融会,可能更多的还是期待:第一,中国的容易陷入视而不见的整体观,经西方逻辑分析的矫正,出现既关注整体,又细致深入。第二,中国的容易变成惰性的执中,经西方进取精神的矫正,变得稳健而进取。第三,中国的容易变成俯首贴耳的顺天应人,要接受西方通过采取立场而获得自由的洗礼。而从再造文明的角度,两种模式的互补与最终的融和才是最具期待的,我认为这正是当初引入者的暗含之意。
三、融合之前的问题
传统是我们的基因,谁也无法割断,但不可能一成不变,担心失去民族性是杞人忧天,欲图彻底变革国民性格也属痴心妄想,但是在文明的竞争没有尘埃落定,各种异质文化的因素尚未完全融会之前,由此引起的我们心内外激烈的交战不可避免。语文教学中遇到的很多尖锐矛盾也由此引发(如语法教学)。变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个人的,冲突亦然。
在融合完成之前必是长期的动荡。语言变革起因于国力的衰弱,随着国力的上升,对民族认同的增强,反对与质疑的声浪势必抬头。前一段时间报纸上有文章讨论台湾和大陆如何统一汉字,即是对简化汉字的再认识问题,而建立民族特色的语法体系的努力尝试,也是大有可为的。
从文明冲突的视角,我们也可以重新认识研究领域的诸多争论,如语文的性质问题,工具性与人文性之辩。
对于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是否真正具有再造文明的胸襟与识见显得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文字改革》杂志编辑部. 建国以来文字改革工作编年记事[M].文字改革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