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解语句我们首先要识别、理解组成语句的单词知识,这是我们听力理解的基础。首先,在初一起始年段一定要认真教好音标。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自身语音、语调的好坏,直接影响听力效果。其次,平时应重视词汇教学,每个生词,都要引导学生掌握词的“音、形、义、性”。如果学生词汇量大,听音时,生词碍就小,听起来就顺畅些。此外,语法知识的突破、习惯用法、固定短语和英语发音特点以及规律的正确掌握也十分必要;教师应适当地增加必要的背景知识介绍,让学生了解一些关于英美的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常识、以及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必须进行听音练习,盲目地追求多听,求量而不求质,效果也不会好。
听的第一步是静听。首先应使学生明确必须选择合适的好材料。在聆听精听材料时,要利用好其听力原文。第一遍听,把握大意,能听懂多少是多少。当第二遍听时,利用视听双感官,边听边看听力原文,听完后,将生词通过查字典的方式学会其读音,及其在此语境中的意义。通常,词汇量是妨碍听力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既提供标准读音,又具备上下文的精听材料,称得上是拓展词汇库最好的途径之一。理解通篇文字后,对照听力原文听第三遍,充分理解全文意思,做到音义完全匹配。第四遍听,舍弃听力原文,仅用听觉感官再次理解此英语声音材料。第五遍听,调动耳、眼、口三方功能,边听边看听力原文,边紧随原声模仿朗读。
跟读有利于听说能力的提高。因为,一方面可以训练标准语音语调;另一方面听力材料中出现的一些惯用搭配,可以以语块结构记忆,用于说写,形成语感。
听的第二步是泛听。泛听时,只听一遍,精力主要放在内容上,但不忽略语言形式,无需听懂每一个词,只要能懂大意,把握中心即可。多泛听各方面的材料有助于增加英语语言或时事方面的背景知识,这对听力理解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要真正提高听力水平,还需要学习者在实际使用语言过程中逐渐地提高听力感知的敏感性和丰富语言的社会文化知识。
二、朗读与口头交际训练
无论是一个单词还是一句话,说对、读准和在头脑里建立起正确的音义对应模型是听懂的前提。朗读和说话的训练既可以矫正和强化头脑中音义对应模型的记忆,又可以练习辨音。口头交际由于实用性强,更有利于从中体验语气、语调等方面信息的内涵。听说的突破口在朗读。而朗读的突破口在语调、语音。对读音的掌握最好的方法是模仿。录下你想学的单词或发音,然后把你模仿跟读的声音录入磁带,辨别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当你能听懂时,你就能理直气壮地说英语。如果你只听自己明白的词,那你的词汇量就不会增加,还会因此而误解讲话者的意思。所以学习中应尽量多地模仿。
有时也可以有意选择听自己不感兴趣的语篇,不去在乎语篇的内容,而把精力全部集中在辨别、聆听每个词的发音上,边听边模仿。
三、听力训练要日常化,内容要多样化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也应尽可能地多使用英语口语表达,例如教师在教“如何买礼物”时,教师先用英语描述礼物的形状及功能,然后让学生来猜,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听力,也增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教师还可以在每节课的课前安排一位学生进行“DUTY REPORT”,让学生用简短的英语介绍前一天发生的国内外大事。教师备课时,应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听力材料;或者积极整合教材,把教材中的内容改成符合教学要求的听力材料;适当补充课外听力材料。
四、模拟听速的阅读训练
模拟听速的训练实际上就是匀速阅读,可分为朗读式阅读和静音式阅读两种形式,前者指朗读和默读。无论出不出声都要出现“伴音”,这种方法适合水平较高的学生。后者指脑子里不出现“伴音”的阅读。无论采取那种形式,操作的原则都是一样的,即不准回跳重复,不准停顿思考,必要时可以用手指的匀速移动来确定阅读。这种模拟听速的阅读训练于读中练听、听读兼顾,是一种练习听力的有效方法。
综上所述,要提高听力不听不行,但也不是每练必听,听力好与不好取决于构成听力的多方面的能力是否得到平衡发展。只要我们从教学的实际出发,科学地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对他们听力中的薄弱方面加大“投入”,并采用适当的训练形式,合理地提出训练要求,重视参与听力理解活动的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就一定能够提高听力的教学质量。