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是由《西南林业大学学报》发表的一篇林业论文,是由西南林业大学主办的林业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森林生物学、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森林保护、森林经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园林植物与风景园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木材科学与技术及林产化学等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科研成果。读者对象为国内外农林科技工作者及高等院校师生。该刊1981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面向全国组稿。
论文摘要:“生态立省”是辽宁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而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决策对辽宁高等林业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林业专业人才成为当务之急。目前,辽宁高等林业教育发展存在着生源市场进一步缩小、人才市场不稳定、办学市场空缺等问题,为实现培养高素质林业专业人才的目标,必须调整林业教育的重心,把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放在核心位置,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积极探索与发展网络教学等。
论文关键词:生态立省 高等林业教育 发展对策
一、“生态立省”战略背景下辽宁高等林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003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在《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坚持生态立省,把林业放在我省生态建设的首位,充分发挥林业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提前实现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进程中,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一举措充分表明了辽宁省党政各级领导已清醒地意识到一个地域、社会(含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不断完善的生态环境的有力保障,认识到森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将林业推向了“生态立省”的前沿。
辽宁省确定“生态立省”的发展战略绝非一时应急之策,而是确保辽宁社会、经济稳健发展及民生质量渐进趋高的永恒性目标。这一决策显然对辽宁林业的发展提出了从高从严要求,这是由森林在生态环境中的地位所决定的。林业要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必然把林业高级科技人才队伍的相应发展与壮大推至前沿。如果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么教育则应成为第一潜在生产力,因为一切科学技术必须通过学习才能掌握和运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加强林业教育,尤其是高等林业教育,是现阶段辽宁省“生态立省”战略能够得以顺利实施的根本要求。
就教育本身而言,无论是基础理论教育还是专业学科教育,都具有初、中、高三个层次,而教育整体水准高低的关键在于高层次的教育。只有高层次知识领域的纵深拓展,才能正确引导中等、初等知识结构的改进和提高。林业教育也离不开这个基本规律。
高等林业教育是林业产业链条中的一部分,它通过对社会各方面投人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以生产林业知识、培养林业及社会所需的高级专业人才为己任。辽宁省“生态立省”战略的提出以及辽宁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无疑对全省高等林业专业人才提出新的需求。
由于多年来大量消耗资源,目前辽宁林业在承担环境建设主体功能中的问题仍很突出,形势十分严峻。表现为:一是辽宁省森林资源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目前,全省森林面积为464万hm2,森林覆盖率为30 . 95 %,人均森林面积仅0. llhmz,居全国第十五位。二是森林资源质量不高、分布不均,森林生态功能较低,有效辐射较差。现有林地平均每公顷森林蓄积仅38时,不足全国平均的一半;80%的森林资源集中在丹东、抚顺、本溪、铁岭等东部山区,而中、西部及辽南部分地区生态却非常薄弱。三是森林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比较突出,新的林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由此看来,辽宁林业要从根本上缓解与改善以上三方面严峻状态,必须尽快构建一支能承担起“生态立省”历史重任、把握林业科学发展的高素质林业科技队伍。辽宁要在不断加强对林业的经济支持,创造林业发展宽松的政策环境基础上,紧紧抓住“林业科技是林业第一生产力”这一主题,加快林业教育,特别是高等林业教育发展。必须全面、科学地分析辽宁高等林业教育所面临的紧迫形势及自身实际,及时制定正确的、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人才优势。这既是“生态立省”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需求,也是有力促进辽宁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需要。
二、辽宁高等林业教育发展的不利因素
在东北地区,辽宁曾是唯一没有设立高等林业院校的一个省。长期以来,辽宁林业所需的高级人才主要是依靠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输送。直到2003年,辽宁省林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立,辽宁林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才进一步提升。目前,上述两所高等院校每年向社会输送的林业毕业生达900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林业人才供需矛盾。尽管如此,辽宁高等林业教育还是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
1.高等林业教育生源市场进一步缩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历越高、能力越强的人才待遇越丰厚。而且,中国传统家庭也最愿意倾其所有支持子女到热门高等院校及热门专业深造,以期有较大的发展和较理想的城市空间。但是,高等林业教育所涵盖的林科类专业,大多是艰苦的专业,学生毕业后很难保证能够得到良好的工作环境及较高的工资收人。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自己,多数人在选择对高等林业教育投资时想的是以后生活憧憬,都抱着十分谨慎的态度。在面临诸多非林院校、非林专业可供选择时,家长和学生自然会放弃对高等林业院校的选择。笔者曾经对沈阳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和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2000级至2005级的472名同学的报考志愿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第一志愿选择林学专业的仅占45 %,选择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还不足10%。其中,问起为何要选报林学类相关专业的原因时,60%的学生回答是“学费低”。所以,高等林业教育生源市场渐见萎缩的现状不能不令我们担忧。
2.高等林业教育人才市场不稳定
高速的经济发展,促进了人才资源的加速流动,优秀人才的流失不可避免,这对于原本师资力量就短缺、财力就十分有限的高等林业教育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近年来的教师资源因为出国、升学、考取国家公务员等原因而流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为了弥补收人低下间题,还有一些教师甚至还会通过到私办公司或企业兼职等途径谋求第二职业,这无疑直接影响了高等林业教育人才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3.高等林业教育办学市场空缺
高等教育成为很多投资者的新兴投资热点。然而,无论是在国际合作办学的专业中,还是在独立设置的民办学院中,几乎没有设置林业专业的(至少现实未见),这能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依靠市场机制配置教育资源的作用下,林业高等教育也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4高等林业职业教育问题尤为突出
辽宁省高等林业职业教育虽已经历了近五年的发展,然而若仔细研究其发展历程却能够明显看出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近两年来由于普通高等教育门槛的相对降低,林业职业学校普遍出现了生源不足、招生困难等问题;二是受就业比较困难、学生全学程消费水平普遍提高的影响,中低收人家庭学生人学的积极性和经费支付能力明显下降;三是办学成本越来越高,而政府对林业职业学校的经费投人并不相适应,使办学条件得不到根本性改善,欲实现教学设施和手段的现代化存在着较大困难;四是林业学校为了生存和发展,只能大量开办一些非林专业的社会热门专业,使林业专业不断萎缩,有的学校只剩下少数几个与林业相关的专业,与林业事业发展急需要大量林业专门人才形成巨大反差。这些问题的存在是辽宁省高等林业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