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发表网办的非常成功,极具口碑。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最具时事性的文章和最具代表性的各类文章。当然,因为免费和开源,大家都可以学习、借鉴和共同使用,如果你需要专属于个人的原创文章,请点击链接获得专业文秘写作服务。
摘要:灾难性事件具有突发性,往往关系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危,造成巨大损失,给当地乃至世界造成重大影响。另外,灾难发生后引起的社会混乱和救援都可能是空前的。毫无疑问,灾难事件具备新闻价值选择里的诸多要素,各媒体必定关注并报道之。海地发生强地震这一灾难事件也不例外。及时性、影响力等新闻价值在灾难报道中是媒体普遍会坚持的新闻取向标准。笔者首先将重点阐述我国媒体报道国外灾难事件中特别突出的新闻价值——“人情味”和“接近性”;其次,本文就我国媒体此次灾难报道中,在“平衡”新闻价值和舆论导向上略作探析。
关键词:灾难报道,新闻价值,舆论价值,取向
一、新闻价值的内涵
我国学术界关于新闻价值的经典解释是:“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素质的级数越丰富越高,价值就越大。”①
传媒的新闻价值是指其在传播实践中所持有的某种价值选择的信念。媒体所处的位置及其追求或代表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对传媒的新闻价值取向都会产生影响。美国学者佛莱德希伯特在其著作《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中,对复杂的新闻价值理论进行了整理,将其归纳为时间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和人情味5个要素。但新闻价值选择取向不单指这些,随着新闻实践的发展,更多新的内容注入到新闻价值中来。
二、体现的新闻价值
(一)凸显“人情味”
“人情味”是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随着新闻实践的发展,各大媒体都认识到其重要性并践行于自己的传播活动中。
人情味是指“新闻报道中内含的人的情感。”②关于“人情味”的涵义,《新闻传播百科全书》中也有阐述。即新闻价值要素之一的“人情味”是指新闻所提供的信息或新闻制作的角度、方法上,是受众感到具有人情味或人道主义精神,从而产生情感上与心理上的贴近与沟通效应。③
此次海地地震报道中,我国媒体一方面对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的给予了相当程度的关注。另一方面,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真实再现灾民的生存和生活状况。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媒体对重大灾难具有宏观把握能力,利于提升我国媒体的国际公信力和国际形象。
1、关注国际人道主义援助
灾难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减轻灾难对人类的损害是全世界的共同利益和任务所在。各国相互支持和共同努力是抵御灾害侵袭的有效途径。
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遭受自然或人为灾害袭击,造成重大人员和经济损失,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国际社会给予人道的、义务的、无条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的基础来源于西方人道主义即“确保人的自身生命价值实现所需享有的权利”。④积极开展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行动,已成为一种国际惯例。
央视网开辟了专题“240年罕见地震袭击海地”。在首页,1月15日至16日上午链接的视频一直是《新闻联播》中关于海地地震的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及时(北京时间:1月13日)播报了海地(当地时间:1月12日下午)发生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消息。此外,消息还报道了我国国家主席、总理做出重要指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提供100万美元的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中国国际救援队飞往海地,实施紧急救援的情况。1月16日,随着央视一套、四套对中国公安部部长孟建柱连线公安部前方驻海地救援组组长,了解救援的最新情况的报道,央视网的视频连接立即更新为此内容。
专题分了5个栏目,其中一项即为中国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对中国国际救援队进行跟踪报道,在“中国救援队在行动”栏目条的右方点击“更多”,相关报道便丰富地呈现。该栏目以视频图片的形式编排,具有视觉冲击力,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我国提供的人道主义救援。当然,首页也不乏其他国家救援的报道,如:“各国救援在行动”,但报道上较为简单,所占页面空间也比较少。
另外,笔者以央视网1月14日关于海地地震的报道进行文本分析:(1)在子栏目“24小时播不停”中,关于我国对海地进行援助的报道占到了约40%;(2)“强震撼现场图片”窗口中,放置了一张救援队赶赴救援的图片,并配上字幕主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2、倾注“人文关怀”
灾难报道应该彰显人性,以人为本。而“人文关怀”更多强调的是人的精神层面、心理层面。
笔者认为,一个好的灾难事件报道必须同时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和“精神需求”。除了及时地报道灾难,理智地、科学地分析灾难之外,还应考虑到受众的内心体验,让受众了解到生命在灾难中的真实情况,以浓墨重彩之笔来彰显生命在灾难中的尊严与价值。
地震发生后,随着救援工作的进行,有关灾后生还者的报道是我国媒体关注的重点之一。在专题的“最新消息”版块,抢救生命的视频不断更新。如:太子港的废墟下仍有生命迹象,各国救援队不断见证生命奇迹,2名海地妇女被困140多个小时奇迹生还等。首页添加了新闻频道的视频播报的窗口,主题为“生命的积极”网民一进入首页便能第一时间观看。如:被困97小时,彻夜救援生还者;被困126小时超市食品支撑2人等。
1月18日,“中国救援队开始巡诊大批灾民慕名而来”报道了:(1)海地民众前来指定点领取救援物资时,偶尔开着玩笑和露出笑容;(2)海地市区里已形成帐篷区,生活渐稳定;(3)药品需求量大;(4)灾民多有伤口感染,医生提醒灾民前来复诊等
通过对这些生命奇迹和灾后人们的生存状况的报道,让人们看到希望,大大地鼓舞援救信心,激发灾民生存下去的勇气。
(二)“接近性”报道倾向明显
接近性是新闻价值的表现之一,它是指一条新闻因与读者相关而受到读者的更多的关注。对于接近性内涵的理解,不应该片面地定格在地理的概念上,一味强调地理的接近性,而忽略了事实信息和人们兴趣、情感等的联系所产生的接近性。
实际上,它表现为新闻事实信息与受传者在地理、心理、利益、经历等方面的接近程度。
海地虽远在异国,可有华人华侨在那,他们的安全受到国内受众的关注。另外,我们不会忘记2008年,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也遭受了类似残酷的灾难,因为曾经的震痛,中国人民也渴望了解和关心海地灾区的情况,为当地灾民祈祷。因此,从心理和经历的角度分析,海地地震与我国受众具有可“接近”的区域。
对于海地地震如此重大的国际新闻,我国媒体突出体现了与当地有关的因素:
1、关注海地我方人员
1月15日和16日,央视网首页正中设置的是“聚焦”版块,连续追踪了我国8名维和人员的安危状况。右侧栏目“海地地震中的中国面孔”更详尽地体现了我国媒体对国外灾难报道新闻价值选择上的接近性倾向。内容如:(1)“尚有8名维和人员失去联系”,还列了其姓名;(2)驻海地中资机构18人平安,驻海地侨民未知,港澳台同胞31人1人被埋;(3)在海地的其他中国人
2、聚焦维和部队
在没有重大灾难和国际事务时,我国的国际救援队也许并不为众人知晓。他们淹没于默默的奉献和牺牲中,通过这次海地地震的报道,我们对国家的这支和平、正义的队伍将有更深刻的了解。央视对维和部队的关注和报道,正强化了我国媒体报道国外灾难事件中的接近性倾向。
随着事件的进展,央视网的“聚焦”版块下午更换为“救助被埋中方维和人员”。这种直接而醒目的方式,体现了其接近性的新闻价值取向。版块之下配以文字式的导读信息。而在上下拉动页面的中间位置,开辟的版块还是“救助被埋中方维和人员”。有所不同的是,版块下链接的是4组我国被埋人员寻找、发现、默哀的视频。网页通过主题的重复性设置,也表现了对搜救我方人员事件的关注度。
在央视网的海地地震专题中,“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简介始终是一个重要的栏目。这个栏目不单只是静态的资料信息,它会及时更新。1月16日,央视新闻频道还专题报道了我国的国际维和部队。1月17日,央视网的首页放置了“亲爱的战友一路走好”,图片字幕是“海地地震8名遇难者启运回国”。同时,央视网在首页开辟了新的专题——“致敬中国维和英雄网友含泪呼唤:英雄,我们接您回家”。专题头条是“胡锦涛向遇难者表示哀悼”。
本着“接近性”的价值标准,进行新闻报道,有利于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对地震中我国维和部队救援的报道,把我国维和部队的形象宣传寓于其中。这种不刻意的、看似无意识的报道,反而增强了宣传的效果,更容易让受众接受。
3、北川——海地心相连
1月18日,“240年罕见地震袭击海地”的专题的聚焦版块登载了“感动!北川中学学生为海地人民捐款”的报道。点击进入,孩子们手捧蜡烛围成心型状,这个形状连接了北川和海地,连接了中国人民和海地人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心理的共鸣,源于共同的遭遇,发自对生命真诚的敬畏和祷告。
三、坚持“平衡”艺术积极引导国际舆论
《新闻学辞典》关于新闻价值内涵的“素质总和”的说法,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它着眼于事实本身的特质。但新闻价值的判断有其自身的规律,它以事件背景为基础,判断的标准也会有所变化。新闻价值理论的产生和探讨来源于新闻实践活动,同样,取舍新闻时我们也要从实践的角度进行科学的思考和判断。所谓现代新闻价值,是指“新闻满足受众需要所表现出的效用和意义。有用、有益、有效,才是构成新闻价值的要素。”⑤新闻价值还应反映客观事实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为了引导舆论,“第一需要”也是价值。
题为《海地强震死伤料数以千计中国救援队奔赴震区》一篇报道中,分了三个部分记录了海地震区状况。其中一部分主要报道了,海地不断发生余震,医院收治的众多病人被埋在废墟之中,当地到处都是伤员,街道上可见血迹和尸体的情况。
然而,报道的格调并没有就此低下去,记者把观察和写作的角度转到了当地人们的祷告上。即“在首都太子港的公共广场上,数千避难民众聚集在一起祷告。他们手拉着手,唱起赞美诗,以此来抵御心中的害怕,和对灾难的恐惧。”而对于当地灾后社会上出现的混乱也做了叙说,但只是一笔带过——“不过也有目击者看到有个别歹徒在地震灾区趁乱打劫,洗劫了太子港附近超市。”
不可否认,歹徒抢劫的恶性事件是与时代主流相对立的消极因素,是“反常的”,从新闻价值“异常性”的衡量标准上,可以展开报道。西方新闻界有句名言:“不是好新闻就是好新闻”,美国新闻学教授比尔伯尼博士也认为,对新闻媒介来说,“最有市场价值的是交通失事、水灾、火灾、地震、谋杀、战争、行业纠纷以及死亡和伤害。”⑥但作为一个社会的、公众的媒体,除了关注事件的新闻价值,还要权衡社会需要——舆论价值。
在重大灾难面前,人们希望得到援助和精神的鼓舞是一种内在需要。最终,报道弱化“异常性”,把内容的小标题定为“余震不断民众手挽手齐祷告”。另外,在图片新闻里,报道了“抢劫者躲避警方追击”,并未花过多笔墨去进行细节和过程的报道。
因此,这些新闻作品既真实、全面报道了灾区的实际情况,又突出了民众面对灾难表现出来的坚强的精神风貌。对一个事实信息,报与不报,侧重点如何安排等,体现出一个媒体在新闻价值与舆论导向上的“平衡”技巧。通过这种平衡性的把握,体现正确的舆论导向。诚然,在海地灾难报道中,我国媒体发挥了积极引导国际舆论的作用。
四、结语:
我国传媒的灾难新闻报道传统,往往具有浓厚的政治宣传意识形态。“政府信息”始终是关键词,而真正更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则被屏蔽掉了。有学者深刻概括:“国内灾难报道的模式是:灾难+救援,重点在救援;国际灾难新闻的模式是:灾难+后果,重点在后果。”⑦
较之传统报道模式,此次我国媒体对海地地震的报道有了很大的突破。除报道了颇具新闻价值的灾情外,还重点聚焦于“救援”。不断连线前方记者,国家领导人与公安部千里传音,视频、图片、文字等新闻信息频频更新,呈现了一个强烈、立体、透明式的“显性”报道格局。而报道中贯穿的“人情味”、“接近性”,以及新闻价值取向上“平衡”的艺术,则赋予了新闻“温度”。
可以说,我国媒体对重大灾难报道,经历从对“911”报道中的冷静甚至失语,到对伊拉克战争、汶川地震等重大灾难报道的“成年礼”之后,在被媒体誉为是“世纪灾难”的海地地震这一国外灾难报道中更散发出了“成熟”的魅力。笔者认为,海地地震报道作为对国外灾难新闻报道,亦可作为一个里程碑意义的实例载入中国新闻报道的史册。
参考文献
1 徐耀魁主编:《西方新闻理论评析》,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2 新闻记者》杂志,2009年。
3 邓的荣、廉振孝:《新闻的价值》,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4 蔡帼芬、刘笑盈主编:《事实与建构》,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