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在小学生阅读视域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入童话进行教学,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以及开拓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将学生作为童话教学的主体
童话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通过学生角度了解童话故事。例如:在进行苏教版《下雪了》这篇童话教学时,老师应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达成教学目的,以小学生视角阅读《下雪了》。例如,文中的“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小鹿画梅花”,讲解此句时应让学生自行阅读感受动物在雪中画画的场景,让后让学生说明阅读文章后的感受,互相分享自己阅读文章后的体验。分享期间,开拓学生思维,引发学习兴趣,但不能直接把学习内容强塞给学生。童话故事是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去探索、思考,探讨童话中的奥秘。
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应把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整个教学的目的。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时应合理利用课堂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只有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才能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在教学童话过程中,要合理利用课堂时间,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小学语文苏教版《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中,“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的内容,老师进行教学前期应事先备课,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把文章思路、内容、创作目的等进行一一讲解,要合理安排时间,在有限时间内提高学生积极性。充分利用童话故事“有趣、生动”的特点,在课堂上为学生塑造童话角色,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再如:《丑小鸭》童话中,在课堂上首先应塑造以丑小鸭的形象,以及说明丑小鸭在童话中扮演的角色,进行角色说明:可爱、勇敢、面对困难不放弃的小鸭子,最终克服苦难变成天鹅。通过生动、鲜明的语句去讲解,并让学生扮演丑小鸭角色,在表现中了解《丑小鸭》童话故事的中心思想。
三、通过增强趣味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传统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负责完成教学任务,并未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在新课标课程指标中,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童话故事《青蛙听海》教学过程中,不能让学生只阅读课文,了解其中的内容。教师在备课期间可以首先准备好青蛙面具,以及大海背景墙,让学生自行分组,然后表演《青蛙听海》童话内容,让学生自行准备排练、表演等几个步骤,让其参与到教学中,通过童话表演增加语文教学趣味性。表演结束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探讨,在课堂自由发挥的环境下演绎童话内容,并交流阅读本篇童话的感想,通过童话表演让学生自主思考,增强想象力,拓宽学生思维空间。
四、通过创设童话意境增强学生学习乐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在教学期间首先要让学生将对课本内容中的认识转换为普遍认识,在童话故事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创建童话意境,增加乐趣,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和创新空间。此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创设童话意境,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为教师未来教学奠定基础。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中《乌鸦喝水》童话故事中,乌鸦在想喝水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喝到杯子中的水,所以,老师上课前可以先准备一瓶水,以及石头、沙粒、海绵等物品,让学生体验乌鸦是利用怎样的方法使自己喝到水的,同时让学生在有限的条件下运用其它材料喝到杯中的水。此时就有同学说:把沙子放入瓶中。然后让学生示范,让其知道此类方法不可行;还有的同学说:把海绵放进去后拿出来,此时海绵就吸满水就可以喝到瓶子中的水。通过《喝水》的教学,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已不适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童话教学中要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合理利用课堂时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在语文课堂中创设童话意境,增加学习语文童话乐趣。这样,既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