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课是一门医学基础课,在医学中起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作用。因此,它要求学生听课时要不断将已学的其他医学基础知识与现学的病理知识边听讲边展开联系,同时,又导出临床医学相关知识,才能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套完整医学知识“生产线”。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医学论文刊发,病理学,临床医学
其中的一个关键在于教师的开课导言即导入语上。导入语,要新奇、有趣,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导入语平淡、刻板,往往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如何怎样设计好每节病理课的导入语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下几点体会:
首先,教师必须做好几个准备工作:一是多看书、报、影视,收集、积累各种与病理课有关的医学资料和信息,设计导入语时才有丰富的材料,二是要全面熟悉教材。掌握教材内容特点,这样才能用生动的导入语来达到突破教材重点和难点的目的。三是要掌握学生特点,注意学生年龄特征、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导入要切合学生实际。
设计导入语没有固定格式,不同内容不同特点选用不同的方式,只要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行了。一般说来,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一、病例、病案导入法。
学生喜爱听故事,在上课前讲一段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医学资料、信息故事,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
在讲《肿瘤》时,我在上新课讲了一段“一字之差,近赔了7万元”的肿瘤诊断错误,病人告将医院告上法庭的故事:“ 北京房山法院日前审结一起病人状告医院误诊引发的医疗纠纷案。北京某医院因将患者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误诊为‘甲状腺乳头状腺瘤’,被判赔偿刘女士6.9元。”讲完后我问学生:同学们还想不想听岳飞抗金的故事”故事讲完时,课堂出现一阵躁动,就像一潭静水中,投入一块石块一样。学生们议论忿忿。我说:“好,这节课就给大家讲述有关肿瘤的病理诊断知识。”学生兴趣起来了。盼望我讲新课。
二、热门话题导入法。
利用学生中流传的热门话题导入新课,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
在讲肿瘤的发生因素一节时,适逢电视新闻播放“苏丹红一号”食品事件,“苏丹红一号”型色素是一种人造化学制剂,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这种色素常用于工业方面,比如溶解剂、机油、蜡和鞋油等产品的染色。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苏丹红一号”会导致鼠类患癌,它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也显现出可能致癌的特性。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由此导新课。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和兴趣。
三、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导入法。
中职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我在讲授《病理学》肉芽组织的知识时,首先,提出“同学们,曾经记得这样一句成语吗?望梅止渴,成语中的梅是指水果的杨梅,它与今天讲的肉芽组织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就是现在我要向同学们讲的肉芽组织。通过展示杨梅的照片,学生的视线被吸引住了,从而,急切想了解新课的内容肉芽组织与杨梅的关系。紧接着让学生说出杨梅的外观表现,再与教材上讲的肉芽组织的肉眼形态(特征为鲜红色,颗粒状,质地柔软湿润,触之易出血)加以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共性,把知识从感知提升为认知,完成学生对肉芽组织的理解记忆,取得了课堂的良好教学效果。该学习方法的思维意识在《病理解剖学》教材中应用的地方较多。同时,可也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的学习能力。
四、诗词导入法。
诗词语言精炼、生动、优美,学生喜爱朗读。背诵。因此可以利用学生易懂或熟识的诗词导入新课,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我在讲病理中梗死、栓塞时,我先朗诵了自己自编的“三字经”;“……血循环,局障碍;讲栓塞,说血栓,最常见。打吊针,排空气,工作细,免栓塞。长管骨,被折断,脂肪栓,诊治时,要细心。 孕产妇,分娩时,并发症,羊水栓,危害重,观察时,心要细。 谈梗死,出、贫血 ,分两类。梗死灶,含血少,灰白色,界线清,贫梗死,常发生,心肾脾。 坏死区,含血多,暗红色,界不清,说梗死,出血性,肠和肺。”由于诗歌词义简明、韵味足,学生被诗歌的意韵感染,听起课来聚精会神,从而,使本次章节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除上述几种方法外,还可采用联系现实法、联系国家时事政策导入法、图片导入法、联想对比法等等方法来设计病理课的导入语,这里就不再-一举例了。
最后,在设计病理课导入语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所用方法和材料要切合教材内容实际,要与课文内容相关联。不能牵强附会,同时又要求是学生易于接受或熟识的。
2、方法要灵活多变,不同内容选用不同的方法、材料,要随时变换花样,切不可千篇一律。
3、特别要求设计要有趣味性或启迪性。
4、时间一般在5-10分钟左右为宜。长了会占据新课讲授时间。
参考文献:主编郎志峰、副主编 丁运良、邓步华《病理学》[M] 人民出版社 2003年12月
关键词:《病理学》课程;导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