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论文、出书、专利服务平台

品质、专业的

论文指导服务

机械工程师论文刊发浅析农业机械化与城镇化的

时间:2014-12-12分类:农业工程

  本篇文章是由《锻压技术》论文投稿,锻压是锻造和冲压的合称,是利用锻压机械的锤头、砧块、冲头或通过模具对坯料施加压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成形加工方法。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战略。“四化”同步关键是协调互动,统筹发展。本文论述了农业机械化与城镇化的相互关系,并对今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针政策提出几点建议。

  一、农业机械化对城镇化的促进和支撑作用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业机械化的组合,是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增长,大批农村劳动力不断得以解放的两个主导因素。1978—1984年是我国农村改革为主的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业机械化的组合使我国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按播种面积计算的粮食亩产量1983年达到226.5 kg,比1978年增长了34.4%,年平均增长5.7%。1983年全国农机总动力增加到1.8亿kW,比1978年增加53.4%,大中型拖拉机1983年增加到846 776混合台,比1978年增加5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业机械化的组合,是农村生产关系适合农业生产力要求的最适宜方式,这种方式解放出了大批劳动力。2012年底,我国农民工数量已达到26 261万人,从农村中解放出来的这么多农业劳动力到哪里去?这呼唤着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2.农机社会化服务是维系当前农村生产的主要力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就业、外出打工,已成社会潮流。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年龄和性别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据对我市农村劳动力状况的多年观察发现:50岁以上的妇女,60岁左右有劳动能力的男人占大多数,占主体,45岁以下是少数。这是一个弱势的群体,重活干不了,都是由农机社会化服务单位担负起来的。例如2013年我市耕地面积为150万亩,全市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到了70.3%,耕、种、收三大作业环节农机化作业水平分别达到了98.7%、69.4%和33.4%,充分显示了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大作用。

  3.农业机械化支撑了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为未来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土地要进行适度的流转,形成规模化经营,才能产生规模经济的效果。而规模化经营必须有现代农业机械化作业的支撑。我市现有农机合作社314个,实现土地流转25.85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7%,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557台,各类农机具3479台套,水稻插秧机265台,联合收割机279台。这些设备构成了我市土地规模化经营的主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2012年底,全国农村流转的耕地面积仅占农户土地承包合同面积的21.2%。由此可见,实现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经营任务还很艰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走的路还很长,任务也更加繁重。

  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城镇化的进程,从而加快了城乡二元化结构社会的改革,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从政治意义上看,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直接推动着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发展和深化。

  二、城镇化进程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1.从农业机械化未来发展规模方面看,大批农业劳动力进入城镇,为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因此,城镇化开辟了农业机械化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条件。

  2.从农业机械化未来发展的深度方面看,机械化作业的触角几乎深入到了各项生产的所有环节上去了,这就决定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道路是:由基本机械化向全面机械化、半自动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因此,城镇化的发展又为农业机械化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创造了时机上的条件。

  3.从农业机械化实现的过程来看,我国的城镇化为二、三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促进了我国工业现代化的进程,也使我国的农机工业具有了强大的制造生产能力,能满足我国农业生产对各种农机装备及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

  4.从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看,农村剩余劳动力安排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都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农业机械化与城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二者协调互动,才能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对农业机械化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我国户籍改革进入了实施阶段,这个过程必会加快农村耕地的流转,扩大规模化经营的范围,为适应这个大的发展趋势,对农业机械化未来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国家对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扶持力度,形成完整的扶持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和措施保障。

  2.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一线使用操作、保养维修人员的队伍建设,打造出一批较高水平的第一线技术工人队伍,只有高水平的技工与高技术装备相匹配,才能实现作业的高效率。

  3.充分发挥市乡两级农机管理服务、示范推广、教育培训、信息汇集机构优势,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城镇化进程。

获取免费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