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的路面日常保养、维修工程等管理工作也日趋重要。为了促进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不断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高速公路,公路养护,建议
引言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目标是:保持高速公路设施的完好状态,保障行车安全、舒适、畅通、高速;采取正确的养护措施,控制适当的养护成本,保证符合规范的养护质量;在必要时对高速公路进行改造,提高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满足社会的需要。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树立正确的养护管理理念,不断完善计划管理、施工管理、监理管理、审计管理等各项管理程序。
1.高速养护的工作概述
高速养护的外业工作主要是对巡查到的、交通事故造成的、以及一些定期做的病害进行修复、更换的处理工作。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的、严重影响行车安全病害有沉陷、坑槽、车辙、裂缝、水损坏等。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病害有裂缝、板角断裂、板块脱空、沉陷等。
1.1沉陷
沉陷指路基压实度不够或地基土质不良,在地下水的浸入、路基不稳定因素和行车荷载等作用下产生的不均匀的竖向变形而导致路面局部下沉的现象。沉陷给高速公路带来的危害很大,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在实际养护工作中必须及时处置。确定修补范围并划线,用液压工作站切开沉陷范围四周的沥青面层和水稳层部分实施修补,其挖补工艺流程为:划定维修范围→沿范围四周锯缝→凿除病害层→清除废料→高压吹风机将修补界面吹净→重新添加级配料→整平压实→洒粘层油布满界面→分层填筑(厚度不大于6 cm)→分层压实,压实度达到96%以上→冷却到50℃以下时开放交通。
1.2坑槽
杭槽指在行车荷载等外力作用下使得路面骨料局部脱落而产生的深度大于2.5 cm,面积大于0.1 m2(约0.3 m×0.3 m)的坑洼。用切割机将修补的范围按几何形状切割清除。检查基层,基层完好时,将基层清扫干净,在坑边和坑内洒刷粘结沥青,用沥青混合料填筑、整平,用光轮压路机碾压密实,使新旧混合料紧密无缝隙,开放交通。
1.3车辙
轮迹处深度大于10 mm的纵向带状凹槽(辙槽)称为车辙。车辙是在车辆的反复碾压下产生永久变形和塑性流动而逐渐形成。由于沥青混合料具有一定的蠕变和应力松弛现象,在行车载荷作用下,当沥青混合料的受力超过其弹性极限和屈服点,就可能产生塑性变形,不断积累形成车辙。它通常是在伴随沥青面层压缩沉陷的同时出现侧向隆起,二者组合起来构成的。沥青路面的车辙病害根据其严重程度可以选择不同的处治方法,如铣刨摊铺等。
1.4裂缝
裂缝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最常见的病害之一,按其形状又基本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网状裂缝和反射裂缝四种。横向裂缝一般比较规则,与路中心线基本垂直,缝宽不一,每隔一定的距离产生一道裂缝,缝长贯穿部分路幅或整个路幅。为了防止水进入路面形成病害,采取的主要方法是热沥青灌缝。灌缝前,先使用高压气泵清除缝内、缝边碎粒、垃圾,刷乳化沥青、并使缝内干燥,然后使用灌缝机开始灌缝,灌缝完成后,在其表面撒上滑石粉防止被车轮带走。
1.5水损坏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长期下雨后,路面的颜色愈来愈黑,并出现轮迹处路面向两边推挤而隆起,轮迹处继续沉陷,再发展,靠近轮迹的隆起部分破损,很快就出现面层松散、剥落、坑槽等。松散的集料表面光溜溜的,沥青膜已剥落殆尽。这是典型水损害现象
1.6水泥混凝土面板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良好的养护条件下使用寿命比其他路长,不过一旦路面开始破环,其破损速度会迅速加快、大大缩短使用寿命。近年来随着芜宣高速公路车流量和重载货车增多导致新竹服务区的水泥混凝土面板病害严重。一来:对进入服务区的车辆造成了安全隐患。二来:如果病害不及时处理,就会愈演愈烈。对于服务区西区入口集中的断板、沉降、裂缝的现象我们对这块区域进行了换板施工。具体流程:破碎-基底处理-立模(本工程无需立模)-浇筑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振捣-补平、滚筒平、初抹面、精抹面、刻纹、拆模、切逢、覆盖、洒水保养。
1.7桥梁伸缩缝
桥梁伸缩缝使用寿命首先应决定于采用的伸缩缝形式及材料,而施工质量的好坏也很重要。与伸缩缝相接的主车道路面或桥面铺装建议用钢纤维砼加强,而且要求与伸缩缝齐平,避免汽车通过时的纵向冲撞使其超载。日常养护时主要是做好清扫保洁工作,确保梁体能自由伸缩。
2.高速公路养护存在问题的成因
2.1养护意识淡薄,对养护重要性缺乏认识
目前各地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将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在高速公路项目的融资及建设上面,而对于高速公路的养护问题,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公路建设与养护两者都是发展,而后者是更重要的发展”的真正内涵,导致高速公路养护资金被挪用挤占,养护体制缺乏创新等问题的产生。
2.2公路多元化投融资建设
为了解决高速公路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矛盾,各地管理部门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新格局。投融资体制的改革,虽然调动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参与高速公路建设的积极性,解决了高速公路建设上的资金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混乱等问题。这必然导致养护体制的不顺,尤其是“政、事、企”不分现象比较严重。
2.3养护主体身份的多重性
由于各地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尚未真正建立,因此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管养不分”现象比较普遍,许多高速公路管理机构,既是养护管理者,又是养护生产者,同时也是养护质量的监督者,这种管养不分的传统养护模式,很难实现养护计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养护实施的严格性和彻底性、养护监督的严肃性和有效性,从而给高速公路养护带来诸多弊端。
2.4养护市场封闭,垄断经营
目前各地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基本上都是内部封闭运作,垄断经营,高速公路养护市场的公开性、透明度不够,离真正的市场化、社会化要求还有很远的距离。养护管理套用计划经济模式,使得高速公路养护工作长期缺乏竞争意识、市场意识以及效益意识。导致养护效率低下、养护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的产生。
3.高速公路养护的想法和建议
从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诞生至今,高速公路的建设在我国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的养护工作也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转变。高速养护有了一整套管理体系,有了一大批专门从事养护的施工单位,实现了养护施工的专业化、竞争化,这是值得高兴地事情。但由于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异常迅猛,高速养护的管理体制、主导思想、技术水平也很难与之保持适应。我觉得我们国家的高速养护还存在一些问题或者说是可以在提高水平的地方。
3.1思想方面
我国养护传统的“重建轻养”依然存在,往往是路面出现病害后才进行处理,“头痛医头”、见坑补坑,道路管养工作总是处于被动的维修养护状态,结果是“小病害拖成大病害”,坑槽补不完,大修无经费。对公路的技术评定很少,高速公路的管理人员很难对高速公路的运行状态有个很完全的认识。
3.2提倡“重建设,重养护”,加强早期预防性养护
高速公路从通车运营开始,各项养护管理工作也就应运而生,高速公路养护的特点就是“预防为主”。“高速公路建设质量高,早期预防养护没必要”的论断在实践中是站不住脚的。实践证明,做好早期养护,及时弥补建设过程中的不足,改善各项技术状况,对于延长道路和附属设施的使用寿命,抵抗早期的疲劳破坏,延缓大修周期,减低养护成本都有很大的益处,所以建设和养护同样都是十分重要的。
3.3建立完善的职工培训制度,提高管理人员与职工的专业技能。
3.3.1管理人员
对于养护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很多都是刚毕业的学生,在施工、管理方面很缺经验,公司要加强对这些人员的培训,鼓励职工通过在职自学,函授自考等方式实现自我提高,使养护工作能够完成的更加漂亮。
3.3.2养护工
高速养护工的很多人员都年龄偏大、非专业的,专业知识不懂、技术水平低下,高速公路需要的是高质量、高效率的养护维修作业,而这样的养护作业又必须由高效率、高技术的队伍和设备来完成,养路工的素质亟需提高,因此要对他们进行新知识、新技能的教育,更新知识,提高技能。还有一些临时工程的施工,很多都是地方临时招收的人员组成的,技术缺失、安全意识淡薄。
3.3.3施工安全
高速养护工作是项危险性很大的工作,因此必须做好高速公路的施工安全教育、交底,确保过境车辆和施工人员的安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目的,就是保持高速公路处于良好的运营状态,确保高速公路快速、舒适、安全、畅通。因此,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必须放在首位来抓。
参考文献:
[1]交通部.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检评办法.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李平.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的探索和思考.科学之友,2007.
[3]周灵芝.国外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启示.交通标准化,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