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跨文化交际“离格”的语用含义为切入点,着重探讨了“离格”现象产生的三个原因,即地域差异产生的词汇差异、文化背景差异和交际环境的不同,并阐述了运用语用移情来解决“离格”的策略,通过该策略实现交际的和谐与成功。
关键词:跨文化;离格;策略;顺应;移情
一、“离格”的语用含义英语“离格”现象源于语用学的研究领域。本门学科强调在不同语境下选择合适的话语,但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每一种语言都代表着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特定的民族文化常把某种烙印加到语言上。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波及面广,从词汇、语句层直到语篇层无不受文化的制约。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双方的文化背景、交际习惯和思维方式等差异,以至在表达中没有考虑应该遵循的交际规范,使一种言语的言外之意在不同的文化中失去作用,而说话不合时宜、不得体或是不地道、带有明显母语文化痕迹,或有意无意地按照母语的文化模式来操用目的语,从而出现语言“离格”现象,导致语用失误。
按J.Thomas的意义框架又可分为两个层面的“离格”。第一层面的“离格”指说话人语言表达主题或传递信息不准确或怪异,而此类“离格”主要由于英语水平不高所致;例如在交际中其中一方问:Do you have a cigarette?一方回答:Yes,I do.这里很容易发现回答者显然没有弄懂说话人的用意,错把说话者的请求当成了询问,从而导致说话者会很失望。第二层面的语言“离格”就是社交语用方面的“离格”,指听话人对说话人的以言行事意义产生误解。这也就是说很多人英语水平高了,但是却不注意跨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在交际过程中,本族人的心理准备不足,对其容忍度较低,顺应不过来,从而导致困惑、尴尬、不快、恼火等现象。
二、“离格”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地域差异产生的词汇差异。在中国由于国情的需要,在交谈中出现了很多外国所没有的一些事物和相应的词语,例如“四个现代化”、“三个代表”等,如果要将这类词语用英语表达出来,只能采取直接翻译的方法,这个时候操英语的本族人可能会认为这些就是“离格”英语,但是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很难在应当的语境下用其他的方式表达清楚,即使表达清楚了,也不会产生直译的良好效果。
(二)文化背景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是主导一切交谈的根源。文化背景包括了年龄、性别、民族、社会地位和相互关系,这些都会直接影响交谈人双方的交流和沟通。
(三)交际环境的不同。语言在不同的环境中会产生入乡随俗的变化,在英语国家讲英语,就要力求语言得体,得到本族人的认同。而如果在中国用英语进行交际,想使用纯正的英语是不太可能的。在交际的过程中,因为环境发生了改变,语言中势必带有本族环境影响所附带的当地特色。例如中国人如果在本土遇见英国人要买东西,可能会问“What do you want,please?”,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会觉得问的很唐突、很直接,有些粗鲁。
三、语用移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语用移情是跨文化交际的一道润滑剂,在语用学上是指言语交际双方情感相通,能设想和理解对方用意。通俗地讲就是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站在他人的立场来将心比心地看待问题、来体验和表达感情。所以语用移情的微妙之处是双方能够理解和认同对方处境。语用语言的移情是指说话人运用语言刻意对听话者表达心态和意图,以及听话者从说话者的角度领悟话语的用意。而社会语用的移情主要是指设身处地地尊重对方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以及话语用意,从而在言语交际中相互默契,达到预期效果。
社会语用移情在跨文化的言语中十分普遍,但作为听话者,如果能运用语用移情,也能设身处地从说话者的角度准确领悟话语用意,乐意接受对方不同的文化,不介意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语言“离格”。那么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就少多了,运用语用移情巧妙地化解其中的尴尬,就能成功的完成每次交际。
参考文献:
[1]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2.
[2]何自然.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离格”现象当议.外语与外语教学,19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