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教育论文发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德育思考

时间:2015-04-03分类:教育理论

  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经历十年的实践,结合时刊发展的需要,2014修订完善,为中职学校的广大师生提供了指导。新修订的《大纲》有以下几个亮点:一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贯穿始终的红线,全面融入德育工作的全过程;二是全面育人的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三是强调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精神教育、道德品行教育和职业精神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教育论文发表,会计专业,德育

  专业课程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很多教师往往会忽略这一环节,认为专业课程应该主要抓专业教学,对德育工作不够重视。其实如果安排得当,完全可以专业和德育两不误,两者相得益彰,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会计专业教师,我一直重视在专业课程中渗透德育工作,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职业道德素养,有一些浅薄的经验和心得,愿在此与大家一同分享,为德育工作贡献力量。

  一、梳理会计发展史,促进学生了解会计学术的源流,鉴古知今,融会中西,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把握世界发展潮流,批判继承中西学术。

  不少会计理论教材一开始就讲会计要素和会计平衡公式,一整套现代西方会计理论体系,论述得头头是道。很多教师也跟从这种思路。这样做割裂了历史,使得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其实中国传统也有会计。哪怕是现代西方会计发展到现在,也是经历了种种的探索。完全不去讲中西会计发展的历史,忘掉自己的传统文化,也失去了对学术发展的纵深把握,中国精神、世界眼光和创新意识都无从谈起了。中国传统会计有四柱清册法、龙门账和四脚账,与同时代的西方会计相比,不逞多让,也与现代会计学的基本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至于近代,为何传统会计式微,最终让位于西方会计,西方会计又是如何发展至今一统全球,成为国际商业语言?通过梳理会计发展史,可以略知一二。尽管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过高的理论要求,但在他们的心中投下一颗探索的种子,为会计学术的发展埋下更多的希望,开拓学生思维,认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潮流,批判继承中西学术,应该成为中国精神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教育和职业精神教育的一个目标。

  二、把握会计专业的思维特点,择其善者而从之。

  会计学科有着一套严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要通过循序渐进地学习这些知识,确立职业的态度和判断,从而养成职业精神。从学习《基础会计》开始,就处处渗透着一种价值导向,只不过很多教师和学生受其感染而不能言明。作为专业学习和德育教育,都需要言传意会,否则效果不佳。会计专业的思维有以下几个特点,可以适当地加以引申,以助德育的完善:

  1.强调真实客观、有理有据、按部就班处理问题。

  会计是求真的学问,会计核算要真实客观,才能为企业的管理提供有效的依据。而要保证真实客观,就必须有理有据,做账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的规定,有合法的凭证为根据;在程序上“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互相印证,各显其能;证账表的处理流程清楚,水到渠成。真实是会计学最大的价值所在,为了确保真实,要有凭有据,反复审核、检查,制定合理的程序,按部就班地处理,不能有半点的含糊。一整套理论和方法背后,所守护的是真实。学会计,就是学做真账,学了会计去做假账,是将会计的目的和手段割裂开来,彻底地背叛了这门学问。

  2.强调谨慎稳健,既要全局豁然,又要心思细密。

  会计是理财的学问。企业之财何来,而又何用,最终又如何分配,均须全面考虑、仔细斟酌。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不能高估资产、低估负债,不能虚增利润。会计通过账户的运用,反映了资金运动的过程和其中的利益分配关系。一个账户到另一个账户,资金不断地运动,形成点、线、面,全方位地体现了企业的资金运动状况。这是一种全局性的思维,既能进入到某个账户的增减中去,又能从中跳出来,看到它的流向、资金链的运作及其中的效益性。而且要心思细密,资金运动的每一步、每一个细节都要处理好。尤其是现代会计发展至今,受到法律制度、税收制度、组织架构、金融创新、营销创新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核算的内容增多,资金运动的曲折性、复杂性前所未有。会计人员的头脑要非常清晰,技术要相当娴熟,才驾驭得了。最为重要是确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工作烦难复杂,怎么去面对?理论上的原则和方法都是有的,似乎可以学来,当你慢慢进入到具体的学习中去,一定要注意这里隐藏的职业态度,是要你认真谨慎、严密细致,但又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必定有整体的利益去考虑,不能斤斤计较于一时一地的得失。

  3.强调收入——成本配比,公平交易,流转生财,有舍方有得。

  会计是衡量的学问,处处要衡量得失利弊。会计也是鼓励公平交易的学问,只有在公平交易的前提下,收入与成本才可以合理地衡量,互相配比。天下无免费的午餐,有收入必有成本。会计对不劳而获的东西采取的是可有可无的态度。比如捐赠收益、罚款收益、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或者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收益等,在会计看来,虽然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但这种流入并非努力而得,不是在期望之内。所以这些流入只能成为利得,而不是收入,不应该成为企业孜孜以求的重点所在。这种处理背后的价值观是鼓励人们通过实在的努力去获得收益,有付出才有收获。有些生意人,千方百计地去提高收入、压低成本,以求获得更多的利润。这本无可厚非,关键是要采取正确的手段去达成目标。如果是靠欺诈客户、靠剥削工人、用劣质材料之类的手段获取高利润,这是违背公平交易原则的。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任何的资源都可以自由流通、自由交易,可以用货币衡量,如果出现信息不对称、实力不对称的情况,交易价格容易被扭曲,不能反映其真正的价值。上面提到的欺诈客户、剥削工人等情形,就属此类。又或者是因为行政介入市场所造成的垄断,形成垄断利润,出现收入畸高,而对应的成本畸低,或者反之,都是不正常的。久而久之,市场经济会变质,变成任何东西都不能用货币准确衡量,那么,货币衡量就会退出,这对会计而言是严重的挫败。回头看看中国从封建制度下的小农经济到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再到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部曲折的经济史有充分的体现。中国传统的话语里,不舍就不

  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社会财富若要持续增加,肯定要不停地流转,守财奴只会坐食山空。那流转靠什么?靠公平交易,靠大家的舍得,靠实实在在的付出。

  4.强调一致性,前后协调,表里如一,公开透明,公平竞争。

  会计是协调的学问,内外协调,前后协调,使之不产生矛盾。现代会计本身也是公开透明的学问,学之用之,毫无阻碍。企业财务会计执行国家统一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等制度,不能各自为政。就企业内部而言,折旧方法、计价模式、坏账损失、长期投资及外币折算等会计政策,至少要在一年内不变,如若变更,要在财务报告中说明。内外一致,前后一致,目的是为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都能够看懂企业的财务报告,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信息具有可比性,帮助其决策。现代会计是国际商业的语言,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是竞争与开放的结果。而中国传统会计式微与其封闭性有关。古人视会计的账为商业秘密,不能随意泄露,商号里的司账都是老板信得过的亲戚朋友担任。做账是秘技,绝不轻易示人、教人。账簿上的记录,各家各派,连数字的写法都不统一。民国时期,有人调查过江浙一带同一行业的商号的账簿,均不尽相同,阅读困难,以致整理账务无从入手。小本经营的倒无所谓,不用对外筹集什么资金,利益关系简单。可是现代规模稍大一点的企业,借钱做生意总是要的,向银行借的话,人家要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评价其优劣,才能决定借不借。财务信息如果不统一,各自为政,阅读困难,银行信贷就会很麻烦。政府要对企业征税,也多依靠企业的会计记录,这里也有评价的问题。若要公平赋税,各企业的会计制度必须是一致的,财务信息必须可比才能做到。可见,执行统一的会计制度是必然的。但是,有些企业还是觉得不能够提供真实的信息,为了多借点钱、少交点税,对外的财务报告是一种,对而内又是另外的一套。所谓两套账,一套真,自己看;一套假,别人看。说到底,还是不愿意公开透明,不愿意公平竞争。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仅靠几个有限的股东肯定是不行的,要从社会中得到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就要取信于所有人,协调好各种关系。最基本、最直接的是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必须让利益相关者都看得懂、都信得过,惧怕公平竞争,遮遮掩掩,粉饰报表,过得了一时,过不了一世,没有那份坦荡与无畏,就很难走得远。与其将聪敏才智放在两套账、自我制造矛盾的雕虫小技上,倒不如实实在在搞好经营,表里如一,取信社会。

  以上四点,是会计专业思维的可取之处,对我们做人做事的启发也是很大的。但是,会计专业思维也是有其局限性,不可不察。

  三、必要时要跳出狭隘的专业思维,以人为本,回归生活与常识。

  会计专业很重要的特点是要衡量得失利弊,商业竞争激烈,这是无法避免的。但若将会计的思维带到生活中去,恐怕就很吓人。什么都要算得清清楚楚,有利益才做,就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有时候和学生们交流,他们会不经意都流露出一种衡量的思维。要不要去参加技能竞赛?如果参加,就要呆在学校学习,没有收入;不参加,可以利用假期到外面打工赚钱、交学费。老师如果不在这学校教书,到外面会不会赚钱更多?以后不知道还养不养得起孩子?听说养一个孩子从出生到读大学要四百万!怎么办?……很多类似的问题,他们做不做某件事情的标准,越来越倾向于能够给他们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多少。这种泛功利化的趋势,让我恐惧,也让我反思,究竟怎么才能把衡量计较的思维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专业是专业,生活是生活,正如耶稣所说:该交给撒旦的交给撒旦,该交给上帝的就交给上帝。衡量计较只在某些领域适用。帮学生认清什么时候用专业思维,什么时候要回归生活与常识,这点很重要。要不要孝顺父母?要不要用更多时间陪伴家人朋友?要不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见义勇为?当功利碰上美德,该如何取舍?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正确的选择,但只要这个过程中有更多的观察、更多的体会、更多的反省,那我们离答案、离正确的选择就会越来越近。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