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对五个三线城市典型高校的准毕业生调查访问的基础上,考察农村生源学生和城市生源学生在就业城市预期及现实选择方面的差异,同时分析了造成差异的原因,期望能为年轻毕业生的个人发展,尤其是就业中相对弱势的农村学生提供一定帮助,也期待能为此类三线城市的人才建设提供些许有益参考。
关键词:城乡;大学生;就业城市;预期;比较分析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城乡大学生预期就业城市调查与比较研究——以苏北高校为例”(编号:2012SJB840017)的部分成果。
“中国梦”,最近成为高校年轻学生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的主题,对于那些即将离开校园、开始真正梦想之旅的准毕业生们,他们的梦想将在何处安放,确实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中国的“城乡二元制”由来已久,但是到目前为止,考上大学,顺利毕业、就业仍然是中国广大村民摆脱“二元制”束缚、成为城市居民的不二法门。高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无论是农村生源的,还是城市生源的毕业生都要面对就业城市选择问题,他们在选择城市的意识和能力方面是否存在差异,若存在,差异是什么,原因何在……本文考察这些问题,期望可以为年轻毕业生个人发展,尤其是相对弱势的农村生源学生,以及相关城市人才建设提供些许有益的参考。
项目组在对苏北五个“三线城市”典型高校近600名准毕业生的调查中,得到了许多宝贵的数据,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在每个城市中选择了一所二本高校,其中的四所高校各发放问卷100份,大三学生50份,大四学生50份;在就近的一所高校中发放了200份,并于2012年9月在这所高校确定一个大三的班级和两个大四的班级进行跟踪观察,并将这三个班取名“小样本班”。
最终收回了563份问卷,随后对其中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统计毕业生对未来就业与生活城市的预期状况。同时,继续对“小样本班”跟踪调查,主要考察他们在经过了就业指导、实习、考研、找工作等一系列过程和事件后,最初预期的变动情况,以及预期与最终选择之间的差距。
一、预期意识调查
在整个调查中,能明确感受到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有一定的差异,见表1。
1.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只有约7%的人对将来就业的城市有明确的预期;有近21%的人仅有模糊的概念,如只考虑了准备选择的城市类型,如回答有“离家不远的”、“大城市”、“苏南”,等等;有约3%的人“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剩下69%是没有明确未来就业城市,最多的回答就是“看工作机会”、“哪里有工作给我,就去哪儿”。
2.城市生源的大学,54%对未来就业和生活的城市具有明确预期;39%的学生基本能够预期到未来就业城市的类型,回答较多的“苏南”、其次是“省会城市”,小部分回答为“大城市”,无人选择“苏北”(包括就读的高校所在城市),其中还有一些雄心壮志打算去“闯天下”的自信或自负青年;剩下的约6%则是没有明确预期的学生,基本是要看工作定城市。最后,约1%的人“没想过这个问题”。
二、预期的就业城市类型
1.农村生源的学生,7%的明确预期中,有两种分化:一种是准备选择“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起码也要去省城;另外一种则是选择家乡所在或附近的城市,有县级市,也有地级市,几乎没有选择毫无关联的二三线城市;21%有模糊概念的一部分回答去大城市,一部分回答去“苏南”……但问到细节,回答起来有说服力的不多,多是盲目的道听途说,如有的回答“听说小城市‘拼爹’,我们不行”,有的说“大城市机会多点儿吧”,亦有传统思维和从众心理的影响。69%部分没有预期的学生的回答其实是理性的表现,如上文所述,他们多是从工作机会角度考虑,这反映了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尤其是对大多数没有“拼钱”或“拼爹”可能的农村大学生来讲。
2.城市生源的学生,超过半数对于未来就业城市的思考是明确而理性的,这与他们从小的城市生活经历和接受的教育有关。在这54%比较明确的选择中有一个非常惊人的相似点,就是大多数选择距离自己家乡不远且较有发展空间的二三线城市,这个比例占到这批学生的62%多,如江苏淮安(地处苏北)的一个学生选择去昆山(地处苏南,靠近上海),南通海安县家境殷实的学生准备去南通市区发展……总结来看,江苏生源的学生基本选择以苏州、无锡、常州为代表的苏南城市;还有一部分学生明确地表达要去“北上广”,“我就要去北京,那是我爸爸的梦想”、“我要去上海,我一定要在那里生活”、“非省会城市我不去,就南京吧”……剩下的是一些被家长或朋友规定好的选择。例如,问到一个学生会女孩:“同学们都去参加招聘会了,你怎么不去?”她说:“我爸说,‘找什么工作,回家’他早给我找好了。”另有一位学生说:“我爸爸已经在帮我办去墨尔本的手续了。”也有个别学生是因为男朋友或女朋友已经在一个地方工作而准备投奔过去的;39%没有明确预期的学生,也都给出了大致的城市类型和个人意向,如有的回答“去大城市吧,小城市有什么意思!”,较多的回答“不去大城市,太挤,去苏南。”当我们尝试用鼓励和劝导的方式向他们推荐大城市时,他们还是不好意思地坚持了自己的想法,这些城市孩子多少表现出了对大城市不确定性的担心,难以确定说是因为他们就读落后三线城市“二本”高校的原因。
小编推荐优秀教育期刊 《吉林教育》是核心期刊吗
《吉林教育》是全国创刊最早和发行量最大的教育刊物之一。1992年被评为”北大核心期刊“。以发展提高中国校外教育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开展中国校外教育学术交流,促进中国校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办刊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